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影片《龙之战》——以写人为核心的战争大片
时间:2024/11/28 02:11:07 来源:中国电影报 作者:张卫 点击:次
法军大炮山崩地裂般的轰击, 密集的清军在如雨的炮火中血肉横飞,首次见识现代化战争武器,南部边陲的清军闻风丧胆,他们说“法军如阴兵过界,猛如神魁,不可战胜……”我们看到电影《龙之战》的镜头中,面对法军的猛烈进攻,众将逃离战场,败兵退潮如水。冯子材何许人也?敢逆流而上,率自家临时组建军队挺身迎敌? 一提近代史,我们的耳朵几乎磨出茧子地重复地听着中华民族挨打史:最早是落后挨打史,八国联军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这是敌强我弱的挨打;最近几年我们又从档案解密中不断看到先进挨打史,我北洋水师军舰曾是东亚第一,但惨败于甲午海战,如若不是超常勇猛之人, 如若不是性格坚毅之将,怎能率手持冷兵器血肉之军,硬拼法军钢铁大炮? 史书果然透露了冯子材性格迥异他人之处:自小双亲皆失,在漂泊中磨砺出坚毅性格,战乱中拼杀出勇猛精神,因勇猛屡立战功成为军中名将,因坚毅绝不趋炎附势,他鄙视官场拍马逢迎,弹劾贪腐桀骜不驯,故两次愤怒辞官,同僚称之为老疯子, 足见其性格迥异。影片《龙之战》编导清晰认识到,创作此部战争片写人甚为重要,正如影片《巴顿将军》,写好了主人公,就是打好了这部战争片的基础,所以在影片一开场,编导就表现他率众纵马疾驰,涉水过大河, 血战鳄鱼群,在众人上岸后,队尾随从被鳄鱼包围拖入水中,他一人拍马奔驰入水,单臂拖兵飞奔回岸,转身之间,那位骑兵所乘之马落入群鳄之口,水面顿时一片血红…… 编导在开篇起始之际,即通过动作将冯子材的性格鲜明地勾画给观众。紧接编导又浓墨重彩呈现了冯子材的两场动作戏,一是冯到下属麦老大的赌场,刚拥抱过黑牛乘其还未定神,就对黑牛突然出手快速打击,边打边高喊:“赢了跟我走, 输了我走人。”麦老大也要试试冯子材是否“ 廉颇老矣 ”,两人随即上马激战,打得天昏地暗,麦老大最终被打败,自愿跟他起兵抗法。接着,编导用刀战朗马克一场动作戏,描写冯的顽强坚毅。朗马克屠杀我军民血债累累,本应立即处决,冯子材突然意识到应该当众与朗马克决斗, 将其打败,由此让众人意识到法夷并非神魁,不可战胜,他砍断捆绑朗马克的绳索,给其利刃与其决战。 朗马克乃黑人壮汉,人高马大,年轻力壮,冯子材年近七旬,几个回合下来 ,冯被打得嘴角出血 ,几乎摔倒 。 朗马克正欲上前手起刀落,众人急忙横截阻拦,冯子材的儿子急要替父继续决战 , 冯坚决不肯 :“ 我是一 军之帅,即便战死,这事也得由我来 。”于是继续搏斗 ,在对方凶猛冲来之际 ,机智闪避 ,让其头撞木柱 , 倒地不起,然后将其制服,众人见后一起欢呼“法夷可杀,并非神魁”。 演员刘佩琦自幼习武,坚持多年 ,身手矫健 ,可从艺多年 ,未有用武之地,如今扮演冯子材,如鱼得水,一招一式,尽显功力。由于一身地道武功,加之表演细腻准确,刘佩琦把这位武功高强、勇猛威武、沉着应战的老军门刻划得入木三分。难怪刘佩琦对媒体表示,他在进入角色之时,深以为我就是冯子材,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 影片主创塑造的冯子材,绝非有勇无谋,而是一个多面立体的民族英雄形象:他首先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坚毅的抗敌决心,面对法军对村民的血腥屠杀,用马克沁重机枪对清军的密集扫射,冯子材在奏章中写到:自己虽辞官在家,但实难吞咽 ,愿率旧部 ,起兵抵抗 ,虽胜算不大,但求决死……配着这沙哑的内心独白,画面上呈现出冯子材双眼看刀,手抚利刃,让我们不禁想起古代名将辛弃疾的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其次是描写他治军有方,军法严明,编导描写他深知榜样的力量在军中的带头作用,先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摆在阵前,向全军表现出主帅赴死抗敌的决心意志。他在大军面前指着棺材宣誓:“如果我冯子材不打到镇南关,这口棺材就是我回家的坐骑!”他让儿子担任阵前主将,摆出“上阵父子兵”的破釜沉 舟架势。影片描写他两次阵前杀人,一次杀了苏银奎的爱将,因其克扣士兵粮饷:二是赐死亲子,因其放跑拜把兄弟逃离战场。如此军法, 焉能不勇冠三军? 其三是编导描写冯子材懂政治,顾大局,让其名利,争取外援:主帅苏银奎率军三万,面对法军进攻却按兵不动做缩头乌龟以保存实力。冯子材为了争取苏银奎的支持,自己率军拼死攻下了龙临镇,却让下属向总督府报功:苏银奎大人运筹帷幄,指挥决死队奋勇杀敌,收复龙临镇,活捉黑夷两名......苏银奎因此获总督府重赏,故而拨出五千淮军让他统领并援助以枪械粮饷。冯子材对下属说道:“得想办法让苏银奎推进二十里,在冯子材的第二道防线侧翼部兵设防,胜了算他的,败了算我的,如今官场唯利是图,得让他觉得合算,人马才能推进。”苏银奎的下属克扣朝廷拨给冯子材“ 萃军 ”的 粮饷 ,冯子材拿到了苏银奎属将贪污军饷的账簿证据, 如上报朝廷,苏银奎的一批下属都将被朝廷办罪,冯子材将罪证账簿交给苏银奎,表示对其不感兴趣,苏银奎感激其不报之情,立即下命令大军推进二十里,按照自己淮军的标准拨给“萃军”粮饷。 其四是描写他情感深厚,爱兵如子,不仅描写他鳄口救兵、狱中赎兵,还表现了一段他与伤兵感人至深的对话:伤兵临死前对冯说道,冯大人,我自幼无父无母,能叫你一声爹吗?冯问:你叫什么名字?伤兵答复了,冯说:“孩子,爹知道了。”随即拉起伤兵的手,热泪盈眶为其送终。在大义灭亲这场戏里,刘佩琦的表演更是感人至深,他知道儿子违反军法已无可补救,跪着含泪割断捆绑孩子的绳索,绕到儿子身后, 正欲举枪行刑,但是手抖将枪掉落在地,不忍亲手杀子,扭头背对儿子而去,听到儿子自绝的一声枪响,刘佩琦一个踉跄跪倒在地,观众看了无不为之垂泪。 其五是描写他智如诸葛,用兵如神。人物血肉丰满了,观众对冯子材这个银幕形象认同并投射自己 的情感了,就关心冯子材的生死存亡,关心冯子材指挥的战争是否取胜,影片叙事因此牢牢抓住观众,情节发展充满了叙事动力。冯子材如诸葛亮般地预想到战争的每一步进展,但每一步预想比诸葛亮的预想更为残酷真实,刘佩琦表演的冯子材内心沉重地估计了法军大炮的难以阻挡,估计到我军在大炮轰击下的巨大牺牲和一退再退,他在部署了一线阵地之后布置了关前隘阵地,在关前隘后又布置了二道闸阵地,在估计了二道闸阵地可能被轰炸毁灭,最后又准备了酒窖大爆炸, 从而引燃山火,让巨大火龙烈焰猛扑下山以阻止法军。由于提前预计了多道防线的大面积炸毁、大批量牺牲和大幅度后退,观众更加为冯子材揪心捏肺,更关心战争叙事的每一步发展。没有比预想猜中的巨大牺牲更加折磨观众的情感,残酷的预计和残酷的实现,让观众一次次捶胸顿足热泪长撒,每一次画面表现法军排炮连续轰击,观众都不忍看到成群的清军士兵被炸飞上天,那是成千上万的血肉之躯!由于冯子材身先士卒,导演在战争进程中继续塑造人物,描写他不仅是战争的谋划者、指挥者,而且是一线拼杀的参加者。 高峰导演成功地掌握着叙事的节奏,在法军将清军逼向绝境最后时刻,冯子材属将麦老大用火把点燃了酒窖,壮烈的牺牲造成了惊天动地大爆炸,大远景镜头中爆炸如火山爆发,岩浆喷涌,法军在烈火中疯狂逃窜,由于主创表现冯子材提前派人截击了法军的炮弹运输队,让黑旗军攻击了法军的后方大本营,法军最终打完了炮弹没有后补供给,在清军绝地反击的攻势下,只好败退,清军乘胜大追击,越过镇南关直逼河内,主创完成了对历史战争的影像叙事。观众也因冯子材的最终取胜,压抑的情绪得到畅快的宣泄。 《龙之战》的完成 ,证实了高峰导演驾驭战争大片的才华和能力, 不论对战争场景逼真呈现还是对影像叙事的节奏把握,都在上乘。编剧邢原平和演员刘佩琦对冯子材形象的细致刻画和丰富描写,对全篇故事设计的起承转合,为影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曹云金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他首次“触电”,塑造了冯子材之子冯相贤,避免了他的前师傅郭德纲首演电影时表现出的舞台式夸张,而是极具生活化地处理角色,在表演面对处决的那场戏时,知道军纪难违,他环顾四周家乡山水 ,对父亲的背影高喊 :“ 我愿化作厉鬼帮您杀法夷”,然后举枪自毙。通过面部和形体语言细致而内在地表现了对父亲的留恋,结束自我生命执行军纪以定军心。 影片的创作成功又一次说明了战争片的创作规律:如果只用宏大叙事描写战争过程,淹没人物,将难以吸引观众,只有扎扎实实地塑造好战争中的主人公,才能使影片焕发光彩,清史留名。 《龙之战》因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战争,影院估计其不符合九零后观众口味,所以排片比例不高,但实际上座率名列前茅,这足见观众对影片的认可。 (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 务副会长) 文/张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