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燋盆,由石盆、石柱、石座三件组合,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下简称民博院)收藏了一批,多为零散构件,其中数量最多的为石盆。一般石盆外腹雕刻各类精美纹饰,个别还刻有铭文、纪年款。其造型类同,石盆多为口外八边形内圆形,外腹八面,每面长方形,下圆形内收,内腹弧形,圜底,近底有一圆孔,以便排水用,外底平,有一圆形卯口,为安装於石柱用,也有口内外圆形的。石柱有方体柱、六边体柱、圆柱等,上下底面有凸起的圆榫头。石座或方、或圆、或八边形等,中间有圆卯孔。 关于此类石雕的称谓、用途,在民博院收藏的石盆立柱中,有两件刻有铭文:其一,石燋盆方柱,长79厘米,边长10.05厘米,仅正侧面刻铭文:“万历伍年(1577年)伍月贰拾贰日,東街壹社起心会主唐真人爷建立燋盆壹座,西安府耀州富平县招福乡乡民。”下面刻捐款人姓名。其二,石燋盆柱为六边柱体,六侧面三边由上而下雕刻串枝莲,相间三边雕刻铭文,其一侧面为:“大明国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招福乡……立燋盆记,吉祥如意。”另一侧面为:“万历岁次癸巳年(1593年)玖月二十四日代书僧人胡朗书。”还有一面为佛寺捐款人姓名。这两件燋盆柱为当地一乡所立,从铭文中可以看到有佛教、有道教,可能一件给寺庙内立,另一件给道观内立,同时可知此石雕件称“燋盆”。现从民博院中选几件石燋盆分别介绍:万历款缠枝叶青砂石燋盆。现高73厘米,柱高53厘米,盆径56厘米,青砂石质,现存盆与柱,座失。圆口,弧形腹,平底,下八棱形盆柱(柱为方柱体各角削刹)。盆外口沿下浮雕缠枝叶,腹部雕双层尖莲瓣纹,胫部雕变形长方莲瓣纹一周。内弧形腹,圜底,近底处有一孔,便于排水。下为盆柱,正面刻铭文:“大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二月十九日观音堂宴武村立。”整体如一石灯,雕刻较粗糙,纹饰随意自然。 万历款麒麟奔马纹燋盆。仅存盆,径58厘米,高32厘米。盆口外八边形,内圆形,内浅弧形腹,圜底。外腹为八面形,每面长方形,分别雕刻纹饰,雕刻铭文由于风雨侵蚀仅“万历二十九年”等字能识别,相对应的一面雕莲花。其余的六面,两两对应,纹样基本相同;有麒麟、奔马与菊花。麒麟昂首,鬛毛上冲,胸下火焰上扬,行走海上,宽尾上扬;奔马双耳直竖,四蹄齐奔,追云行空。雕刻者从力与运动的角度表现麒麟与马奔跑的速度,其双目直视,鬛毛与尾呈飘浮状,特别体部起伏的动态,表现内部肌肉的运动,还有下部的海水翻滚、空中流云,增加运动力效果,达到完美。雕刻的莲花与菊花刀力坚实,刻工浑厚,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下面为一周仰莲瓣,如同一朵莲花。底平有一卯孔,是固定在柱上用。其纪年款雕刻造型、纹饰内容与特征看是件明万历时的标准件。 群仙庆寿纹石燋盆。口径65厘米,高27厘米。口沿内圆外八边形,内弧形腹,圜底。外上腹八面,每面凹角长方形,内雕人物图,其一“画面”为寿星乘鹤,两侧 “画面”分别雕一人骑虎而行,另一“画面”雕一人手持长兵器与一龙。还有四画面各雕二仙人,共为八仙。骑鹤寿星对应“画面”雕舖首衔环,口下有一孔,便于排水。下雕一周莲瓣,下假圈足平底。雕刻的“画面”为“群仙庆寿”,意为吉祥。从雕刻的人物特征看为清早期。 从整体看,燋盆腹八边形或圆形,均如同双层瓣的莲花朵,外腹浮雕图案纹饰,一般青石雕工精细,青砂石雕工古拙较粗,因地域和石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工艺。由于燋盆是寺院道观内的使用器,多数为寺院居士、道观会员捐资雕刻,上面均刻有铭文与捐资人姓名,故有纪年款,为研究雕刻时代提供了依据。分析其风格特征,就可找出不同时期的演变规律。 西安是周秦汉唐的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时期的石雕艺术扎根于这片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思想流传数千年,很多石雕图案所表现的也是儒家文化,其内容有:中庸、忠义、冠礼、恩荣、及第、鱼樵耕读、琴棋书画、伦理道德等。雕刻风格简练挺拔,而人物、动物形象多有夸张,造型生动传神,古拙而朴实。到了清代,雕刻风格趋向繁缛,雕刻力度减弱,花卉虽然同样采用写实手法,但明显受到绘画影响,章法布局巧妙,由高浮雕趋向低浮雕,由古拙趋向灵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