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1期发表江东文章《“圈舞”:圆形与舞蹈的交互作用》。“圈舞”,是一种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原发性舞蹈形式。所谓“原发性”也即,它不但在我国各民族舞蹈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的现象,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舞蹈形态。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圈舞”的文化功能;第二部分,“圈舞”的原发性;第三部分,圈舞的精神实质;第四部分,圈舞的圆形指代;第五部分,结语。 文章指出,“圈舞”,英文称为Circle Dance或Chain Dance,是一种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原发性舞蹈形式。从世界范围内的“圈舞”现象来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不论其动作如何变换、其曲调如何不同、其服饰如何迥异,而围圈齐舞的这种方式却是高度一致的。 各种原发性的圈舞种类,是民间或者社群在举行各种祭礼、仪式、庆典、民俗等活动中的主角儿。它的一大功能,就是通过这样的围圈齐舞的方式将人们连接起来,参与其中的人们随着共同的舞动会在各自的心理层面生成一种“聚在一起”的感受,这种感受非常质朴,完全是踏实可感的。“聚在一起”的感受会让人类产生彼此在情感沟通上的极大满足感,从而获得对于人类心灵的抚慰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上的安全感。正是对这样一种安全感的天然期待和追求,人们围圈齐舞的行为及热情是其自然的本能所致。也正因如此,“圈舞”为这样一种人类的身心需求提供了最直接、最简便、最易完成的根本条件。 说到“圈舞” 所具备的特有功能,我们亦可以在比较其与其他舞蹈形态之间的差异而获得,比如同样古老的“排舞” 和“对舞”等形态,这些舞蹈形态同样是传统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但与它们相比, “圈舞”所具有的“聚在一起” 的特质更为明显而集中。特别是其极大的随意性,可以让参与者随时加入其中,这种自由而自如的组织方式,也显露出“圈舞” 所具有的更为便利的操作性。 凝聚力显然是圈舞所具有的一大社会功能。通过上述“聚在一起” 的心理诉求,在参与圈舞活动的同时,人们作为一个团体的凝聚力被增强。圈舞是一种群体参与的活动,其鲜明的群体参与性是十分显而易见的。正是这样一种凝聚力让圈舞获得了自古延续至今的精神价值,为个体生命的体验带来积极的意义。也正因此,圈舞这种以圈形舞动为本体的舞蹈方式彰显了圆形的力量,从而成为舞台作品大量应用的基本图形。 从图案构形的角度来认识,圈舞所象征的圆形图案本身就具有着独特的美学气场,其带给观者视觉特有的感受,显然会形成其特殊的含义乃至深意。这也正是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前辈编导,都会不约而同地从对于舞台调度的科学主义认知角度出发,对舞蹈图形的调度做过形式分析研究,并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不少成果的因由。 也正因此,圈舞这种以圈形舞动为本体的舞蹈方式彰显了圆形的力量,从而成为舞台作品大量应用的基本图形。脱胎于圈舞而成形的圆形,为我们的舞台带来了饱满而不尽的意象,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只要我们的艺术家能够更加智慧地对其加以利用,这个圆形的图案一定会为我们的艺术舞台带来无限的艺术想象力。 对“圈舞” 赋予的圆形舞动的解读是咀嚼不尽的,从圆形舞动之中生发出的艺术意象也是无法穷尽的,所有这些从民间到舞台的鲜活例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圆形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圈舞”的意义也于此奠定,它被百姓自然地纳入自己的舞动表达之中,也被艺术家们提取到艺术的高度予以表现,其本身是一种取之不竭的意义与形式之源。 (摘编自《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1期《“圈舞”:圆形与舞蹈的交互作用》,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作者: 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