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影评 >

《攀登者》:商业片逻辑融合主旋律 拍出来就是赢


    
     国庆档巨制《攀登者》的海报上,印着这样8个字: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近100年前,《纽约时报》问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马洛的答案成了电影中登山队员们的口头禅:“山就在那里。”如今,山还在那里,“登珠峰”却早已不似曾经那般神秘,只要有资金、设备、团队支持,普通人也能揭开她云萦雾遮的面纱一窥其脱俗绝致的面容。
    
    如果不抛开现代语境,或许很难理解“完成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所包蕴的时代意义,很难理解“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背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尼泊尔存在领土分歧,中方提出以珠峰顶端为国境线,尼方却坚称整个珠峰都位于尼泊尔境内。幕后自然有复杂的政治交锋,台前汇成一句通俗的质疑:“中国人都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而在那时,“珠穆朗玛”这个名字甚至都不为世界所认可,它叫“埃弗勒斯峰”——由最早组队登顶的英国掌握命名权。
    
    特定背景之下,我国第一次登山行动便被赋予了无上庄严的国家意义。登顶珠峰,是在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力量与高度,是在为当时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献礼,更是在宣示领土主权。
    个中曲折难以言喻——中苏关系恶化,原本合作的苏联退出;当地局势不稳,登山队人人配枪;天气莫测加之经验不足,登山队员历经氧气耗尽、24小时断食、手脚冻伤坏死等等生存极限……
    但在那个“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大于一切的年代,四位英雄背负着举国期盼与集体使命感,红旗下宣誓、怀揣主席像,终究克服万难让五星红旗在雪峰顶端迎寒飘扬,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了属于全人类的壮举。
    
    这段故事在电影《攀登者》里得到浓缩还原,作为电影开场,将观众瞬间拉回了那个属于红色与热血的年代。
    半个世纪过去,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影片,《攀登者》选择了勇攀珠峰的题材,集结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实力演员,徐克监制,阿来编剧,自前期预热起就备受瞩目。
    
    如前所述,“为国登顶”本身的意义就描摹好了本片恢宏的底色,能将这段传奇在今时的大银幕上重现,让当代的观众自发去了解那批登山英雄,《攀登者》的价值就会得以凸显。比如有网友发掘出,张译所饰演的人物原型在现实里因为冻伤,切除脚掌的部分比影片更触目惊心,比如多家媒体都对胡歌饰演的人物原型做了报道,用一双假肢登上珠峰的夏伯渝无疑令人动容。
    除了这重天然具备的现实意义,《攀登者》还再次开拓了中国电影的题材类型。主演吴京表达了他在拍《流浪地球》时就说过的观点:“如果能够开创一个新的类型,就是你最大的成功。能拍出来,就已经赢了。”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大部分同类电影都面临如何拉近与观众距离的问题,即如何排除刻板的印象、让更多人真正爱上“主旋律”?《决胜时刻》选择展现更接地气的领袖,《我和我的祖国》选择模糊事件本身转而叙述背景里的人,《攀登者》同样给出了尝试的答案——采用完全商业片的拍法,去融合主旋律的气质。正如《战狼》系列曾经做到的那样。
    因此看上去意义更重大的1960年登顶仅作为片头的引子,叙事主体对准了1975年的二次攀登。有了15年的时间跨度,爱情的矛盾与释放、人物的变化成长、两代人的精神传承才得以合理地铺开。
    
    《攀登者》将大量笔墨花在了两位领衔主演的感情戏上,吴京与章子怡牵手交付定情信物的一幕直到结尾仍有闪回。这份情感与国家情怀相连,也在最后一次攀登时,以电台连线的方式落下悲剧的终音。除登山的激昂之外,影片为观众的情感宣泄提供了另一个柔和的出口。
    
    强大的卡司保障了表演全程在线,吴京和章子怡的发挥纯熟老练,井柏然、胡歌等年轻演员也可圈可点。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张译,他饰演的曲松林是全片心理变化最大的角色。1960年因摄影机丢失没能留下证据,自责与不甘让他起初观点冒进,队员牺牲后又转而保守求稳,张译拿捏好了两个极端之间的过渡。要知道曲松林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下的大本营里负责谋划指挥,本不容易出彩,张译却充分赋予了角色表演张力,现在的他只缺一座影帝奖杯来证明自己。
    
    1975年再次挑战珠峰,重组的登山队吸收了不少新鲜血液,这给了电影塑造群像的可能。井柏然、胡歌的角色身上各有可挖掘的故事,的确让“攀登者”形象的意涵更为丰满。尤其是片尾彩蛋里,成龙客串登场,当他以一双假肢踏上队友们曾努力过的路途,亲身证明“山就在那里”的承诺时,“攀登者”的精神传承无疑得到了最大化呈现。
    
    此外,《攀登者》还加入了大量动作戏份,吴京饰演的队长方五洲能背顶冰柱、极限跑酷,或许略显脱离真实,但的确符合商业电影的逻辑。动作场面也常和登山队遇到的危机相混合,风暴、雪崩、冰裂等等困境在登山途中都未缺席。特效加持之下,影片制造了充足的紧张感,每一次的危机与化解都扣人心弦。
    按照剧情设置,1975年登山队用了足足三次才成功登顶,意义同样不凡:首次让世界认可了中国测量的珠峰高度。现实里,最难翻阅的“第二台阶”岩壁上,留下了为后世无数新“攀登者”提供便利的“中国梯”。
    正如影片所展现,家国情怀、攀登精神,这些从来都存在于中国人民的血液里,未来亦将继续流淌、继续沸腾。
    文/但丁的方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