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
时间:2024/11/28 05:11: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石磊 点击:次
新中国成立至今,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由“冷”到“热”,由“旧”到“新”,一直是美术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众多表现西部的艺术家,壮大了创作队伍;西部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充实了新中国美术的艺术表现。西部,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为美术创作提供的不仅是描绘对象,还是艺术价值、人生哲思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各美其美”的民族风情和更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国画坛甚至出现了一种现象:许多艺术家通过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进行自我“精神重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绝非是“非主流”美术的“边缘”客体,它以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的滋养,进一步增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游牧民族的勇敢坚忍、不屈不挠和农耕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熠熠生辉。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不仅是传达各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更传达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其反映古代民族关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大团结和边疆军民共建的主题作品,见证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根基,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更加凸显西部的重要意义——西部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上演了无数不同民族与文化相遇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大量文明古迹。“一带一路”建设,更让西部地区成为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前沿、国内外联通的中心。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不但可以凸显西部博大的涵育力,对国家形象塑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表现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可以为世界了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提供媒介和载体。 发扬壮大民族文化,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民族文化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现代化带来了深刻影响,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而言,既面临发展创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冲击与挑战。美术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广袤无垠的艺术原野上的耕耘,不仅可以使中国艺术保持绚丽多彩的面貌,发扬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还有助于创造和发展新时代的民族艺术,对当地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事实证明,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作品,总是以其内容独特、形式新颖吸引着广大受众,并由此得以广泛、长久地流传。通过图像传播唤起的民族文化情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 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对建构中国美术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画家在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表现过程中,将自我感受与理解赋予绘画创作之中,通过画面呈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因此,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本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精神性的绘画审美视角,而不是一个凝固的、僵硬的、表层的形式躯壳,不是笔墨、风情、特色等元素的生硬拼凑和机械组合。其展现了艺术交融的多元性和源自西部民族文化的“原始”性,这对中国美术的建设而言无疑是源头活水。 在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等独特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特有的“绿色”气质,使得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正是这种有别于其他民族艺术的审美风格,让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中国美术体系中以独特风貌拥有一席之地。它丰富了民族美术的内容、健硕了其体格,对于建构中国美术完整的艺术体系功不可没。虽然当今西部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但不得不承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它已取得公认的艺术成就。未来,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应该更加有底气、接地气、显灵气、扬正气,既表现深厚的民族性与本土性,也展现鲜明的开放性与吸纳性,在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多元的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拓展中国美术的艺术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