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虚“气韵非师”说与北宋文人画思潮(5)
时间:2024/11/28 05:11:46 来源:《文艺研究》 作者:彭莱 点击:次
注释: ①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明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 ②滕固:《唐宋画论——一种尝试性的史学考察》,张映雪译,毕斐校,《滕固美术史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17页。 ③关于北宋文人画思潮兴起的时间,以往国内学者一般定为11世纪中后期这一较大的时间范围内。笔者以元祐三年(1088)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提出“文人画”概念为文人画兴起的时间(参见《苏轼文集》,孔繁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5页)。 ④《图画见闻志》的成书时间,从书中称苏轼为“内翰”可知,应在苏轼官翰林学士期间,即元祐元年(1806)至元祐三年(1088)。对此,阮璞《〈图画见闻志〉限断之年非成书之年》一文曾有揭示(参见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⑤曹丕:《典论·论文》,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⑥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60-162页。 ⑦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第二十七》,及周振甫注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8-309页,第311页。 ⑧参见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52-1356页。西方学者也很早就注意到了“六法”的语序结构问题。艾惟廉(William R.B.Acker)在《部分唐及唐以前的画论》(1954)一书中将“六法”英译为“二二断句”,可以说与钱的观点遥相呼应(Cf.William R.B.Acker,Some T'ang and Pre-T'ang Texts on Chinese Painting,Leiden,E.J.Brill,1954,pp.3-5)。邵宏的《谢赫“六法”及“气韵”西传考释》一文,对西方学者关于“气韵”的讨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文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⑨⑩方闻:《谢赫第一法》,王秋士译,载《故宫季刊》第一卷第三册,台北故宫博物院1967年版。 (1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俞剑华注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12)方闻:《谢赫第一法》。滕固在《气韵生动略辨》(1926)一文中已注意到张彦远的这种“二元的考察”,他指出,骨气、气韵、神韵意义略同,与形似相对立,形似是画所对之“外面的形”,“骨气”等三语是涌现其形的意义,或名之为精神(参见《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3)(14)白适铭:《〈历代名画记〉与士人绘画观的形成》,载《朵云》第六十六集《〈历代名画记〉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 (1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第47页。 (16)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第25页。 (1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第38页。 (18)参见韦宾《宋元画史中士大夫画家与画工比例》,《宋元画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苏轼:《又跋汉杰画山二首·又》,《苏轼文集》,第2216页。 (20)黄庭坚:《答檀敦礼》,《黄庭坚全集》,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8页。 (21)黄庭坚:《题杨道孚画竹》,《黄庭坚全集》,第1580页。 (22)释希运说、裴休集《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24-1934年版,第382页。 (23)弘忍述《最上乘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册,第378页。 (24)张载:《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9页。 (25)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二程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页。 (26)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二程集》,第461页。 (27)陈应行:《吟窗杂录》卷四,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8页。 (28)苏轼:《书伯时山庄图后》,《苏轼文集》,第2211页。 (29)《苏轼诗集》卷二九,王文诰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2页。 (30)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黄庭坚全集》,第416页。 (31)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卷一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2页。 (32)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黄庭坚全集》,第729页。 (33)俞剑华校注《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2页。 (34)温肇桐:《〈古画品录〉解析》,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35)参见阮璞《谢赫“六法”原义考》,《中国画史论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1页;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75-77页;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刘纲纪《“六法”初步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第59-65页。 (36)关于唐代贵族身份结构的变迁,参见崔建英《中国士族简论——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载《统计与管理》2014年第1期。黄正建《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其变化——以两〈唐书〉用词为中心》(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两《唐书》中“士大夫”等用词的辨析告诉我们,唐代“士大夫”一词的概念所指是不确定的,唐初多近于“士族”,中晚唐则多指向官员,特别是“熟诗书、明礼律”的官员。 (37)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第188页。 (38)苏轼:《文与可墨竹屏风赞》,《苏轼文集》,第614页。 (39)(40)苏轼:《书朱象先画后》,《苏轼文集》,第2211页。 (41)黄庭坚:《书缯卷后》,《黄庭坚全集》,第674页。 (42)黄庭坚:《跋东坡远景楼赋后》,《黄庭坚全集》,第672页。 (43)黄庭坚:《跋周子发帖》,《黄庭坚全集》,第683页。 (44)郭若虚、邓椿:《图画见闻志·画继》,王群栗点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325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林风眠“中西融合”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 下一篇:对素描体系研究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