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大型神话题材儿童剧《人参娃娃》近日在第七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上展演,受到孩子的欢迎。创排于1982年的《人参娃娃》,早在当年首演时就参加了全国首届儿童剧调演,夺得9项大奖。历经数载,该剧演出场次达四五百场,可谓红遍祖国大江南北,还创下“南有《马兰花》,北有《人参娃娃》”的佳话。此次复排,在剧情和人物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为古老传说增添许多新色彩,赋予经典剧作新的魅力。 神话传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饱含灵韵的哲思,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如何从古老的民间传说中提炼出适合当代大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新意与戏剧内涵,是神话剧创作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人参娃娃》的故事根据东北民间传说改编,讲述千年人参娃娃为了将阳春仙子从冰魔王的魔掌中拯救出来,在村民百姓的帮助下,历尽艰辛寻找一颗“滚烫的心”,力图用真情融化白山的冰天雪地,呼唤温暖春天的故事。全剧处处体现人间的真情大爱与人性光辉,情节跌宕之处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该剧的切入角度浪漫而独特,体现出作者超然而绝妙的想象力——剧情以人、妖、神之间的冲突为核心矛盾,用浪漫且充满人情味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使全剧观赏性强,老少咸宜。人参娃娃的乐于助人,阳春仙子与树根爷爷的和蔼慈祥,冰魔王与黑风妖怪的阴险狡诈,亮哥的热血与俊妹的单纯……创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充满人情味的刻画与处理,既破除了神话中的迷信色彩,更加生活化、亲切可信,也使得本剧在舞台上能够“立得住”,即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主题更加鲜明,所传达与体现的高尚精神更易为观众接受。 《人参娃娃》的舞台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服装及布景既彰显东北的地方民俗特色,尽可能真实还原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又将神境的秀丽、妖庙的压抑、霜峰的险峻巍峨、魔窟的阴森恐怖等环境特点表现得一览无余,通过灯光的配合,让舞台上充满诗化的意境。舞蹈设计趋向多元,将仙子的仙气、妖魔的妖气、仙童的顽皮、百姓的朴实等角色特征生动展现出来。光影过渡平滑、和谐匀称,并融入剪纸、水墨丹青等中国传统美学艺术,让人宛若置于神话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对舞台投影的巧妙运用。不论是封于冰钟之内的阳春仙子,还是树根爷爷对亮哥攀登身影的投射,抑或是终幕“焚身成仁”的舞美主题设计,舞台投影技术的运用突破性地打破了舞台艺术对于时空的桎梏,这对舞台蒙太奇技术的运用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与成功的革新。此次辽宁儿艺在复排《人参娃娃》的计划之中将舞台裸眼3D技术列为舞台视效的核心,不但是对传统舞美设计的创新与突破,更是开创了儿童剧使用该技术的先河。 《人参娃娃》作为一部创排于上世纪的儿童戏剧,已陪伴着许许多多的观众与艺术家们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将保留剧目重新制作并排演,除了剧院本身的艺术传承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在前一个时代的文化中所提炼出的精华部分进行保鲜、加工并传递,使之更加适用于今天的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面向儿童的神话题材话剧,本剧中所体现的惩恶扬善的正义主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等主要思想与精神皆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要义。《人参娃娃》的故事耐人寻味,形式生动活泼,对引导青少年观众的价值取向,对培养儿童观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意趣意义重大,且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世间正气有着积极的影响,并说明经典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