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女性觉醒
时间:2024/11/28 10:11:07 来源:《电影文学》(长春)2009年 作者:姚丽娅 点击:次
【内容提要】《钢琴课》是世界电影史上女性题材影片的一部经典之作,不仅深刻细腻地演绎了成熟女性艾达的“女性觉醒”,还巧妙地刻画了幼女弗洛达具有俄狄浦斯情结的“女性觉醒”。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性本能理论,儿童早在幼年就表现出对同性父母嫉恨、对异性父母眷恋的俄狄浦斯情结,而《钢琴课》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恰恰体现了幼女弗洛达欲取代母亲与父亲典范形成亲密关系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女性觉醒”。 【关 键 词】《钢琴课》/女性觉醒/俄狄浦斯情结/爱恋三角关系 【作者简介】姚丽娅(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学士学位,河北医科大学外语部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电影文学,河北石家庄050017 由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是世界电影史上女性题材影片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深刻、细腻地演绎了“女性觉醒”这一主题,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好评。然而当众多观众将关注焦点放在影片女主角艾达这一成熟女性的“女性觉醒”上时,片中另一位重要女性角色弗洛达的“女性觉醒”却不经意间被忽视了。作为一位童年幼女,片中弗洛达展现“女性觉醒”的方式与艾达有很大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弗洛达这位幼女所表现的“女性觉醒”是艾达这位成熟女性的“女性觉醒”的先驱。 根据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性本能理论,儿童在三岁以后开始懂得两性的区别,表现出对同性父母嫉恨、对异性父母眷恋的俄狄浦斯情结。尽管儿童在这最初的性蕾欲期体验的还只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其所表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却具有重要的“性觉醒”意味。从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的角度分析,《钢琴课》中艾达这位成熟女性所体现的“女性觉醒”是生理成熟后的“女性觉醒”,而片中弗洛达这位童年幼女所体现的“女性觉醒”则是生理成熟后的“女性觉醒”在心理上的先驱,具有更早的“女性觉醒”意味。与母亲艾达这位成熟女性更为意识化和生理化的“女性觉醒”相比,幼女弗洛达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更为突出的体现在潜意识的性心理层面。弗洛伊德有关性本能的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而《钢琴课》中弗洛达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中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弗洛达这位童年幼女动态的、潜意识的、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在潜意识中弗洛达越来越深切地渴望取代母亲艾达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取而代之与作为父亲典范的斯图尔特或贝恩斯形成亲密的两性认同关系。弗洛达的这种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在影片中经历了完整的“萌芽”“生长”“成熟”“开花”和“结果”五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弗洛达的“女性觉醒”开始萌芽,弗洛达潜意识地开始渴望与斯图尔特这位父亲典范形成亲密的认同感,而她的这一俄狄浦斯情结的性心理的产生可以从她在最初两个爱恋三角关系中的地位和行为上的变化反映出来。 1.弗洛达与母亲艾达一起投奔继父斯图尔特。(抵达后海滩初遇的场景) 2.弗洛达未被允许与母亲艾达和继父斯图尔特一起合影。 在第一个爱恋三角关系中,弗洛达与艾达关系紧密而斯图尔特被二者排斥:弗洛达不仅与艾达同病相怜,她还作为艾达的“声音”代表艾达交流;相比之下,斯图尔特与艾达在话语上无法交流,在心灵上没有“琴如心声”的共鸣,同时他也不被弗洛达接受。弗洛达声明:“我不会叫他(斯图尔特)爸爸,我什么也不叫他,甚至一眼也不看他。” 然而,在第二个爱恋三角关系中,情况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声明“我也要一起照相”的弗洛达竟在此时被艾达与斯图尔特排斥了。弗洛达在影片这一场景的行为非常耐人寻思,在艾达准备与斯图尔特照结婚照时,弗洛达竟当着母亲艾达的面向周围的人夸耀她的“亲爸爸”。弗洛达的这一行为相当大胆但却绝非鲁莽,她在这关键时刻做出此种行为的潜在动机就是,她要向母亲艾达暗示她希望能继续保持从前弗洛达—艾达—亲生父亲的虚幻爱恋三角关系。但弗洛达失败了,艾达与斯图尔特不仅拍了结婚照还不允许弗洛达跟他们一起合影。所以,弗洛达在此时爱恋三角关系中的地位极其被动:第一,艾达不顾弗洛达的暗示认可了斯图尔特取代弗洛达亲生父亲这一新的爱恋三角关系;第二,在此时的爱恋三角关系中,艾达与斯图尔特彼此形成紧密的关系并一同排斥弗洛达。对于在新的爱恋三角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弗洛达只能做出这样的推断:第一,母亲艾达不惜以排斥自己女儿为代价,选择与斯图尔特形成紧密关系并建立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说明新的爱恋三角关系必须建立,并且斯图尔特在这一关系中拥有重要地位;第二,自己之所以在新的爱恋三角关系中又被斯图尔特排斥,原因只可能是她与母亲艾达之前的亲密关系使斯图尔特排斥她,或者母亲艾达就是她与斯图尔特之间的直接障碍。那么,弗洛达就面临着一个对于她出乎意料又亟待解决的困境:母亲艾达不仅抛弃了与她在旧的爱恋三角关系的亲密关系,还使她在新的爱恋三角关系中被排斥。因此,面临这样被动、被排斥的不利境况,弗洛达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她不得不解除与母亲艾达的亲密关系,排挤艾达取而代之与新的爱恋三角关系的父亲典范斯图尔特建立亲密的认同关系,而这就是弗洛达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的萌芽。 在第二阶段,弗洛达的“女性觉醒”开始生长。弗洛达在第一阶段潜伏的、含蓄的、暗示性的对艾达嫉恨、对斯图尔特眷恋的态度,发展为在类似的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中较明显地对母亲艾达妒恨而对另一位父亲典范贝恩斯眷恋。弗洛达这一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性心理成长,可以从她在第一阶段之后两个类似模式的爱恋三角关系中的行为表现出来: 1.弗洛达与母亲艾达一起投奔贝恩斯。(请贝恩斯带她们返回海滩的场景) 2.弗洛达未被允许与母亲艾达和贝恩斯一起待在房中。 在第一个爱恋三角关系中,弗洛达与艾达关系紧密而贝恩斯被二者排斥:弗洛达是艾达相亲相爱的女儿,是艾达与贝恩斯交流的“声音”;相比之下,贝恩斯对于弗洛达与艾达卑微又陌生,没文化又不识字的他与艾达在口语和书面语上均无法交流,处于被母女二人排斥的被动地位。但是,随着弗洛达—艾达—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的发展,弗洛达像第一阶段一样,开始在新的爱恋三角关系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母亲艾达为贝恩斯上钢琴课,而自己被二者排斥,只得待在屋外。弗洛达对此大声地抗议:“我不要待在外面!”面对母亲艾达再次为另一位父亲典范贝恩斯排斥自己,并同时成为自己在新的爱恋三角关系中与贝恩斯障碍的困境,弗洛达要取代艾达并与潜在的父亲典范贝恩斯建立亲密认同关系的潜意识性心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当母亲艾达打断弗洛达的试音自己接过钢琴弹奏时,弗洛达抗议道:“我正在教(贝恩斯)呢!”弗洛达这一微妙行为的潜台词就是“为什么只能是你而不能是我和贝恩斯亲密相处”。而这恰恰暗示了弗洛达想排挤母亲艾达取而代之与贝恩斯形成亲密关系的俄狄浦斯情结性质性心理。 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巧妙地暗示了弗洛达这一潜意识性心理。艾达在屋中给贝恩斯上钢琴课,而弗洛达在屋外用棍子拼命地将一只在屋下躲雨的狗往雨里赶,并大喊道:“出去!你这又脏又坏的狗!”但之后弗洛达又将淋湿的狗抱在怀中,充满同情地爱抚道:“小可怜,什么人这么狠心拿棍子把你往雨里赶?和我在一起你就没事了。”在这一场景,弗洛达一人扮演了“狠心弗洛达”和“好心弗洛达”两个角色。弗洛达用“狠心弗洛达”将狗赶出房外的行为效仿母亲将她赶出贝恩斯的房子,而在这一行为中“狠心弗洛达”就是狠心排斥自己的艾达,可怜的狗就是被排斥的自己,贝恩斯的房子就是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的弗洛达—艾达—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那么与“狠心弗洛达”截然相反的“好心弗洛达”保护狗的行为又如何解释呢?狗被“狠心弗洛达”虐待却最终从“好心弗洛达”那里得到庇护,暗示了弗洛达对“狠心弗洛达”代表的母亲典范艾达排斥自己行为的强烈不满,弗洛达迫切地渴望被“好心弗洛达”代表的父亲典范贝恩斯接受并与之形成亲密的关系。 面对自己在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中不断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困境,弗洛达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性心理发展到第三即成熟阶段,弗洛达取代母亲艾达的渴望开始演化成一系列积极主动对抗艾达以取而代之的行为。影片中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情节是,在斯图尔特阻止了弗洛达的“抱树行为”,并严厉责备她“不许再这样做!永远不许!我真为你丢脸!”后,弗洛达竟告诉了斯图尔特为什么贝恩斯学不会弹琴。究竟是什么促使弗洛达背叛母亲艾达而与斯图尔特形成同盟?弗洛达的潜在动机是什么?弗洛达的“抱树行为”在影片中具有明显的性意味,而斯图尔特为弗洛达这一“性行为”倍感耻辱的态度,无疑向弗洛达暗示着她与父亲典范斯图尔特的亲密关系终于开始被他认可。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斯图尔特的认同关系并取代母亲艾达,弗洛达巧妙地选择了站在斯图尔特一边,利用他在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中排挤艾达。弗洛达向斯图尔特告密艾达的话很耐人寻味:“我知道贝恩斯先生为什么不会弹钢琴了。妈妈不让他弹,她只弹自己想弹的。”可事实是,弗洛达非常明白,贝恩斯曾当着她的面向艾达声明:“我不想弹。我只想听,边听边学。”而之后也正是弗洛达本人劝贝恩斯说:“光听不练没有用。”可此阶段的弗洛达,为了强化同斯图尔特在爱恋三角关系中的认同感,已经开始有意地背叛艾达。为了让斯图尔特怀疑艾达,使艾达在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中被排斥。弗洛达故意对斯图尔特补充说:“有时候妈妈根本不弹琴。”弗洛达的这次告密,恰恰导致日后斯图尔特发现了艾达与贝恩斯的隐情,致使艾达在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弗洛达不仅在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中明显表现出了针对母亲艾达的妒恨,在弗洛达—艾达—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中,她也主动地表现出了欲取代艾达与贝恩斯形成亲密认同关系的强烈愿望。在屡次被禁止像母亲艾达一样与贝恩斯亲密接触后,弗洛达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与渴望,在艾达去见贝恩斯的路上将她拦住大喊道:“等等!我为什么不能去!”值得注意的是弗洛达这次的意图非常明显,她要抗议的就是“为什么是你而不能是我与贝恩斯亲密接触!”而再次遭到母亲拒绝与排挤后,弗洛达又大声地咒骂艾达:“贱人!该死的贱人!去死吧!”弗洛达对母亲的诅咒相当恶毒,她对母亲“贱人”的称呼具有明显的性心理层面的妒恨成分。弗洛达在影片这一场景所表现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性心理非常明确:弗洛达对母亲典范艾达嫉恨而对父亲典范贝恩斯眷恋,并由此产生了同母亲竞争并取而代之的敌对态势。 经过了“成熟”阶段,弗洛达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发展到“开花”阶段。弗洛达欲取代母亲与父亲典范形成亲密认同关系的渴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开始向明显有利于弗洛达的境况发展。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当斯图尔特由于艾达与贝恩斯的隐情而用木框将门窗封住,把艾达拘禁在房中时,弗洛达竟第一次称呼斯图尔特“爸爸”并责备艾达道:“你不应该去(贝恩斯)那。我不喜欢这样,爸爸也不喜欢。”在此场景中,弗洛达虽是女儿,但她说话的口吻就像她是艾达的母亲、是斯图尔特的妻子。毋庸置疑,此时的爱恋三角关系中弗洛达与斯图尔特之间形成了亲密的认同关系,而艾达处于被二者排斥的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在影片的另一个场景,弗洛达甚至将不利于她的弗洛达—艾达—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转变成了对她有利的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弗洛达不仅拒绝了艾达的请求,没有将琴键代母亲交给贝恩斯,她还背叛了母亲将琴键交给了斯图尔特,并说:“我觉得她这样做很不好。”由此可见,在充分预料到了艾达行为危险性的情况下,弗洛达出卖艾达就是要让斯图尔特进一步排斥甚至惩罚艾达,以达到巩固自己与斯图尔特同盟关系的目的。影片后面的情节也证明,弗洛达此次对艾达的敌对行为直接导致了艾达的“断指”,并使艾达最终被排挤出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爱恋三角关系。 在最后的“结果”阶段,弗洛达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潜意识性渴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弗洛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中取代母亲,与父亲典范形成亲密的认同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开始部分是艾达带着弗洛达从斯图尔特投奔贝恩斯,但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情形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弗洛达竟扮演了母亲艾达昔日的角色:弗洛达带着象征着母亲艾达的“断指”从斯图尔特投奔贝恩斯。在带着“断指”投奔贝恩斯的场景中,弗洛达的行为引人深思。当贝恩斯愤怒地表示要打碎斯图尔特的脑袋时,弗洛达竟异常强烈地阻止他道:“不!他(斯图尔特)会把她的手指都砍掉!”在这一场景中,有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为什么弗洛达在目睹了母亲艾达的受害经历后,在明知贝恩斯深爱着艾达的情况下,不愿意贝恩斯或者说不相信他能将艾达从残暴的斯图尔特手中解救出来。难道对于弗洛达,艾达最好的归宿就是远离自己的真爱贝恩斯而与自己不爱的、残暴的斯图尔特在一起吗?弗洛达是否在潜意识中对母亲艾达此时在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中被动甚至是危险的局面感觉到满意呢?是否此时的局面使弗洛达长久以来被艾达排挤的积怨得到了补偿?影片之后的场景是弗洛达并没有返回斯图尔特的住处而是和贝恩斯在一起,甚至在斯图尔特找来的时候躺在艾达曾与贝恩斯缠绵的床上,安详、甜美地睡着了。与弗洛达最初在“结婚照”和“钢琴课”中被母亲艾达排挤时的缺失正相反,此时的艾达被排挤到缺失的地位而弗洛达则同时分享着斯图尔特和贝恩斯两位父亲典范的亲密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弗洛达终于在潜意识层面满足了她的俄狄浦斯情结渴望,完整地经历了幼女所特有的在女儿—母亲—父亲爱恋三角关系中微妙的“女性觉醒”。 综上所述,虽然弗洛达只是个童年幼女,但她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性质的“女性觉醒”却与艾达作为成熟女性的“女性觉醒”如影随形。《钢琴课》以非凡的情感想象力巧妙地展现了弗洛达与艾达形影不离又若即若离的母女情怀;通过微妙的弗洛达—艾达—斯图尔特/贝恩斯爱恋三角关系,优美含蓄地刻画了弗洛达欲取代母亲与父亲典范形成亲密关系的潜意识性心理,塑造了一种别样的女性诉说,不愧为一部“女性觉醒”意识的佳作。 【参考文献】 [1]FreudS.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M]. New Jersey: Touchstone Books, 1997. [2]FreudS. The Psychology of Love[M].New York: Penguin Classics, 2007. [3]FreudS. The Sexual Enlightenment of Children[M]. New York: Scribner Paper Fiction, 1963. [4]FreudS.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by Sigmund Freud[M]. New York: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 [5]SedgwickE. K. Gender Asymmetry and Erotic Triangles. 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M].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5.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3D电影美学初探
- 下一篇:节制: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北野武电影创作手法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