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近代昆曲的衰落折射中国古典文化的当代境遇(3)


    
    凝聚雅文化的成熟元素
    在其发育和传播的几百年里,昆曲逐渐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尤其是凝聚了代表文人审美趣味的艺术精神,发展为雅文化的集中代表。昆曲几乎包含了中国雅文化所有成熟的元素,如雅文化所推崇的文学化表达、体现雅文化之精神的音乐形态,以及涵蕴着雅文化气质的精致、细腻且含蓄的表演。
    昆曲既代表了中国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舞台表演艺术的高峰。它既是一种繁复的大型叙事文体,又是一种演唱方法、一个声腔系统,还最大限度地吸纳和接续了中国的古典舞蹈传统。如果说在明清之际的雅文化范畴内,文学并不只有传奇,杂剧依然兴盛,诗和词更保持了稳健的势头;音乐并不只有昆曲,古琴还是文人雅事。那么,因宋代废教坊而几乎中断的古典舞蹈,几乎只能依赖昆曲传承。在这个意义上,昆曲在中国舞蹈史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它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的重要性,无怪乎晚近中国的舞蹈艺术家重建古典舞蹈的努力,只能通过昆曲的表演入手。
    昆曲全方位地建构了近代以来中国雅文化的典范。昆曲与其他剧种发展传承的历程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昆曲的传承由文人而非艺人主导,无论民国初年的北方昆曲还是南方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决定其艺术与精神导向的都是文人阶层。昆曲的这一历史文化定位,决定了昆曲的生存、发展与传播。文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在古典艺术时代,文人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文化价值建构的权力,那些基于或切合其特有趣味的艺术样式或表现手法,更有机会得到张扬、在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位置。而这一文化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其他阶层产生影响。从明中叶到清代,并不见得为普通民众喜好的昆腔,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昆曲在戏剧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各地方声腔的剧种与演员,无不以昆曲的表演为范本和艺术水平的标尺。即使昆曲后来在演出市场中处于明显劣势,也未妨碍其广泛传播,更未影响其作为雅文化的代表受到文人普遍的崇敬。
    因此,近代昆曲的衰落,实因雅文化的衰落。当文人阶层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及其所承载的古典文化的价值衰落时,昆曲的衰落则是文化的必然。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现在早已不是昆曲的时代。至于1956年昆曲《十五贯》演出的轰动效应,实在算不上是昆曲的成就,在文学和音乐这两个最核心的层面上,《十五贯》远远达不到昆曲最起码的要求。这是文明的悲剧,却又是历史的无奈。
    昆曲的复杂命运,典型地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与当代境遇。昆曲是一个象征,它的兴衰沉浮,就是中华雅文化的兴衰沉浮。如今,昆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昆曲的保护和继承的声音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而我们所面对的困境,不仅关涉多元文化背景下后发达国家本土艺术的生存发展之道,更关涉雅文化的存续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