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鉴赏 >

荆浩《匡庐图》的山水仙境

http://www.newdu.com 2018-03-02 中国文化报 刘工 参加讨论

     
    荆浩(生卒不详),字浩然,五代后梁画家。本幅《匡庐图》为荆浩的代表作品,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相传,殷周时期匡裕得道于此、隐居成仙,故有“神仙之庐”的美称。
    从此画的尺幅来看,《匡庐图》是一幅大型山水巨轴。在构图上,这是一幅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全景式”山水画。所谓“全景式”是指涵盖方方面面的描绘,并以超知识、超经验的宏大叙事结构,以意、象、形、色融入相对含蓄的笔墨“图式”之中。前景几株松树伫立于烟雾之中,松树的枝干质理和松针的描绘十分细腻写实,可见画家细察自然入微,并具备极高的写生技巧。从此画的山水表现上看,画中景色峰峦峻岭、松香萦绕、云壑三叠、林中村舍、村野牧牛、一叶渔舟、山水相连,超逸之处正符合中国文人心中最完美的山水形象。从唐代山水画的形成风格而论,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物的体积感。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高品。
    欣赏《匡庐图》细节,似乎能够感受到画家如诗般的创作心境,以及不急不躁的运笔。其运笔具有一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呈现出笔墨山水的诗性韵律,具有高雅不俗的气韵。画面上飞瀑叠级而泻的动势,仿佛转化成让人能够听见那渐近渐响的瀑布声,凝神谛听到溪涧的流水声。同时,荆浩又将渔舟与艄瓮、村舍与石径、牧牛与农夫等景致融入一种理想,脱离世俗光景的痕迹,其韵在于憧憬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以及为了躲避战乱而传达出的一种性情。这种性情就是绘景而思的艺术表现,正如他在《笔法记》中所说:“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
    荆浩在山水绘景上,结合自己写生的文学经验,采用减法取景、加法添妙,完美地呈现出中国古典山水画的逸趣古拙。在整幅《匡庐图》中,树的形态无修饰地体现出画家赋予古松“不凋不容,惟彼贞松,势高而险,屈节以恭”的精神;在赋予画面的动态中,荆浩逸趣横生地在古松森密的地方画有一村舍,将渔舟、艄瓮、农夫、牧牛体现在山、水、树和景物的自然尺度中,构成了“大山水”与“小人物”的自然观。
    在《匡庐图》的全景画面上,荆浩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山峰、村舍、树木、路径、飞流的瀑布等自然景象,并把山与水、人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幅画面在全景空间中层层推进,将最高的主峰置于群峰的簇拥之中,更显得气象万千,气势磅礴,表现出一种“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的气象。这种综合表现的山水画语言,不仅体现出北方山水的壮观和美丽,同时也不乏南方山水的俊秀与清静。为此,荆浩非常注重山水画的笔墨关系,他将“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理论实践在他的山水画中,成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经典理论。
    (有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