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物保护利用插上科技翅膀
时间:2024/11/28 12:11: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连晓芳 点击:次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稀世文物,因瓶身腹部绘有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称为四爱图梅瓶。今年元旦期间,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国宝讲解机器人”,依靠强大的交互设计为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注入了人工智能的内核,满足了观众对文物前世今生的好奇。近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又带着新颖的创意体验走出国门,来到“感知中国:中国文博创意作品海外巡展”的现场。 据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法国卢浮宫内展出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由湖北省博物馆监制的高仿品。在AR体验区和人脸融合体验区两个展区,观众使用展台上的手机扫一扫瓶身四幅图,便可通过手机屏幕看到游戏女主角穿着对应服饰出现在展区中,也可以参与由“天天P图”提供技术支持的人脸融合互动体验,亲身感受将游戏里的服饰“穿”在自己身上。“此次展览以中国人的‘家庭、工作、社会生活’为主题,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分别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进行了艺术再创作。此次展出的文创产品首次与科技元素相结合,通过增强现实、虚拟复原、全息图像等新技术,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时空穿梭的文化之旅。”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二楼“重庆·城市之路”展厅的一角,珍藏着一件晚清时期的地图《增广重庆地域全图》——作为讲述近代城市发展变化的第一篇章,这张地图向观众展示了重庆晚清时期的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历史信息十分丰富。然而由于专业性强和环境所限,丰富的历史信息深藏在一条条墨线中,让普通观众难以理解。如今虚拟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当工作人员将融合AR技术和VR技术的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这幅珍贵的地图之后,观众便可以借助HoloLens全息设备置身于晚清时期的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通过人、场景、真实文物、虚拟内容之间的融合和互动,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了真实文物无法提供的交互式参观模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另一个吸引观众眼球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VR项目,则利用三维扫描数据,以虚拟呈现的方式让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原貌复活。从利用VR交互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白鹤梁的由来”,到利用VR技术再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造过程——VR交互技术让观众化身“潜水员”,近距离观赏水下题刻奇景,与长江珍稀鱼类嬉戏,实现了“水下畅游”的梦想。 以“融合、智能、定制”的理念打造新型智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智慧管理平台已于今年5月投入试运行,项目涉及标准规范体系、基础设施设备、数字资源、实体馆展览展示等五大版块共计36个子项目。“在未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用数字资源打造博物馆文化传播新平台,以‘互联网+’的形式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服务于公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4月召开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在数字中国时代,文物信息化建设将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期,要进一步提高文物知识传播的便捷性、易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既要继续履行传统的文物资源保护监管责任,更要主动承担互联网领域知识服务与内容供给职能。以在线博物馆为节点,以精品在线展览为载体,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为优势,逐步建立、完善博物馆网络矩阵。”关强说。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高科技手段的介入为智能化文物展示、数字化文创产品和智慧博物馆管理平台建设提供了支撑,在实现精准、智能、多源互动模式的同时,也在重塑观众的参观和认知体系,并且在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公众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加大非文物类建筑保护力度
- 下一篇:展览“鱼龙混杂”,怪策展人缺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