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的兴起——现代话剧史“剧评”问题研究(3)
时间:2024/11/28 10:11:38 来源:《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 作者:张潜 龚元 点击:次
三、“知识范型”的转移 五四时期《新青年》关于新旧剧的论争,其实蕴藏着“知识范型”的转移。胡适提纲挈领,“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对新剧发展方向具有规定性意义。而“悲剧的观念,文学的经济,都不过是最浅近的例,用来证明研究西洋戏剧文学可以得到的益处”就从整体取向上预示着“知识范型”的转移。[20]欧阳予倩认为当时的剧评有三大弊端:第一条就是“缺乏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剧本学之知识,剧评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批评方法多不完全”。[3](P.295-298)文明戏出身的陈大悲在《爱美的戏剧》“编述底大意”中说: 我编这部书的材料,多半是从雪尔敦陈鼐底《剧场新运动》(Sheldon Cheney's The New Movement in the Theater),艾默生泰勒底《爱美的舞台实施法》(Emerson Taylor's Pratical Stage Directing for Amateurs),威廉兰恩佛尔泼底《二十世纪的剧场》(William Lyon Phelp's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ater)等几部书里取得来的,其余还有四五种参考的书。我起先原想专译《爱美的舞台实施法》,因为这部书专为美国人而作,与中国情形很多不合,不如拿人家先进国底戏剧书做基础,编一部专为中国人灌输常识而且可以眼前实用的书,比较的有些收获的希望。[21](P.10-11) 由此可明显发现新剧的“知识范型”从日本资源向欧美资源的转向。而知识范型转向“欧美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一是直接从新剧的源头取法,通过留学西洋或阅读西文原著进入欧美戏剧的语境之中,减轻误读程度;二是就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言(譬如洪深在美国哈佛师从贝克学习戏剧),欧阳予倩所谓的各种知识的缺乏,特别是关涉剧评的“技术手段”与“批评方法”,在以欧美戏剧资源为取向的“知识范型”下,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弥补。这种弥补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肇始于《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形成了翻译(改译)西方戏剧剧本及戏剧理论的热潮。从1917-1924年,26种报刊、4家出版机构共发表、出版了翻译剧本170余部,涉及17个国家70多位剧作家。① 第二,从这一时期开始,主要大学的外文系逐步走向完善(譬如北大、清华、东南大学),且均以欧美语言及文学为主要专业规划。在课程设置上已开设系统的西方文学史(含戏剧)、某一时段的戏剧史及专人研究(如莎士比亚)等课程。② 第三,以胡适、宋春舫、洪深、熊佛西为代表的留学欧美之学人,在专业的系统学习与研究上,远远超过了留日学人。倡导者的知识素养与视野在专业上往往具备方向性的决定意义。这批人回国后又长期执教于国内高校,遂在专业知识领域形成“制度化传播”。另一方面,报纸的副刊逐渐为新文学人士所掌握。因为拥有相对自主的发言场域,所以马二先生对剧评“率为敷衍应酬之作”的批评,可以得到很大改观。由于早期新剧人士生存状况并不理想,往往呈现出一副混迹江湖的景象。而随着大学、报刊、出版机构等制度的逐步完善,相对独立的知识者阶层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成型,新文化人依托于此,职业身份与地位攀升于社会中上层,生活趋于稳定。③“仰剧馆主人及一般管事者之鼻息以为生活”的境况基本消失了。与此相呼应:新剧从整体走向上在这一时期从“市场”退回“校园”,目的也是为了重新寻找立足之基础。 余上沅在《晨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专号上说《晨报》“在促进‘新中华戏剧’的实现上,他确是一员猛将”。[22]重点不是“新中华戏剧”,而是余上沅把握到的这样一层关系,表现在本文的语境中即是:当知识者有了独立发言的场域,“剧评”文体、功能及意义的完善才能真正得到落实。陈大悲与熊佛西在《晨报副刊》上先后有两篇指涉剧评本身的文章。陈大悲论述的焦点在于“剧评家主体”的塑造: 戏剧是偏重感情的,而批评戏剧的人却不可偏重感情……换句话说,评剧家进了剧场,预备为舞台上演的那出戏作批评时,先应当把自己从听众所乐处的情网中解放出来,精确锐利的眼光透进剧本与演作底骨子去,探出他们底有力处与弱点来,然后很谨慎很忠实的下自以为最公正的批评。[23] 对于“剧评者”在戏剧整体中的位置,陈大悲亦有论述: 评剧家既与编剧家与演剧家在剧场中三权鼎立,同为剧场中不可少的分子,他为艺术经受的苦难当然与编剧家与演剧家相等……因为艺术的进步是有赖于艺术的批评家的……这个指路破迷的责任是要头脑清醒不为情感所困和具客观的眼光的评剧家去负的。[23] 而对于“剧评家”的“知识标准”,熊佛西侧重谈到: 戏剧批评家必须懂剧本,必须懂表演,懂背景,懂音乐,懂跳舞雕刻建筑以及其他一切与戏剧有关系的艺术……其次,他对于戏剧史亦应有系统的研究。末了最要紧的是他自己必须有他自己的主张。还有,他必须富有同情心和公正心。所以一个戏剧批评家不是一个无聊的捧角者或专事攻击他人的人。他是戏剧界的哲学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他与创作家与或其他的艺术家有同样的地位。[24] 合而观之:理想的“剧评家”应由两方面构成:第一是批评的德性:理性与公正。第二是批评的能力:知识和主张。也就是说,剧评家主体的塑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能够塑造出理想的剧评家的社会文化机制是什么呢?从宏观角度言之:话剧进入现代专业教育体系的历史过程,即是提高与完善话剧从业者知识水准与人格素养的历史过程。从微观角度言之:作为“知识系统”的戏剧专业课程设置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使得剧评家主体的塑造具备了完成的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二十世纪末拉丁美洲戏剧新趋势略析
- 下一篇:戏曲文物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