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播出完毕的电视剧《国民大生活》,是编剧王丽萍的又一部现实题材力作。这部贴近生活的原创都市剧,以温暖欢乐的基调,展现了平凡人“大生活下的小日子”,不仅主题向上、导向积极,演绎风格更春风化雨,具有温暖人心的主旋律质感。 “坚持现实主义题材永远不会错,任何时候挖掘身边普通人生活中的真善美永远不过时。”深耕现实题材创作多年的王丽萍这样表示。从《婆婆媳妇小姑》到《媳妇的美好时代》,从《保姆》到《我家的春秋冬夏》,她创作的电视剧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人情百态,在丰盈的烟火气里触摸到生活原本的模样。 《国民大生活》以王舒望和陆露代表的“85后”年轻人为主人公。这部剧凝聚现实话题,贴近生活本真,与时俱进地进行角色设置和剧情演绎,让执着于享受当下、过田园生活的王舒望与执着于事业有成、渴望成功的编剧陆露形成一种对照。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当典型的生活态度,在艺术上形成一种张力,通过少数人的欢乐与哀愁,折射社会大群体的生活心态。如鲁迅所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国民大生活》通过演绎平凡人物众生相,最终将生活的小舞台汇聚起来,组成了当下老百姓的大生活。 王丽萍的作品往往是在平凡细碎的家长里短中体现生活的温暖与智慧。《国民大生活》围绕王舒望和陆露的情感线索,串联起爱情、友情、亲情等人之常情,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幽默的力量转化现实中残忍的一面,温暖中让人会心一笑,在时代中体察人心,予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浪漫的人生、美满的姻缘、难忘的邂逅,总是包含了无限的烦恼。王舒望与陆露的婚姻源于一次异国恋,偶然的邂逅看起来浪漫,但,再美满的婚姻也多多少少面临生活的苦痛。何况这对年轻人对现代生活有着相去甚远的理解,一个小富即安,一个野心勃勃,大到人生选择、人生理想,小到一碗豆汁儿、一顿西餐,都成为剧中男女主角的考验。这样的地域差异、人生差异,顺着爱情的藤蔓,从两个人蔓延到两个家庭,最终辐射整个社会形态。 编剧设置了这样的矛盾,也在努力去解答这样的问题。在追求事业的时候如何兼顾爱情与家庭,双城生活是否会破坏婚姻基础,张扬个性的年轻人如何在婚姻中和谐相处……诸多看似琐碎和平凡的小细节,不仅向当下年轻人提出问题,更尝试进行正向引导。对读着爱情童话成长起来的“85后”们来说,婚姻走向“一地鸡毛”令人难以接受,创作者建设性地给出“把节奏放慢,让鸡毛飞得慢一点”的建议,努力挖掘平凡小事的温情与美好,启示观众换个角度看待生活。这部剧启示人们:小而可期待的美好,才是构筑社会大美好生活的细胞和基础。 当然,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对生活群像的构筑。在《国民大生活》中,编剧以接地气、全景式的手法,塑造生活的群像,呈现当下都市人生活的日常。剧中角色不仅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其喜怒哀乐也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哀愁。不同的是,在全剧积极向上的底色下,男女主人公无论遭遇如何,总能鼓起勇气,以不忘初心的生活态度迎接挑战,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传递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呈现一股强劲的“美好力”! “美好力”正是王丽萍作品的一贯风格。她在采访中表示,这个世界让人感动的常常是最平凡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将“大时代”的“小生活”过好,那就将构筑起“国民好生活”。 这种“美好力”,也让王丽萍的剧作在海外拥有广泛的观众缘。《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生活启示录》在蒙古播出后打败韩剧拿下收视冠军,《大好时光》在日本播出……她的一系列现实题材电视剧在国外受到欢迎,正是因为展现了中国人真实又美好的当代生活。这对此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是一种认知的更新;对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是一种真实面貌的普及。《婆婆媳妇小姑》里,城乡差异明显存在;到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农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大生活》里,王舒梦对农村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小人物、平凡小事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的变化和发展。王丽萍的作品看似没有宏大叙事,却始终没有脱离这个火热的大时代。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每一位电视工作者乃至文化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把当代中国风貌和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传播到全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