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朱莉莉:强化博物馆非遗传播效应的思考
时间:2024/11/30 12:11:39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 作者:朱莉莉 点击:次
2007年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的工作对象外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博物馆要成为保护、研究、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力量。因此,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博物馆平台优势,探索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方法。 为了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认知,南京博物院2017年度重点工作“非遗馆技艺类展示及民俗类展演”项目尝试讲座+体验模式,全年共策划举办特色非遗公众活动220场,将非遗公众活动划分为“巧手匠心”手工技艺制作体验专题、“餐饮大师进南博”专题、“茶道寄语”茶文化专题、“百里异俗”民俗体验专题、配合节日专题及深度体验课程专题等六大专题。我们以上述实践探讨博物馆如何引进合适的非遗公众活动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确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敦促非遗传承人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尊重观众在非遗项目活动中的自主性,从而引导到场公众进行实践操作、思考、学习,期待在博物馆平台上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应。 根据2017年全年非遗公众活动的实践经验将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实施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策划引进;阐释设计;实施服务;反馈总结。策划引进的过程是提供一个非遗公众活动的主体框架,建立在学术研究、田野调查基础上的进行过程,需要经验丰富且非遗知识扎实的专业人员带领团队进行组织策划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非遗公众活动的目标定位、目标公众,进而引进适合的活动内容。阐释设计要从“分众”实践、可操作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介入。非遗活动实施与服务要求非遗活动策划人要做到忙而不乱,还要有效引导媒体介入,将直播纳入到非遗公众活动中,促使非遗活动更有效地积极传播。衡量非遗公众活动的“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最终的评估体系,包括传承人和到场公众的意见反馈,评估的重点要落脚在公众的反馈信息上,从而进行出现问题诊断、行动效果评估,这有利于未来对策计划制定、行动方案修改、参与或干预活动。 上述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情感认知及劳动,正确把握非遗传承人、策划者、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有效纳入志愿者,是强化非遗公众活动博物馆传播效应的关键所在。而少数类别的实践成功经验可以辐射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类别,这对其在博物馆中的发展有裨益,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教育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原题《非遗公众活动:强化博物馆非遗传播效应的思考——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个案分析》,《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萃】霍廷霄 黄非: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美术造型
- 下一篇:央美艺考的难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