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间剪纸精华滋养当代艺术
时间:2024/11/28 06:11: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勃 点击:次
每逢岁时佳节,华夏大地,从城镇到乡村,家家户户的门窗被剪纸装饰一新,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这些在田野绽放的花儿,养眼、暖心。时代在变,风俗也在变,各种新观念和新的当代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为什么这些土的掉渣的剪纸还能传承千年,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秘密?或者说,民间剪纸中究竟有什么养分精华,可以长久不衰地慰藉着我们的心灵,并滋养着当代艺术呢? 首先,民间剪纸可以拿来直接使用,毫不违时地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支撑甚至是一个优秀的艺术门类。民间剪纸那简洁优美的形式、夸张可爱的造型、纯净浪漫的情调,特别适合表现神话、民间故事、寓言等题材,如果将剪纸艺术直接用于这一类作品的题头尾花、插图、装帧,甚至用来作独幅画、连环画等,风格独特,趣味十足而又不失新意。 在工艺美术、艺术衍生品领域,民间剪纸的图案绝对是装饰、设计和包装的巨肇。且不说几千年以来,民间剪纸一直是华夏大地百姓娱人敬神、祈福、装饰生活的重要手段,也不说剪纸作为民间艺术之本,刺绣、蓝印花布、皮影、木雕、陶瓷纹样都脱胎于剪纸图案,单说在现代生活离不开的包装、设计、装潢等领域,由于可以极方便地用剪贴、喷绘、雕刻、镂空、折叠等手段,在纸、布、泥、石,甚至玻璃、贝壳、羽毛、塑料、钢铁等几乎一切材料上绘制,雕刻出精美的剪纸图案,制作出既有手工艺性又有绘画性的、极具趣味性的作品,剪纸对这些领域的支撑及带来的方便和惊喜更是随处可见。 其次,民间剪纸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可以多方位地滋养当代艺术。中国艺术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一方面它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化了的东西,这是必须恪守的传统,另一方面它又给艺术家留下充分的自由创作和发挥的空间。民间剪纸也是一样,它的这一特点也为当代艺术的学习借鉴提供了无数可能。 比如说民间剪纸表达主题的方式。剪纸因愿力而生,它存在的前提是祈愿,祈求生命繁衍、多子多福、健康幸福、平安吉祥等,主题美好,且重点突出。这最质朴、最原生态的愿景表达却不靠简单的贴标签喊口号,它可以借助于最含蓄最优美的象征、比喻,根据不同的祈愿时间、地点、事件,用不同的图腾如鱼、蛙、鸟、鹿、龙、凤、葫芦、石榴等的组合,准确巧妙地表达主题。剪纸“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其自由随心、巧妙含蓄表达主题的方式,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比如说民间剪纸的形象、语言、构图、视点、时空关系等表达方式。这种在传统程式的恪守中又充满变数的、自由的意象表达,对于当代绘画来说,是观念性的冲击和最自由的艺术表现手法滋养。 剪纸的语言,那些随着作者心愿,通过或剪、或刻、或撕、或烧而自由形成的锯齿、狗牙、月牙、圆点、云勾、鱼鱗等符号,不仅使剪纸获得了丰富多样的装饰美,而且在它刀言纸语之中藴含关于阴阳、生育、生命繁衍的密码,使剪纸的艺术美和寓意美被无限放大。剪纸饱满又极具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构图,其外形高度洗练概括,其内部极尽随性、精巧又有装饰美,处处暗合黑白、虚实、阴阳的中国智慧,大朴大美。 这一切唯心唯愿,以自我心灵为中心的中国式心理感知、多维时空和心象造型,以及充满隐喻、象征的符号化艺术语言,程式化的传统恪守和艺术家自由发挥的矛盾对立统一,是地道的充满东方智慧、东方哲学的意象艺术,即是民间剪纸被喻为中华文明活态文化的理由,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直通传统文脉和当代当下的丰厚营养。 最后,当代艺术家可以从民间剪纸中找到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回归艺术初心。 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学艺术的人是看西方多、看东方少,看外面多、看内心少。即使有人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视线也多半只放在古代卷轴画、壁画和塑像上,看庙堂多而看田野少,研究技法材料多又少关注内心。殊不知,能够被称为中华文化活化石的,正是这些较少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真正有传统底蕴的民间的剪纸。它上承7000年中华文化传统文脉,古朴精深;下接万里田野广袤地气,雄浑博大;又有浓浓人间情味,质朴清新。这样的剪纸与名利无关、与浮躁无缘,它只和神圣和祈愿相连,只是心和手的艺术。散落在田野的民间剪纸能手们,用艺术将自己从现实的喧嚣痛苦中抽离,回归内心,只专注于在手起剪落之间获得的精神力量,一刀一剪之中唯有内心的丰盈、满足、幸福。这样的艺术上通传统文脉,下达百姓民心,这才是艺术的真谛,是艺术家真正的初心,也是当代艺术最应该从民间剪纸中汲取的养分。 在处处求新求变的当代社会,让我们回归传统,走近田野,走近民间剪纸,走进内心,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并用它来滋养我们的当代艺术。毕竟,艺术只有扎根传统,才能富有生命力。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如何保护艺术品
- 下一篇:具象与写实雕塑如何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