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瓷器明星,非2.8亿的鸡缸杯莫属,再加上这个国庆期间拍出的2.9亿“汝窑天青釉”,俨然带热了国人对明代瓷器的关注度。 两年前,《清明上河图》排队之时,故宫也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汝窑瓷器展“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同样在2015年、2016年相继瓷器对比展系列:“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 2年前的“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90多岁的瓷器研究专家耿宝昌在一件北宋汝窑国宝瓷器前,一生的守望的眼神,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 而今年的国庆前夕,故宫博物院瓷器部推出明代御窑瓷器对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展出明代弘治、正德两朝瓷器160件套,其中一多半展品均为首次公开展出。此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参观。 如果说故宫每年春秋两季的书画大展都是高调粉墨登场,那么故宫每年国庆前的瓷器大展则是低调开启,当然一众粉丝内心都是窃喜,可以不用限时不用排队认真端详每一件瓷器。这一次,我们又有幸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帮我们一一详解每一件瓷器: 从明代御窑瓷器的重要性来说,弘治、正德两朝的瓷器不如永乐、宣德、成化朝产品名气大,但亦算得上是品质精良、不乏精品,其中有的品种颇具特色。这两朝正处于15世纪与16世纪之交,是明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分水岭,即明代社会开始由之前的保守、沉闷逐渐走向革新、活跃。表现在社会风气上,最突出的是淳厚朴实之风逐渐消失,人们开始变得崇尚钱财、追求财富。 由于这两朝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御用瓷器具有一定共性,如生产规模均相对缩小、品种都急剧减少、装饰风格也都相对朴素,因此,特将这两朝瓷器一同展出。展览共分五个单元,分别为清新优雅——青花、釉里红瓷器、轻盈秀丽——五彩、斗彩瓷器、色彩缤纷——杂釉彩、素三彩瓷器、均匀纯正——颜色釉瓷器、影响深远——后仿弘治、正德朝御窑瓷器。共展出文物和标本约160件套,其中一多半展品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也是一位好人,在位18年,奉行恭俭节制、勤政爱民思想,不好玩乐,致使统治相对稳定、国家相对安定,弘治朝也因此被史学家称为“弘治中兴”,弘治皇帝则被誉为“中兴之主”、“太平天子”。从文献记载来看,弘治年间鉴于被派往景德镇督造瓷器的太监往往假公济私、用一造百,致使烧造御用瓷器扰民伤财,有关大臣曾多次奏请裁减或罢免前往督造的内官,弘治皇帝也采纳了大臣的意见,但均未长久,不久即又复遣,这说明弘治皇帝对瓷器烧造感兴趣。弘治朝御窑瓷器艺术风格延续成化朝御窑瓷器,仍以造型俊秀、胎体精细、釉质温润、装饰文雅而著称于世。目前统计弘治朝景德镇御器厂所烧造瓷器品种大约有16个,几乎只有前朝成化所烧造约29个品种的一半。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瓷、白地绿彩瓷和浇黄釉瓷等取得的成就最高,最受世人称道。尤其是浇黄釉瓷器,温润如鸡油,色泽娇嫩,博得“娇黄”之美称。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莲池游龙纹碗明弘治高7厘米 口径16厘米 足径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弘治的青花瓷器跟成化是一样的风格,在造型、胎釉、青花发色和纹饰方面都非常俊秀、纤巧细致,用料也是一致的,生产于江西乐平市的“陂塘青”,这种青料中氧化铁含量比较低,氧化锰含量比较高,使图案纹饰呈现出来的蓝色效果也是柔和、淡雅的。这一朝的青花瓷器跟成化的风格很类似,有的时候很难区分,甚至在青秀方面有时候能超过成化。 《青花朵云矾红彩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部分展出了几件龙纹盘,总结瓷器上龙的形象,元朝的龙表现的是很凶猛的,脑袋小脖子细身子长,看起来让人害怕的感觉,永乐、宣德时期的龙也很凶猛,但是身子粗了脑袋也大些了。到了明中期,龙的形象都是闭着嘴,眼睛在一条线上,像架着一副眼镜儿一样,所以也叫眼镜龙,视觉上看起来很温顺,不让人害怕,这是明中期龙的特点。这时期的瓷器用云龙纹、龙穿花、龙穿缠枝莲纹样的特别多,弘治正德时期的典型时期。 《青花折枝花果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青花折枝花果纹盘》,这个盘子的图案样式从正德开始烧制,后代历朝都有,盘子大小也都差不多,有的做成黄地青花,总体来看烧制的量很大,所以由此可见应该很受人喜爱。这种花儿到底是什么花儿其实一直没有定论,过去都写成是栀子花,我感觉不是特别像。盘子内壁上有石榴、葡萄、一把莲、柿子。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这次也展出了两件黄地青花的折枝花果纹盘,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是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图案与白地青花盘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是黄地青花。在以往有很多人认为黄地青花的制作工艺是先烧制成白地青花,然后用毛笔蘸着黄釉,在花纹之外的白地上刷一次,再低温烧成黄釉,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用毛笔蘸着釉涂是没有办法涂的很均匀的。这种一定是用的浇釉的方法,一定是白地青花烧完之后,把釉浇到整个盘子上,然后把有纹饰的地方的黄釉刮掉,再用700-800度的低温烧制一次,现在景德镇的瓷器还这么做。 《祭蓝釉描金牛纹双系尊》明弘治高32厘米 口径19厘米 底径1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的祭祀用瓷器也比较多,这次展出了一件《祭蓝釉描金牛纹双系尊》,后面朝代都用用到这样的造型,这一造型就创制于这一时期,后来到清代之后成为皇家祭祀用的标准造型,祭器。在颜色釉瓷器里,很多都跟祭祀相关,也是跟大自然协调的,例如天是蓝的,祭祀天坛就要用蓝色釉瓷器;地是黄的,祭祀地坛就要用黄色釉瓷器;太阳是红的,祭祀日坛就要用红色釉瓷器;月亮是白的,祭祀月坛就要用白色瓷器。到了清朝更讲究,皇帝的服饰和配饰都有讲究。这件蓝色的尊上面刻划一类似于牛的瑞兽,或许象征了过去祭祀中要宰牛祭祀一样,都与此有关系。 茄皮紫釉双耳尊明弘治高28厘米 口径16厘米 底径1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同时也展出了一件《茄皮紫釉双耳尊》,这叫深茄皮紫釉,茄皮釉有两种,一种是淡茄皮紫,有点儿像没熟的茄子的颜色,是从宣德时期开始烧制;一种是深茄皮紫,从弘治时期开始烧制。这到清代之后成为一种很重要的颜色釉来烧制,这也是用浇釉的方法浇上去的,也有一种叫法叫浇紫釉,透明度比较好,所以经常以暗花装饰。 左侧:《白地酱彩折枝花果纹盘》 明弘治200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右侧:《白地酱彩折枝花果纹盘》 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左侧:《白地矾红彩五鱼纹盘》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右侧:《白地酱彩三鱼纹盘》明弘治 200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杂色釉这一部分,先来看一下《白地酱彩折纸花果纹盘》,为什么把它给砸了,因为酱彩是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彩,这没有烧制出酱彩的颜色,所以砸了。右边这件就烧制成功了,很像我们吃的芝麻酱的颜色,带着红色才是成功的颜色。展出的两件《白地矾红彩五鱼纹盘》也是这样的,右侧的色彩没有烧制成功,所以砸了。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盘》 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盘》 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盘》中,锥拱这是一个景德镇烧瓷的术语,也叫划花,意思就是用锥子尖拱出来的图案。白底绿彩带锥拱的盘碗是从成化开始烧制的,后代都有烧制,但最漂亮的就是弘治时期,颜色特别漂亮。这个时期烧制的绿彩浓淡适中,视觉上宜人,看着舒服,这是很难把握的。 孔雀绿地洒蓝云龙纹盘明弘治高3.8厘米 口径15厘米 足径8.8厘米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孔雀绿地洒蓝锥拱云龙纹盘》这件盘子要讲一下,故宫没有传世完整的盘子,外面收藏有一两件。孔雀绿地洒蓝,龙纹是洒蓝的,明代御窑的瓷器烧制也有很多创新,很讲究色彩的搭配,这是杂釉彩的一种,例如白地绿、白地酱、孔雀绿地洒蓝、黄地绿、红地绿、黄地紫这些颜色搭配都叫杂釉彩。 《白釉盘》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白釉盘》是跟很多仿古造假相关的,明代弘治时期很重视白釉瓷的烧造,白釉瓷是祭祀日坛用的,可以大量烧造,所以后世留下很多白釉盘子碗,上面什么图案都没有,所以就给后世造假制造了机会,用明代的白釉胎来挂彩。 《白地黄彩云龙纹盘》弘治胎,民国加彩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白地黄彩云龙纹盘》就是典型的弘治时期的胎,民国时期加的彩釉。怎么看出来的呢?首先是这黄色跟弘治时期的不一样,再就是龙画的僵硬,再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弘治时期的龙的眼睛画的时候就是一个圈,里面点一个点儿。但是这个盘子龙眼睛的睫毛都画出来了,弘治时期是不这么画龙的。 《白釉露胎锥拱海水云龙纹盘》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白釉露胎锥拱海水云龙纹盘》在故宫和收藏界都有传世品,这是白地绿彩的半成品。白底绿彩烧制一半之后就是这样的,然后再在龙的图案的部分填上绿釉,低温烧制一次就成为白地绿彩。但有时候觉得这样也挺好看的,就留下来了。 左侧:《浇黄釉描金弦纹双耳尊》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中:《浇黄釉描金弦纹牺耳尊》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右侧:《浇黄釉描金弦纹尊》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浇黄釉描金弦纹尊》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这次展出了三件浇黄釉尊,这种尊的主要收藏都在故宫博物院,很珍贵,主要是祭祀地坛用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双耳尊,一种是牺耳尊,一种是不带耳的尊。弘治时期的黄釉尊浓淡适度,后代烧制的尊色彩比较重,没有这么好看,所以这种黄釉也叫娇黄釉,娇气的意思。 《浇黄釉描金弦纹折沿盘》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浇黄釉在后世也都有烧制,大多有金彩装饰,用金粉描金。这次展出了一件《浇黄釉描金弦纹折沿盘》,这算是黄釉里面最成功的色彩。 《浇黄釉盘》明弘治故宫博物院藏 《外瓜皮绿釉内浇黄釉盘》明弘治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外瓜皮绿釉内浇黄釉盘》是很少见的盘子,两色釉,外面是瓜皮率釉,里面是浇黄釉,在明代有烧制,这是低温烧制的,两个色彩温度差不多,所以能烧好。 《黄地绿彩锥拱二龙戏珠纹高足碗残片》明弘治198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这次还展出了一件残片,是《黄地绿彩锥拱二龙戏珠纹高足碗》,这在台北故宫有一件完整器,为什么要展出这件残片?因为它很珍贵,用锥拱写了篆字“弘治年制”四个字,这很少见,黄地烧制完成后用锥拱填上绿彩。 《仿弘治款矾红彩描金缠枝莲纹盘》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仿弘治款白釉锥拱云龙纹碗》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代晚期,明朝初期瓷器在人们心目中就已经很珍贵了。据文献记载,嘉靖、万历时期,明早期的瓷器价格是不让于宋瓷的价格,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瓷器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后世都在仿明朝瓷器。模仿包括两种,一种是纹样、图案、造型、款都模仿,还有一种是纹样、造型、图案都是后世,只是仿的款。 大明弘治年制款 辨别弘治时期的款,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秀”,字写的特别清秀,字跟字之间排列的不紧密。其中有两个字有特别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弘字,右侧的厶比较靠上,相对于弓字的上侧;还有一个是治字,口字最下面这一横右侧有一点出头,这在弘治款中90%-95%都有这样的特点,左侧的三点水一定是低于右边的台字,这是弘治时期瓷器款的鉴定方法。 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16年,是明代近300年历史中最能闹腾的一位皇帝,历史上认为他是一位昏庸、荒唐、不正常的皇帝。但是正德皇帝也有很好玩儿的一点,贪玩儿,但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育,从小就能背《古兰经》,对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都很感兴趣。说他好玩儿,有一个故事,他在位期间有一个宁王叛乱,正德皇帝带着大军亲征,到了那里之后,叛乱已经被平定,结束了,他非要重新演练一遍,要亲自去擒宁王。 正德皇帝对瓷器烧造也感兴趣,这一朝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等特点,而变得器物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等。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多个,少于成化朝,但多于弘治朝,其中尤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取得的成就最高、最受人注目,堪称傲视明代御窑瓷器的名品。正德御窑瓷器在装饰上的最显著特点是大量使用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装饰。以八思巴文署四字年款(意为“至正年制”)亦为明代各朝御窑瓷器上所仅见,呈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正德朝御窑瓷器上独有的文化符号,成为学者热衷讨论的学术课题。 《斗彩阿拉伯文出戟瓶(锯口)》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阿拉伯文出戟瓶》 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阿拉伯文出戟瓶(锯口)》这个瓶子看似像是完整的,其实原物是与《青花阿拉伯文出戟瓶》是一样的,在回纹那个位置断掉了,断掉之后把它磨平就变成现在的状态。之前拍卖市场上出现过这样一件完整的斗彩瓶,这叫出戟贯耳,突出来就是出戟,这个贯耳是六个耳朵,这是故宫博物院藏,景德镇也有出土。这些瓷器都属于伊斯兰风格。 《青花云龙纹绣墩》 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正德时期的造型比弘治时期更加多样化,《青花云龙纹绣墩》,这样的造型在正德以前很少见,正德时期开始烧制这种绣墩,其实这并不好烧,里面是空的,很容易塌陷,难度很大。 《青花阿拉伯文盖盒》明正德 200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说风格多样化,方形器开始变多了,过去讲一方顶十圆,方的瓷器也很难烧制,容易变形、塌陷,《青花阿拉伯文盖盒》这样的方盒子有一件传世品在香港的一位藏家手里。这次展出的这件是窑址出土的废品。这一时期的瓷器造型开始趋于复杂,造型开始趋于厚重,装饰上又繁缛。成化弘治时期的造型则是舒朗俊秀为主,造型上也很俊秀,而正德时期就开始向晚明风格转变了。 《青花阿拉伯文盒》 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江崖应龙纹香炉》 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江崖应龙纹香炉》这是一个大香炉,上面也是被残断之后被锯掉,它应该还有颈部和盘口,跟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大香炉的造型差不多。晚明以前,佛前供器流行三贡,一个香炉一边一个花瓶,到了明代晚期、清朝则流行五贡,一个香炉、一对花瓶、一对烛台。这个香炉是三贡之一。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渣斗》 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渣斗》,这种渣斗有时候叫尊,在正德时期烧制的特别多,除了青花之外也有还有矾红、黄地绿釉、白釉等很多,大小也都差不多。这种青花的特点是内外都画图,这时候装饰开始变得繁缛,成化、弘治时期很少内外都画图案。展出了一件故宫藏的,对比展出的则是景德镇窑址出土的,因为青花散掉了没烧好,所以说就把它砸了。 《青花如意头纹净水碗座》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如意头纹净水碗座》这是一个净水碗的座,不是一个完整的器物,佛前贡水的时候要用碗盛着清水来供佛,这个碗有时候不是直接放在桌上,有一个座,把碗搁在上面,碗足正好搁在那个窝那儿,这叫净水碗。这种净水碗清代也很流行,有大有小。 《青花加矾红彩云龙纹碗》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加矾红彩云龙纹碗》,青花加矾红这个品种是从宣德时期创烧的,到后世一直在烧。蓝和红的对比很鲜明,很好看,这是专门作为一个品种来烧造的。 《青花巴思文款云龙纹碗(残片)》 明正德 200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青花八思巴文款云龙纹碗残片》,除正德时期以外,在明清御窑瓷器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署款是八思巴文的。八思巴文是元代的文字,元代忽必烈让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这种文字,用拼音文字,参考藏文,当时官方正式文件都要用八思巴文来写,但是元代灭亡以后这种文字就不用了,现在懂八思巴文的很少。对于这四个字的翻译,有人说是“正德年制”,但其实就是元代的“至正年制”,可是它的造型、胎釉、纹饰都是正德时期的。我们同时还展出了一件署“正德年制”的碗,如果把这个八思巴字款换成“正德年制”四个字,那么这两个碗没什么差别,这就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正德时期的款有两种,一种是“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一种是“正德年制”四字,这两个款瓷器都挺多,风格是一致的。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碗》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巴思文款龙穿缠枝莲纹碗》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仿宣德款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仿宣德款青花缠枝莲纹盘》这件器物写的是“大明宣德年制”款,但是我们鉴定为正德时期,因为它不是宣德时期的风格,这个款一看就是正德款的风格,明代发现后朝仿前朝瓷器的款,造型纹饰也仿,从成化朝开始,成化就开始出现了仿宣德款,御窑瓷器上“大明宣德年制”仿款。正德时期开始多了,仿元代款、仿宣德款、仿成化款,后面就更多了。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图盘》明正德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图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图盘》刚才讲正德时期的瓷器品种比弘治时多一些,孔雀绿釉烧的最好的时候就是正德,颜色最正,谁看谁喜欢;这个品种从元代开始创烧,到了明代的宣德、成化、正德都在烧,图案也都是鱼藻,宣德时期鱼藻最复杂,后来越来越简单,上海博物馆有一件成化孔雀绿釉鱼藻图盘子。这个盘子成形以后,画上青花鱼藻图案,画完以后在有鱼藻图案的地方用毛笔蘸着釉料,简单地涂一层薄釉,搁到窑里高温素烧,高温素烧之后再整个挂上孔雀绿釉,放在窑里烟囱的根部,用1150-1200度的温度烧,烟囱根部这个地方的温度正好是符合孔雀绿釉的温度。 那么孔雀绿釉跟瓜皮绿釉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是因为助熔剂不同,瓜皮绿釉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铅,孔雀绿釉的主要助熔剂是硝酸钾,就是氧化钾。这种绿釉实际上最早是从山西珐花那儿来的,叫珐绿釉,也叫孔雀绿。这是孔雀绿釉,烧的最成功的就是正德。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折纸花果纹盘》之前看到的弘治时期的黄地青花,仔细看这个似乎就没有弘治时期那么漂亮。 正德五彩瓷,正德时期的五彩瓷器比以前多了一点,但也不是特别多。真正的五彩瓷器盛行是正德以后,嘉靖、万历时期特别盛行。这与明代大环境相关,正德以前整个世风比较朴素,艺术品比较简约,文人气息浓。后阿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是打开了欧洲市场,人们就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在艺术品方面开始追求繁荣,表现在瓷器上,造型复杂,装饰繁缛,图案画的满满的,色彩上越来越浓烈。所以晚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五彩是大红大绿风格的,现在看有点怯,但当时就适应了那种社会环境。其实从正德时期已经有这个苗头了,虽然这时候还不太流行,但是比以前多,到隆庆、万历五彩特别盛行。 《仿宣德款五彩鱼藻纹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仿宣德款五彩鱼藻纹盘》这件盘子也署了“大明宣德年制”款,这跟刚才那件仿宣德款盘子写的字是一样的,应该是一个人写的。同样,这并不是宣德烧制的,那么为什么这件瓷器写的是“大明宣德年制”款,但我们鉴定成正德?主要原因是这个款字就是正德的款字风格。比如把“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正德年制”两个款拍个照片对比一下,把这个“宣”字换成“正”字,你再去对一下“大明正德年制”款,其实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写正德款那个人写的,一样一样的。 谈到斗彩瓷,大家就想到成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鸡缸杯,成化斗彩的确烧的好,但是成化以后斗彩瓷器一下就衰落下来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弘治朝没有找到一件斗彩瓷器,连碎片都没有,到现在没有一件能确定是弘治的。成化完了就是弘治,成化那么发达的斗彩瓷器,销量那么多,但弘治却一件都没有。到了正德就又有了,而且量也不是很多。我们很多专家分析为什么弘治时期没有斗彩?可能跟皇室比较节俭有关,文献记载弘治皇帝一年中有几个月吃素,在色彩上不喜欢红绿,但是斗彩用大量的红彩、绿彩,可能与这个有密切的关系,再就是斗彩瓷器烧成难度大,这个时期不讲究烧成复杂的东西,所以弘治的时候没有斗彩,正德时期又开始有了。 白地矾红彩阿拉伯文波斯文盘明正德高3.9厘米 口径17.9厘米 足径11.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这上面写的是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外壁也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都是属于《古兰经》上的一些语录。外壁近口沿处和圈足外墙均画两道弦线,腹部书写四组阿拉伯文、波斯文。内壁近口沿处、腹壁下均画双弦线。内底双弦线外,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书写一组阿拉伯文、波斯文。双弦线内书写三行阿拉伯文、波斯文。外底内、外各画两道双弦线,两组双弦线之间书写阿拉伯文、波斯文。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盘》这是白釉绿彩的半成品,有时候人们感觉也挺好看的。 《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尊》 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尊》,黄地绿彩瓷器应该说烧的最成功的是正德,这些盘、碗有很多里边还有锥拱的暗花,都很讲究,在釉下叫暗花。 《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高足碗》 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绿历朝都在烧制,到清代作为大运瓷器的传统品种,这个黄和绿色彩对比鲜明,装饰效果非常好看,很受人们喜欢。 《白地绿彩龙纹小缸》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绿彩龙纹小缸》这件瓷器从来没有出版和展示过,这次我们特意请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修了展出。我们写的是白地绿彩,实际上严格说来也是斗彩瓷器,只不过它是用单一绿彩的斗彩。为什么说严格来说叫斗彩?因为整个图案是双钩轮廓线,这是斗彩最基本的要求。整个龙纹是双钩轮廓线,只要是青花双钩轮廓线的图案,釉上再填彩,不管是填几种彩,都叫斗彩。所以说严格说来应该叫斗彩,只不过是单一绿彩的斗彩。 《素三彩锥拱卷草纹长方花盆》 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素三彩锥拱海水蟾蜍纹三足洗》 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正德时期还有一个突出的品种就是素三彩,素三彩就是没有红色,或者基本不含红、含少量红都是素三彩,因为红色是荤色,其他黄、绿、紫、白都属于素色,所以叫素三彩。为什么说正德的素三彩烧的好?因为这个时期把这几种颜色色度把握的特别好,烧出来感觉特别柔和悦目,不那么浓烈,颜色搭配的特别好,现在再烧就出不来这种效果,所以素三彩是正德御窑瓷器特别突出的。 《珐花阿拉伯文佛像图香炉》 明正德 故宫博物院藏 《珐花阿拉伯文佛像图香炉》故宫博物院藏,珐花本来是山西晋南地区创烧的,景德镇学习过来的,跟山西的最大不同在于山西是陶胎,景德镇是瓷胎。 为什么叫珐花?珐字可以写成法律的法,也可以写成珐琅彩的珐,也可以写成粉花。它是从低温铅釉发展而来,但它的助熔剂不同,珐花的助熔剂都是硝酸钾,就是氧化钾,低温铅釉助熔剂主要是氧化铅,在不同的助熔剂里各种发色基础的氧化物的颜色就不一样。所以珐花里的孔雀绿、孔雀蓝、金黄色这些都是低温铅釉里没有的。另外它的装饰工艺特别有特色,用沥粉方法来装饰的,就是用一个泥浆袋,把这个泥浆装在里面,这个泥浆就像牙膏一样往外挤泥浆,把图案的轮廓线用泥浆勾出来,就凸显出来,先素烧,烧完以后按照需要填各种珐花釉,再中温烧一次,这就是珐花。 《鲜红釉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鲜红釉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鲜红釉白鱼纹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鲜红釉盘》我们常称作窝盘,像鸟窝一样,窝盘这个东西从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都烧,这个盘子的造型、底足的处理能够看出跟其他署正德款的窝盘是一样的。这次展出的三个盘子底足处理都是一个风格,这就是类型学的方法排比出来的,圈足内墙都很直,外墙稍微带一点弧,和别的朝代底足处理不一样,加上造型,只能是正德时期的。 《孔雀绿釉碗》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孔雀绿釉暗花 《孔雀绿釉碗》正德时期颜色釉最亮眼的就是孔雀绿,这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碗烧的颜色特别漂亮,胎体也薄,应该是正德早期接近于成化弘治的风格。正德时期这个碗烧比例也最协调,所以人们把这种碗的造型就叫正德宫碗,孔雀绿釉也有暗花装饰,这个碗在靠近足这个地方有暗花莲瓣,锥拱的。这个碗的形体从汝窑就有这种撇口碗,后来成为明清御窑瓷器中最常见的一种碗形,皇上吃饭也用这个碗。 《浇黄釉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浇黄釉盘》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黄釉瓷器正德时期烧的其实也是非常漂亮的,到了嘉靖开始就比较重。明代黄釉瓷器第一是弘治,第二就是成化,第三是正德,再就是宣德、嘉靖、万历。 最后展出了一部分仿正德瓷器,如果说弘治款的特点是一个秀字,那么正德款的特点则是一个“工”字,特别工整,无论是六个字还是四个字,大小基本上一致,一笔一划非常工整。 《仿正德款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仿正德款浇黄釉盘》清康熙 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正德款孙瀛洲先生有一个六句话口诀: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底丰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画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简单解释一下,“大字横短头非高”就是“大”字的一横不是特长,要稍微短一点,撇的出头不是很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明”字日月上面要基本持平,略有高低,日字稍微比月字头要低一点,不能太悬殊。“正字底丰三横平”,“正”字写的要底下丰满,三横平行。“德字心宽十字小”,“德”字的心要比十字要写得宽,十字要小一些,心要写得宽一点。“年字横画上最短”,“年”字有三横,这三横,上面这一横是最短的。“制字衣横少越刀”,不是不越刀,这个衣横越过利刀的不多。这对于我们鉴定正德御窑瓷器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很著名的孙老总结出来的口诀。 后记: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虽然弘治、正德朝御窑瓷器自问世以来已经过大约500年风雨的洗礼,但相信这些造型俊秀、胎釉精细、装饰文雅的瓷中佳品,仍会引人入胜。 相关资料: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位于今景德镇市珠山的明代御窑遗址已零星出土过一些明代御窑瓷器残片。80年代以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对明代御窑遗址进行过多次局部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出土的数以吨计的御窑瓷片标本和窑具,成为研究明代御窑生产制度和烧造瓷器品种的珍贵实物资料,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合作举办“明代御窑瓷器”对比系列展。展览旨在通过将明代景德镇陶厂或御器厂遗址出土的落选品(修复件或残片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品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展示,以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窑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为观众朋友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瓷器品种和欣赏标准器的机会。 明清时期的皇宫是景德镇御窑(器)厂所烧造瓷器成品的使用地,废品则被打碎掩埋于御窑(器)厂。由此造成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御窑瓷器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精,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传世与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可谓珠联璧合。举办这样的展览,也是让分离数百年瓷器的一次再聚首。本次推出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是明代御窑瓷器对比系列展中的第三个。 展览开幕当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主席黄康明、副市长熊皓,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副院长任万平出席开幕活动。明年双方还将合作举办“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对比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