随着“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白”成为京城内外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热点。瓷是我国的重要发明和创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瓷,按颜色可分为青瓷和白瓷,按功能则包括器皿和瓷塑。“中国白”,是人们对德化白瓷的美誉;瓷塑,是“中国白”的代表性艺术创作。然而,创作界、理论界、收藏界似乎对“中国白”及其艺术创作,仍有不少误读和误解。如何正确解读“中国白”? “中国白”,首先是瓷,不是陶。“陶瓷”虽是合称,但实际上陶与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陶与瓷的差别多多,主要表现在:材料之别,陶土与瓷土;烧成温度不同,低温与高温;陶常不施釉,瓷施釉;胎体致密度,陶低而瓷高,等等。“中国白”符合上述所有瓷之要素,是典型的瓷。 “雕塑”与“陶瓷”一样,也是个复合词。在艺术创作上,雕与塑同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讲,雕是指去掉竹木、玉石等“完整”材料上多余的部分以造型,塑则是指将泥土等“非完整”材料通过“堆”等方式进行造型。因此,前者可谓“减法”造型,后者则是“加法”造型。瓷塑,是塑而非雕,是典型的“加法”造型。“中国白”之造型艺术,称为“白瓷塑”远比“白瓷雕”精准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在德化瓷塑创作界盛行已久的“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等八大技法,不仅显得牵强附会,而且已经造成概念混乱,理应予以厘清。 “中国白”的传统烧造技艺,早在2006年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其他诸多传统陶瓷烧造技艺一样,“中国白”的传统烧造技艺,也可区分为“烧”之技艺与“造”之技艺。“中国白”在泥胎上完成瓷塑之“造”,柔软的瓷泥无疑大大降低了其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即是说,仅就瓷塑之“造”而言,“中国白”的技艺特点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中国白”的“烧”之技艺,却值得大大炫耀,因为它合理地处理好了在高温烧制下瓷土18%左右的收缩率问题。德化瓷塑题材多样,泥胎各个部位薄厚严重不均匀。因此,能否熟练掌握烧制中的收缩率,是决定“中国白”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写实创作。“中国白”能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正得益于其数千年“烧”之技艺的不断精进和完善。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不仅被赋予特殊的审美价值,还被神圣化和人格化。“以玉比德”“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都是明证。而一定意义上讲,瓷,可以在更大范围满足更多国人尤其是普通民众对玉之审美追求和情怀寄托。这或许正是瓷何以最早被中国人发明和创造,并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历史角度论,白瓷要比青瓷晚得多,但是中国瓷“似玉,非玉,而胜于玉”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创造,则是由青瓷和白瓷共同完成的。甚至,白瓷还在一些方面胜过了青瓷。比如,在瓷塑上,白瓷远比青瓷为美。这是阅读“中国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凡接触过高品质“中国白”的人,无论是器皿,还是瓷塑,无不为其瓷质致密、胎釉洁白、如脂似玉、晶莹剔透的审美境界所感动、所征服。因此,“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不仅是赞美之词,更是实至名归的表达。 “中国白”是世人对德化白瓷的美誉,更是德化瓷的灵魂,是德化瓷不能忘的根。从这个角度讲,在当下德化白瓷界,频繁出现的以破坏“中国白”内在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为代价的“艳俗”的瓷上彩绘,不仅是对历史与审美的严重误读,而且与“艺术创新”风马牛不相及。与其不计后果地进行试验性“嫁接”,不如全面、深入地挖掘“中国白”材料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艺术表现力,例如如何在单色、浅色材料上最大限度地进行艺术表达。造型艺术材料多多,一般来讲,浅色材料比深色材料在艺术表现上更困难;单色材料比多色材料在艺术表达上更困难。单色、浅色的材料,是上天给德化窑出的难题,而德化窑以“中国白”交出完美答卷,它也是成就德化瓷的根本。 题材是艺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类千万年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宗教观、道德观、幸福观、生死观、自由观、爱之观,为艺术创作亘古不变的六大主题。换句话说,从古至今,众多艺术作品都在试图阐述人类对这六大主题的看法。无疑,“中国白”的佛教题材艺术创作,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领域都是鹤立鸡群的,其历史之长、品种之多、质量之优、水平之高、影响之大,已令景德镇等所有产瓷区自叹弗如。“中国白”早已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加入浩浩荡荡的探索人类根本人文问题的艺术队伍,并由此确立自身在陶瓷艺术史上独特的地位。在这次展览中,“中国白”提出了“再出发”的概念。本人认为,无论是立足于文明交流,还是基于艺术创新,“中国白”一定要在尊重材料和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再出发”,在题材和造型上下番大功夫。因为世界并不只有佛教,因为“中国白”的造型水平整体与世界一流创作还有较大差距。历史与现实都对“中国白”提出了严峻挑战。 毋庸置疑,正是凭着中国文化意蕴十足的审美个性,德化白瓷在陶瓷史中成为中国单色釉瓷器中的佼佼者,“中国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写下辉煌篇章。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文化传播,都需要扎根民族传统和立足时代精神的精彩表达。“中国白”的学术意义、“再出发”的能量源,或许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