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文艺生态建设愿景的 “流通”旨在保障艺术主体在身份意义上的创作自由、艺术信息在作品意义上的百花齐放、艺术反馈在舆论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流通的目的是让网络文艺得以更好地利国利民,造福社会。 汉语中的“流通”一词并非专指商品贸易、流转,而且包含了流转通行的含义。其源于对自然生态(特别是水的状态与功能)的观察,因此《尸子》卷上称:“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柔而难犯,弱而难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知也。”作为合成词,“流”重在流动,“通”重在通达。流则不腐,通则不痛,这既是自然生态的妙义,也是文艺生态的智慧。 网络文艺生态具有流通性 在考察网络文艺生态时,我们不能不关注身份流动、作品流动与舆论流动的重要性。网络文艺之所以兴盛,首先得益于创作者的身份流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各行各业对创作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技能和特有阅历从事创造,在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受众的在线互动中获得声望与效益,其中的成功人士可能成为专业作者,但更多的人保留了兼职身份。如果觉得有些吃力或兴趣度降低,同样可以相对自由地退出。职业作家、职业艺术家也被吸引到网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对于作品而言,网络作为平台给文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跨媒体、跨文化、跨国界流动条件,这是同为大众媒体的报刊和广播电视难以望其项背的。对于舆论而言,流动性主要涉及热点、痛点、爽点等的变化。昔日的读者或观众如今转化为网络用户,可以相当方便地通过跟帖、弹幕、建公众号等形式发表评论,其身份同样是流动的,并非固化为某些权威人士或机构。 在更广的范围内,网络文艺所促进的身份流动、作品流动和舆论流动不仅对整个文艺界的运行机制具有冲击、激活、疏导等多种作用,而且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态势。不论网络文学抑或网络艺术,都是率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因为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率先在发达国家爆发,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率先在发达国家建设的。从身份流动的角度看,赴欧美的留学生对网络文艺在我国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从作品流动的角度看,来自港台的某些成功作品(如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对大陆写手起了示范作用。从舆论流动的角度看,西方人工智能观念、后现代主义、超文本范畴等的输入成为中国网络文艺评论和研究的催化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网络文艺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可喜势头。就身份流动而言,它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中介逐渐引起各国主流社会的注意;就作品流动而言,它以网文翻译网站、网络游戏平台等为中介迅速向世界各国传播;就舆论流动而言,它随着我国政府对外交流渠道(如孔子学院)的运作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生态意义上的“通”,主要是就机制而言。网络文艺创作要技巧精通,网络文艺语言要风格清通;网络文艺鉴赏要意绪沟通,网络文艺研究要学术贯通;网络文艺媒体要平台连通,网络文艺报道要消息灵通;网络文艺贸易要商品流通,网络文艺产业要IP会通;网络文艺管理要眼界开通,网络文艺政策要疏导亨通……归根结底,网络文艺生态建设要立足于融会贯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