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兰图(国画) 清 郑板桥 潍坊市博物馆藏 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清官板桥 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此次专题展出潍坊市博物馆精选馆藏郑板桥书画、石刻拓本以及扬州画派的墨迹67件,展览内容不仅体现了郑板桥宦海清廉的为官之道和他的诗书画“三绝”艺术,同时也展示了扬州画派其他代表性画家李鱓、黄慎、高凤翰等人的作品,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扬州画派的整体艺术风貌。 七载春风在潍县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江苏兴化县人,“扬州八怪”之一。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并于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由此步入仕途。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任知县。他为官十一载,后“以请赈忤大吏,乞疾归”,重返扬州以卖画鬻字为生。乾隆三十年(1765年)病逝,享年73岁。 郑板桥在潍县任知县7年,他公正廉明,关心民众,以“立功天地,字养生民”为己任,为潍县的百姓做了大量好事,政绩卓著。其自喻是“七载春风在潍县”,这7年也是他“三绝”艺术创作的最佳时期。他在《家书》中说道:“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收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位。”在展品《竹石图》的题款中郑板桥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其在潍县为官七载的真实写照,而其宦海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更得后人仰望和尊崇。 展览通过“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淡如我辈成胶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个部分,不仅为广大观众呈现了郑板桥为政、为文、为艺的人生风貌,同时以板桥为鉴,鼓励学习和思考他以民为本、为政为民的做官理念,坚守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三绝”彪炳艺林 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创作上反对墨守成规,师法自然而不泥古,匠心独运巧妙用笔,以鲜明的个性、别样的风格,在艺坛留下了自己永恒的印记。他在艺术上主张由博而精,务专而不务博。他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的画,多以书法入画,笔墨淋漓。虽不外是兰竹石,但经过他的精心构思,其构图变化无穷,再辅以他那挺拔秀峭的“六分半书”彼此交相辉映,从而使作品更加充满艺术魅力。郑板桥的兰石之作更具情趣,各具形态的兰花、别有风貌的画石,在他的笔下无不生机盎然,展品《峭壁兰图》就是其艺术功力的绝佳体现,也是此次展品中最亮眼的3件文物之一,另外两件是《春风十里》书法轴以及黄慎的《鹭荷图》。“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峤壁兰图》题跋此诗,借物咏情,亦充分展现了郑板桥的诗文与书画相见高致,寓仁慈于奇妙。 国画大师徐悲鸿曾赞许郑板桥:“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他的诗文直抒血性,同情人民,鞭挞丑恶;书法怒不同人,独创一格,以隶楷为主、篆隶楷行相参、并杂以兰竹画法入书,自称“六分半书”;绘画师法造化,继承传统,多绘兰竹石,尤精于竹,再配以点睛之题跋,极富哲理,有“郑竹、郑兰”之誉。 为首“扬州八怪” 展览还在第三部分通过对高凤翰、李鱓、黄慎、罗允绍等人书画作品的展示,扩展介绍了以金农、郑板桥为首的“扬州画派”(又称“扬州八怪”)独特的艺术风格。“扬州八怪”,作为18世纪中叶中国艺坛上崛起的一群巨子,他们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他们相识相处或短或长,但诗文酬唱,书画交游,惺惺相惜,互为益友,展品高凤翰画、郑板桥题的《风荷图》就是很好的印证。“扬州八怪”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文人画,开创了一个时代画风的先河,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涵,被后世众多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人的创作过程和风格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在郑板桥任知县7年间,他倡导文事不遗余力,加之其本人就集“三绝”诗书画一身,所以潍县人民格外珍视他的墨迹并争相收藏,为长久鉴赏,或刻于碑石,或翻刻于枣梨。而今以郑板桥诗书画为内容的石刻、木刻以及纸质文物,以潍坊市博物馆所存最为丰富,这些文化遗存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郑板桥的为人和艺术思想、艺术风格的珍贵资料,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4日。(作者为潍坊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