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中国当代文化
时间:2024/11/28 02:11:47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曾艳兵 点击:次
◎ 我发现,这位主要生活在布拉格的、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除了文化领域,甚至延展到旅游、房产、家具、餐饮等领域。可以说,“卡夫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是有中介的,这个过程中有变形,有变异。通常,作家都不想说受谁的影响,但对卡夫卡例外,很多作家都说自己受其影响。可能因为卡夫卡是学不来的,他的孤独、他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学来。他就是纯粹写作,不为名利。他的创作和生活方式是一体的,学他的创作必须学他的生活方式。 卡夫卡已经不属于某一个地区,已经属于全世界了。这两年,人们对卡夫卡的关注热度越来越高。6月3日,是卡夫卡去世91周年纪念日。以前说,会唱国际歌,在全世界能找到朋友。现在,阅读卡夫卡,在全世界能找到朋友。卡夫卡的影响力是超越语种的。我想,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为何卡夫卡能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欢呢?中国读者为何如此喜欢他,且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我对卡夫卡的着迷程度,我常形容为,见到一个“卡”字就兴奋。同事笑我,曾老师什么都“卡”,就是不“卡”学生。有一种牛奶叫卡夫奶,我很气愤,怎么少一个“卡”字呢。作为卡夫卡的研究者,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上网查有哪些关于卡夫卡的新信息。我发现,这位主要生活在布拉格的、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除了文化领域,甚至延展到旅游、房产、家具、餐饮等领域。可以说,“卡夫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举一个例子,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就出自卡夫卡,作文题为: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我去找这段材料的出处,原来出自卡夫卡的一本小册子、叶廷芳先生翻译的《误入世界——卡夫卡悖谬论集》。这段材料出自1918年春卡夫卡的《第四本八开本笔记》,论述“自由意志三点式”,原文为:“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你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须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要理解这段文字,就需要知晓上下文,以及上下文的上下文。研究思路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限定在一定的时空内,才能很好地解读它。这段文字的上文是“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现在,我们中学的很多学生读过《变形记》的摘选。我查到一篇一名高考考生的关于这个作文题目的范文,考生在文章开头就引用卢梭对自由的论述。和卢梭相比,卡夫卡更加复杂、深刻,更具有矛盾性、复杂性、悖谬性。这不是一般的作家可以表达的。他想表达,人生的道路可以选择,出生和归宿是没有选择的。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又可以转化和变换。 我平时很关注哪里存在“卡夫卡”,一旦发现,就会按捺不住好奇心,打电话问问,或者去看看。北京朝阳区有个卡夫卡公社,是卖房子的;厦门有个旅馆叫卡夫卡客栈;台湾也有卡夫卡咖啡店、书店;苏州有个卡夫卡家具厂,生产床垫……卡夫卡跟床垫、房子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因为卡夫卡睡眠不好,卡夫卡没有自己的房子?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个卡夫卡女鞋品牌。当我问及为什么起名叫卡夫卡的时候,店员们一般都说不出究竟,有的搪塞道“可能老板喜欢卡夫卡吧”。 中国很多作家深受卡夫卡影响,对此课题我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关于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一文。人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余华、刘索拉、残雪、莫言、格非等,残雪被认为是“中国的卡夫卡”。莫言受卡夫卡的影响是双重的,他提到过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实际上,莫言受马尔克斯的影响很大,但马尔克斯又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所以说,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是有中介的,这个过程中有变形,有变异。通常,作家都不想说受谁的影响,但对卡夫卡例外,很多作家都说自己受其影响。可能因为卡夫卡是学不来的,他的孤独、他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学来。他就是纯粹写作,不为名利。他的创作和生活方式是一体的,学他的创作必须学他的生活方式。除了这些著名作家外,还有很多模仿卡夫卡和喜欢卡夫卡的中国人。我的一个学生起个名字叫“爱上卡夫卡的狗”。有人写文章《掉在井里的人》,署名卡夫卡,居然被别的专家推荐给《意林》杂志,发表了,《意林》杂志后来更正了。这篇文章模仿得很像,这作为文化现象,是可以探讨的。对于卡夫卡,可以借鉴,可以学,但要成为卡夫卡,不可能有第二个。2013年,台湾有部反映中年危机的电影叫《飞吧,卡夫卡》,写一位保险公司职员,遭遇中年危机,职称、工资上不去,老婆又要生第二个孩子,觉得家庭压力大,焦虑,痛苦。为改变这一切,他想起童年时代的奔跑,就决意离开这个家。大陆也有学生拍微电影《奔跑吧,卡夫卡》,写两个单亲家庭中学生,一个成绩好,一个成绩坏,本来不会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因为孤独走到了一起。香港还有舞台剧《卡夫卡的七个箱子》,故事描述卡夫卡临终前要求他的朋友布劳德,烧毁他留下来的七个箱子。这七个箱子装满了卡夫卡的著作,是他留下来的文学遗产。 卡夫卡为什么如此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欢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荒诞而真实的艺术世界,新颖而独特的创作观念,特立独行的业余作家,陌生而熟悉的文化传统。卡夫卡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方向。他让作家知道,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他是“作家的作家”。他是业余作家,我特别钦佩和赞赏这点。卡夫卡在大学学的是法学,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同时他热爱文学,但是毕业找工作,他却要找一个跟文学没有关系的工作。因为他认为职业是赚钱的,事业是不能用来赚钱的,事业用来赚钱就玷污了事业。这样的人现在还有吗?卡夫卡是个犹太人,特别喜欢中国,虽然他没有到过中国。我的博士论文探讨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卡夫卡不懂中文,对中国的了解都是通过阅读译本,那都是哪里的译本呢?这些脉络都很有意思。他了解中国的老子、《聊斋志异》、中国的诗歌等。他还说,我要成为一个中国人。他的亲戚朋友做生意,与中国有来往,给卡夫卡发过明信片。他的喜好,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卡夫卡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我愿意称之为“新现实性”,他更强调人生的荒诞性和悖谬性,他的作品中充满生活的无助、无望、焦虑。报刊中总说,这是个卡夫卡的世界。然而,卡夫卡作品中的现实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与其他现代主义的现实都是不一样的。另外,他的身份具有独特性,我称之为边缘性和陌生性。一句话要说他的身份,很困难。他是德语作家,但不能说是捷克作家。捷克一开始不承认他,认为他是德语写作的犹太人,跟捷克没有什么关系。卡夫卡的身份很难定位,他没有确定的身份。而没有身份,成为他的身份最重要的特点。其次,卡夫卡的作品有普遍性的意义。他很少写具体的事,不是要反映某个地区、某个人物等,而是上升到人类层面,暗含哲学、历史、宗教的思考,所以很多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都喜欢他。他超越了某个时代、某种语言、某个利益集团的范围。再者,卡夫卡的作品有预言性。他的小说所暗示的,都成为现实,如关于集中营、法西斯的预想。所以说,他有预见性。 (本报记者蒲波根据5月30日摆渡者讲堂第二期“卡夫卡的中国文化缘”上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艳兵的发言整理,该讲堂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百万庄图书大厦主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