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本《花天尘梦录》中的昆曲史料(2)
时间:2024/11/28 12:11:30 来源:《文献》 作者:吴新苗 点击:次
稍后有华阿全,字佩秋,生于1830年。传中云:“一时名动,皆以甲辰状元目之。演《湖船》柔媚姣丽,《拂奔》俊爽风流,《思凡》则身手步法,色色入彀。《学堂》则嬉笑唾涕,声名逼真。他如《花鼓》、《私媾》、《搜巷》、《盗巾》、《狐思》、《梳妆》、《掷戟》、《游湖》、《借伞》、《水斗》、《断桥》、《琴挑》、《独占》,而《舞盘》一折,另有一副华贵气象,不减倚香当日神致。”(卷三) 又有张宝琴者,字芷仙,“少佩秋一岁”,当生于1831年,其“歌喉朗润,尤擅串演。如《乔醋》、《折柳》、《借伞》、《偷诗》、《舟过》、《挑做》、《双拜》、《小宴》、《女弹词》、《琵琶行》、《回头岸》等剧,无不入妙。而《惊梦》、《寻梦》两折,尤传神到玉茗佳处。其屈居榜眼者,正以姿态绝艳稍逊佩秋之清耳,实则一时瑜亮也”(卷三)。 这里附带谈谈作者种芝山馆主人的昆曲观。当昆曲在乾嘉时期以折子戏作为主要演出方式时,昆曲的中心从文学剧本转变到演员的表演上。种芝山馆主人的剧评,正是从演员表演的角度来进行的。在表演中,他又特别重视演员对所扮演人物的体会,比如赞张三福“缠绵幽艳,体会入微”,说华阿全“莫不揣摩尽致,体会入情”,张宝琴“尤擅串演”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花天尘梦录》中不胜枚举。在批评中,他最重视演员表演时的神情风致,其次是唱,最后才是色。这是种芝山馆主人戏曲批评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以上这些皆为春台部著名旦角,除此之外,还有兼演昆乱的王长桂、与钱阿四配演《回头岸》、“一时推为双绝”的姚联元、“工琵琶,歌码头调”的崇沁香、“辛丑年称状元者”的胡小金、善演《白蛇传》的陈春林等。 春台部小生颇为有名的是李兰舫,“专习小生,突过联珠,当年即士红亦未许与抗手”(士红,姓张,字紫卿。扮小生有声),能戏极多,“工度曲,善传神。歌喉清润,宾白有节”,作者认为“迩来小生颇难其人,拔兰舫高置一座,庶几风厉而振兴之”(卷三),对这个演员颇抱有期望之意。韩发桂也是春台著名小生,经常和张金云配戏,擅演《出猎》《回猎》中的咬脐郎、《梳妆》《掷戟》中的吕布。 三庆部旦角中有名的也不少,但以昆曲知名的比春台就少得多。值得一提的旦角是潘玉香。《京尘杂录》中称他擅演《长生殿》,身段很漂亮,“举体皆媚,柔若无骨。回翔旋折,飘飘欲仙。观者几欲使无方持衣裙,恐其因风而去”①。《凤城花史》传中云:“貌明艳,歌喉朗彻,和之者几欲吹裂笛管。”(卷二)不仅身段好,曲唱得也好。其他如谢素玉(字韫仙)、杨素兰(字琴仙)、曹双桂(字宝蟾)也是三庆著名昆旦。 郑连贵是当时名武旦,传中称其“工跳击,善舞刀剑,有飞花滚雪之妙。演《娘子军》、《扈家庄》、《祥麟现》诸剧,有巾帼丈夫气概”(卷二)。此人弟子甚多,分在春台、三庆两部,前面提到的春台华阿全就是他的弟子。 最有史料价值的是关于徐小香的记载。徐小香,晚清时期著名的京剧小生,同光十三绝之一。传中说他与“韵珊同庚”,韵珊即四喜部著名昆旦严宝琳,生于1832年,作者在写此传时,徐小香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传云:“苏州人。静密深沉,不轻言笑。态度安雅,时自矜持。歌楼座上,但见方行矩步而来者,必蝶仙也。专习小生。昆曲能演《亭会》、《拾画》、《叫画》、《玩笺》、《错梦》、《偷诗》、《桂花亭》、《寄子》等剧。时曲如《荣归》、《山歌》、《巧姻缘》、《金玉坠》之类皆可观。武戏最为出色,工《神州擂》、《父子圆》、《凤凰台》、《迷魂岭》、《青龙棍》、《岳家庄》、《破神镳》,跳击极精。结束登场,真令万口叫绝也。”(卷三)这里的时曲即皮黄。徐小香在登上舞台伊始,就是一位昆曲小生和皮黄小生,而且武戏最出色,真可谓文武昆乱不挡。这段文字记载下徐小香擅长的昆曲和皮黄剧目,对我们认识京剧诞生时期小生剧目,了解此时昆曲、皮黄的融合和消长都极为有意义。 四喜部在道光初衰落,但在道光中期“丁酉入春来,四喜部登场,座上客往往与春台相埒。每日不下七八百人。视前一二年,盖已倍之矣”②,有了中兴之象。四喜一直保持着“曲子”的特长,因此昆曲名伶很多。《花天尘梦录》中记载了十几位四喜的昆伶,录其著名者如下: 钱双寿,字眉仙,其师傅是三和堂主人叶老四,四喜部总掌班。传云其“负重名,演《葬花》,宛然颦卿再世,凄艳动人。专工昆曲”(卷二)。善演《红楼梦》中的黛玉,当时十九岁,当生于1820年。 钱双寿稍后有扈天喜者,为四喜部后来之秀。天喜字听云,“近来四喜部推听云为首座”,“演《盗巾》、《借茶》等剧,歌喉朗脆,响遏行云,不借丝竹映带也”(卷二)。《京尘杂录》中也认为听云是当时昆曲第一,有了他和眉仙,四喜部就大有起色:“四喜部如名园就荒,庶草繁芜,得此一枝,翘然独秀,从此好春消息来矣。眉仙在部中,巍如鲁灵光殿,如韩陵一片石,如江左夷吾雍容坐镇,而寥天一鹤,殊有独立苍茫之叹。得听香为之后劲,乃信曲高者和非寡矣……四喜部屯极而亨,或者可复返嘉庆间旧观?则听香其先声乎。”③这里也能看到著名伶人对戏曲班社盛衰的决定性影响。 丁春喜,字饫香④,“四喜部名伶也”,善演《摇会》、《山歌》、《湖船》等剧,尤其是《诱叔别兄》一折“流丽动人,不愧名手”。 陆天禄,字品香,生于1825年,“品香演《冥勘》,宾白有节,清歌朗润,听者称快。他如《学堂》、《游园》、《盗令》、《花鼓》等折,娇小雏娃,体态酷肖”。其弟子杨钧喜,字小香。唱昆曲“清稳朗足”,“不愧师传”,而且擅长琵琶小令,演《金瓶梅》之《雪夜》一折,“尤为极尽其妙”(卷二)。 俞鸿翠是四喜著名小生,字小霞,与杨掌生交好,《京尘杂录》中记载甚详。《花天尘梦录》中有传,云“专习小生,与叶福保配演《风筝误》、《盘夫》、《乔醋》诸折,名动一时”。其弟子殷竹生,“配其师演《乔醋》、《盘夫》诸折时,有出蓝之誉”,“演《骂曹》,独操天池生昆曲”(卷二),这是很罕见的关于徐渭《狂鼓史》舞台演出的记载。 袁双喜,字听泉,“貌庄雅,工昆曲,为四喜中近来翘楚”。其他如周宝莲、张玉美皆名动一时。 和春同列四大徽班,又是王府班,但在道光朝已经吹律不竞久矣。《花天尘梦录》中说“近以其堂名中多卖妇女为娼,蓄弟子不求色艺,但借以支持门户,渐不齿于三部”,和春几乎堕落到娼妓的地步,这可能也是其衰落的一个原因。但作者也表彰了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优秀伶人,其名王玉笙,字宾仙,北京人。“亭亭自好,专以色艺见长,勉与三大部名伶颉颃”(卷二)。 嵩祝部虽然名声没有四大班那么大,但也是当时著名戏班。《花天尘梦录》中也记载了四五个比较出色的昆伶,其中著名的是郝玉美,字韵仙者。此人工昆曲,演《楼会》、《独占》、《乔醋》、《折柳》、《鹊桥》、《药店》诸折,《梅玉配》全本,安雅有情韵。作者认为“年来推嵩祝之冠者,端属此人”(卷三)。 还有一位著名的武旦方松林,字莲舫。《评花韵语》下编说他“身颀而软,袅娜娉婷,不碍跳击”,作者极为肯定方松林的艺术,认为是“嵩祝名武旦也”,可惜没有记载下他的擅长剧目。后来方松林以演京剧花旦为主,并成为花旦艺术史上非常有地位的伶人。 以上是对《花天尘梦录》中记载的一些重要昆曲伶人的介绍,这还只是旦角演员和部分的小生演员,丑、净、末等因为花谱的惯例没有专门记载,但已经能说明此时北京昆曲演出的情形。《凤城花史》续编的结尾(卷三),作者有一段总结性的议论: 蕊仙常约各部名伶为清音部,名“钧天乐”。有李胜奎唱正生最佳,惜已殁。小生姚双,副净姚五,亦然。他若老生之王春林、阴大、李耀名、吴炳南、华凤,小生之祝兰生、贾增寿、陈金爵、周四,净之姚二、方三、周双,副净之宋四、杨三,丑之陈永年,正旦之云林,作旦之王寿,皆一时昆曲名手。间以各堂名伶参佐之,以备第宅吉筵之选,诚今之雅乐也,岂独余三胜称时曲巨擘哉?附举其名,用见都下梨园正音原未消歇云尔。 余三胜等皮黄艺人在当时已经掀起京剧艺术的流行风暴,但“梨园正音”并未消歇,仍然有很大的市场,那种认为道光年间昆曲便已经完全让位于京剧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尔斯华绥戏剧中国百年传播之考察与分析
- 下一篇:莆仙戏传统剧目《贾宝玉》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