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湘剧:老案堂的“新”启示(2)
时间:2024/11/28 06:11:41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点击:次
“演员和班主要签订合同,一般合同为期半年,规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班日期。自身愿意的情况下,你的才艺班主满意,受到观众欢迎的话,便可以续约,如果你的才艺班主不满意,观众的反映又不好的话,就会被解雇。在这种建制和机制下,演员们非常努力,勤学苦练、寻师学艺、互相切磋,蔚成风气,戏班里有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也就人才辈出。”陈飞虹说。 唱做念打,戏曲表演如何引领观众达到至高的审美意境是摆在演员面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老案堂班的经验、体制和特色都值得当代湘剧工作者深入研究,而“九条网子”这种形式对于普及农村的湘剧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名誉主席周祥辉表示:“在今天的剧团动辄百十号人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戏曲工作者,更要沉下心来,向老案堂班学习,要提倡一专多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融入生活 历史地看,湘剧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湘剧包含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大声腔,这些声腔流入湖南之后,与湖南的地方音乐、语言、民风民俗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结合,最后形成今天所看到的湘剧。 湘剧的形成离不开湖湘大地的一方水土,湘剧的更新发展也离不开这方水土的民风民俗。湘剧要振兴,就要不断激发湘剧中具有生命力的活态基因,在戏剧实践中完成向现代品格的转型,进而走出困境,走进人民群众的欣赏视野,融入当代湖湘文化建设,使之成为长沙城市文化个性中的一抹亮色。 在过去,湘剧是庙会、打围鼓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市金刚中学原校长、《金刚镇志》编辑李明德专程去了解了近年来庙会活动的情况,发现群众对湘剧演出的兴趣起了一些变化:“庙里的负责人告诉我,成年人爱湘剧,年轻人喜欢看那些穿着显露说话有点打趣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与年轻人跟湘剧接触太少,关联度不够有关。” 随着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湘剧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打通湘剧与当代观众之间的通道,加强剧目建设是主要法门,只有大量的湘剧剧目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当代意识,又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民众艺术视野,才能改变湘剧与观众、与现实的疏离状况。 “要把湘剧的振兴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统筹考虑,让人们口中的‘打牌去’变成‘看戏去’。”李明德说。其实,湘剧作为地方大戏,本身就具有吸纳、创新的功能,反映现实生活也是它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优良传统。二十世纪初在湘剧舞台上就创作上演了反映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现实的剧目。不过,这个命题如今又摆在了当代的湘剧从业者面前。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志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传统书法地域“书派三分”浅说
- 下一篇:罔顾歌剧艺术规律的机械化生产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