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艺术 >

公共艺术如何走向大众


    今天,艺术作品走进公共空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可供标识的公共艺术成了城市名片。如罗马的母狼与撒尿小孩,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海湾嵌在天然岩石中的风的梳子,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以及克罗地亚历史名城扎达尔海岸的海风琴等等,这些伫立于城市一角的,或新奇有趣,或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更加融入生活日常,不同于城市广场、公园里的历史文化人物雕像以及老街中的民俗雕塑,艺术家似乎在选择用自己的作品跟一座城市做朋友。这些融入生活的艺术也不再是美术馆当代艺术中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深命题,其通过城市空间,与公众互动,从而形成城市公共艺术鲜活的内蕴与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的属性,也将其促成诸多游客参观打卡的聚集地。
    除了这些影响巨大、非常容易识别的城市公共艺术之外,当然还有许多不易被人们所重视的细节。如城市地铁,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的转变过程中,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如美丽乡村,随着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可以发现,乡村公共艺术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似乎面临着如何传承文化传统的问题。不可否认,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公共艺术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雕塑发展迅猛,面对千城一面单调的城市景观,人们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弥补环境中文化的空缺。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雕发展也进入了业内所称的“黄金十年”。而在日常人们的观念中,一般也是将公共艺术限定在以雕塑为主体的城市美化建设之中。重庆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圳的《开荒牛》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也有大量“雕塑垃圾”的出现。2012年末,由搜狐文化和搜狐艺术主办的“2012年首届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曾引起热议与深思,其中“丑陋”的不乏名家之作。然而中国数百万普通民众破天荒地成为美术评价活动主体的现象,曾被专家认为是冲破数千年来传统美术评价体系堪称“破冰”的壮举。不禁要问,艺术品与公共空间、大众之间,应该如何建立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甚至上升到“丑陋雕塑”出现谁之过的管理机制问题。
    解读:公共艺术是什么
    有学者概括说,狭义上的公共艺术指在公共空间设置或展示的艺术作品、广告招贴、车船路牌、演出活动及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活动或行为。广义的公共艺术指整个公共空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甚至有的学者提出,融入大众生活的表情包,算不算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定义和边界究竟为何?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艺术计划(Public Works of Art Project,简称PWAP)”。这是公共事业振兴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简称WPA)通过雇用失业艺术家,缓解经济萧条并扶助艺术文化发展的一项艺术政策,也是美国国家公共艺术政策的雏形。它完全由政府出资,资助、雇请贫困艺术家为公共建筑物与环境空间创作壁画、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1935年,作为政府支持艺术的又一项“联邦艺术计划(Federal Art Project,简称FAP)”开始实施。几年间,5000多名艺术家受到政府的雇用,艺术家们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等多个城市的火车站、飞机场、邮电局、学校等公共场所,共完成大约2500余幅壁画和18000件雕塑。艺术政策的实施也伴随着立法的出台。1934年,美国财政部出台《绘画与雕塑》条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接着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欧洲的发达国家大部分城市都相继采用。其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地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而这部分基金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中国国内最早为公共艺术立法的是台湾地区,中国浙江的台州则在2005年12月12日由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从而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设置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的城市。地方法规的出台以及立法的完善,对公共艺术发展的促进,会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呢?
    思考:公共艺术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职能也随之产生了新变化,同时也伴生了公众对生活品质等新的精神诉求。同时,诸如影像、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态逐渐多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和创作手段也更加多样化。新的现实环境使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进行新的度量与探索。公共艺术未来如何发展?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多元需求,目前国内艺术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制机制设置如何?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实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否匹配?如何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凸显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市更新如何保持在地文化的根性?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摆脱趋同性?作为城市空间的一员,如何做到审美、娱乐、商业等价值之间的平衡?都是公共艺术发展中必须思考的。
    在欧美国家,随着创作手段的多样化,艺术的介入不会受到很大拘束。陌生化、差异化的公共艺术表达已经是国外的普遍现象。但是,相对于国内,包括城市的保护、开发以及不断提到修旧如旧,都希望用协调而不是差异性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问题在景观公共空间的呈现层面上也是值得探讨的。
    无论是“城市雕塑”、“美化公共空间的艺术”、“与公众互动的艺术”或是“介入地方再造的艺术”,任何称呼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公共艺术正在试图逐步走向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公共艺术正在寻求艺术与社会和个体之间更为密切的关系。近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协办的“2019·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论坛”于6月15-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中国公共艺术状态与发展趋向”为主题,围绕“多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城乡建设”“公共艺术与生活实践”“公共艺术融入社区”四个议题展开讨论。关于公共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已然成为一个显要的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