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对“力”的崇尚——清代书迹章法审美的嬗变


    清代书法,碑帖二分。在帖碑转向的主流之变中,清代书迹章法审美也在嬗变中凸显出对“力”的崇尚,对“力”的张扬所蕴藏的正是清代社会主流审美对靡弱时风的不满和对刚健有为的渴求。
    从笔势连绵成篇到体势统摄
    清代帖作大多凭借上下字间纵向笔势的连绵节奏而浑然成篇,在间距疏朗、牵丝映带中力求“流美舒畅”的柔美。如玄烨《柳条边望月诗》轴,疏朗匀称,首行齐头开篇,二、三、四行行首“山”、“寂”、“光”顺次略低,轴尾“关”、“风”、“寒”顺次压轴,尾款及两方钤印于尾行左下留白处填充,格局端整,闲适自然,“虹”、“月”、“明”等字均见出明显映带笔意;铁保《行书录语》轴,行距宽疏,首行“黄”、“米”一上一下撑开全幅纵势,尾行首字“画”略低于“黄”字,尾款钤印则略高于“米”字,首尾呼应,字内、字间乃至行间处处可见映带呼应之笔。又如姜宸英《曹全碑》、《韭花帖》等作均以宽舒行距与笔直行气营造清秀疏朗之美;张照 《岳阳楼记》、《七律诗》轴深得董其昌疏朗闲逸之法。
    清代碑作往往字无连笔,章法端在体势统摄:依托字间体势的欹侧呼应统摄独立单字,在提示统摄中力求“静穆高古”的张力。郑簠《隶书剑南诗》轴,取法《曹全碑》,字形扁方,尤重横势,纵行齐稳,横势开张,上下宽疏,左右密结,书风规整古朴;朱彝尊书《隶书临曹全碑》卷,笔划瘦劲挺俏,单字尤重横势,浑然成章,风骨卓然;邓石如《隶书七言》轴,纵向结体,横向取势,行距紧密,字距宽疏,疏而不散,淡而有致,随意挥就,不拘陈法,兼具《曹全碑》之秀丽、《石门碑》之态肆、《衡方碑》之淳厚、《夏承碑》之奇魂,臻于“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佳境。
    从对比鲜明的布白之美到巧妙装饰
    清代帖作注重依靠字的大小、行的长短、点画的变形、线条的粗细、用笔的疾缓、笔意的收放、提按的轻重、飞白的效果、体势的连断、字型的缩放、着墨的枯浓、气韵的完缺等鲜明对比营造布白之美。查士标《行书山谷跋兰亭》扇页,由右至左一行字多一行字少,行行高矮对比、参差互现,结构开合变化、气势磅礴;“兰”、“叙”、“得意书”等字写得较大且线条粗重有力,“亭”、“草”、“平生”、“一字”、“要若”等靠近上述大字的字则写得较小且线条纤细柔媚,全篇大小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笔”、“耳”二字末笔竖画疾速顺势一笔滑下,造出精彩的飞白效果,笔酣墨畅,气韵登生;落款正居扇面左骨,融入全幅长短行、大小字的玲珑错落之中,和谐俊美;整幅作品分行布白避让有序,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其章法是在长短参差、大小错落中力求 “雍容合度”的中和之美。
    清代碑作强调整体呼应,力求点画轻重、线条粗细、笔画长短、字型结构、结字大小、运笔节奏、笔势开合、笔力强弱、墨色枯润等要素的有机统一,在活运笔墨、巧布黑白中力求“朴拙自然”的原力。郑簠隶作将流动、洒脱的运动笔势与端庄的结体和厚重的点画巧妙结合,产生了方圆、润枯、敛纵、重轻的丰富变化,创构出疏朗、密集两种形态。石涛《题画诗》隶书题跋,纵势连贯,横不成列,大小参差,左右张扬,疏密得当,错落有致,随形布白,跌宕起伏,变化丰富,装饰感强,予人以散朴奇逸、天真潇洒之美。伊秉绶《隶书立轴》系列隶作,通过字内与字外空间的精心安排以及错落有序的线条搭配,增强字内空间的趣味性,并以丰富的字外空间弥补单一线条的节律,呈现出迥异时风的特色。阮元《篆书五言诗》行距整齐,字距疏密有致,洒脱自然,竖行中略有参差,于齐整中寓变化,在严谨中求灵动,意趣丰富。
    借用他体 别创新章
    清代刘墉帖作独辟蹊径,在同幅书作中杂糅各体,且全无固定位置,字体大小、笔画繁简、笔意舒阻、笔速疾缓、提按轻重、线条粗细、笔力刚柔等全凭己意,营造出“截流为断”的别样之美。其《送蔡明远叙》轴,行书为主,时杂楷书(如“命”、“良”),更时有草书出入其间(如“随”、“攀”),虽杂糅各体,却毫无突兀之感;细观局部,或浓墨重笔(如“既”、“淮”),或枯笔轻提 (如 “奉”、“攀”),比对鲜明,节律立显;同幅中三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相映成趣,与“又”、“至”等字一同缩小,穿插于诸行各部,反衬出邻字的厚重笔意;整体来看,端正工稳,布白匀称,娴静得体,大方自然,时杂飞白(“上”、“终”)点缀其间,动感立显,生动活泼,行笔通畅,平淡空灵,又深存玄机。刘墉的创新尝试,是对书法艺术时空二维特性的新开拓,更以来自帖学阵营内部的商榷反映了当世书风对“力”的崇尚。
    清代碑家因大量碑刻的出土而视界大开,在章法上放胆新创,突出表现在篆书创作中,不论“以碑写篆”还是“以金写篆”,都十分注重借用他体、别创新章。邓石如援隶入篆,突破了前人既定的行列等距、一字一格的篆书传统章法,其《篆书文句》、《篆书临峄山碑》等作,行距大于列距,气势纵横,开合有致,予人以规整茂密之感。吴熙载在邓氏基础上援籀入篆,其《篆书古文一则》中明显加入金文结构,古意盎然,章法为之一变。吴大澂篆取秦诏版,其《篆书文屏轴》和《篆书汉史游急就篇》二轴,大小参差,寓静于动,渊雅朴茂,章法新奇。吴昌硕《篆书临猎碣字》,于笔法、字法、章法上均援《石鼓文》入篆,独自成家。这些借鉴均为笔法、字法、章法全方位的融会,作品都能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丝毫未见突兀之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