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华语历史电影的言情边际与当代想象


    内容提要:华语历史电影源远流长,然而,从电影史的书写传统来看,“写实主义”很大程度上遮盖了“历史演义”。百年来的林则徐原型电影是考察华语历史电影的良好入口。《万世流芳》以社会言情传统翻新“刻板印象”,履行的恰恰是电影关怀个体人生的通俗文化功能;《林则徐》以红色形象巩固了革命叙事;《鸦片战争》以“世界主义国家”的理念,传达出普世性的公理价值和理想目标。从吉奥乔·阿甘本阐释的“当代性”来看,《万世流芳》,尤其是《鸦片战争》,堪称“当代人”的时代想象。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正承传了华语历史电影作为“当代人”想象的优良传统。
    关 键 词:历史电影/言情/演义/当代想象
    作者简介:薛峰,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项目编号:12YJC760102)的阶段性成果。
    当下中国的影院观众,越来越低龄化,被好莱坞及好莱坞式的大片震撼着,在卖萌的笑料与青涩的迷梦中欢腾着。近年来,中国电影不缺票房,然而,深沉的情感体验、忧郁的历史想象、鲜活的人生哲理,却似乎与中国电影渐行渐远。在笔者看来,真正成熟的电影市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历史电影”的态度与兴趣。换言之,历史电影是文化环境的一块“试金石”,它检验着体制的开放程度、影人的职业品格、观众的文化修养,乃至学术界的思维活力与现实关怀。相较于中国电影史的“社会写实主义”书写传统,“华语历史电影”的研究尚待拓展、深入。
    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以“左翼”及“批判现实主义”作为建构中国电影史的主导观念①。此后,李欧梵的《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探》认为:现代中国电影之传统是根植于新文学,尤其是在与话剧的密切接触之下,才成长为一门成熟艺术,现代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在战后(1945-1949),其艺术风格可称之为“社会写实主义”或“批判的写实主义”。②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发展史》、《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探》遮蔽着中国电影史的另一条重大动脉:“通俗文化演义”。笔者初步认为,“通俗文化演义”是与“社会写实主义”双峰并峙的华语电影史的两大传统,这一传统在现代中国,已蔚为大观,其间的文化累积、成败得失、正负效应,都值得追溯,需要探讨。笔者所谓“通俗文化演义”的华语电影传统,其间又可分为诸多复杂的小传统及不同的美学风格,并非这篇小文所能综述,但毫无疑问,“历史演义”是其中一条重要脉络。
    百年来的华语历史电影中,有无真正打动人心、引入思索的影片?它们如何处理历史与当代、娱乐与反思、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华语历史电影的文艺传统何在?本文以林则徐原型电影为中心,以当前华语历史电影为侧翼,考察历史母题如何在华语电影中得以转化,探究社会言情传统怎样翻新“刻板印象”(stereotype),讨论历史电影变迁的政治经济生态,解析“世界主义国家”(cosmopolitan countries)的起点与边际,希望从一个侧面揭示华语历史电影的文艺传统。我借镜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的《什么是当代人?》(What is the Contemporary?),关照思想与社会文化的视野,探索品鉴历史电影的方法与路径,追问华语历史电影作为“当代人”的时代想象是否可能。
    社会言情传统翻新“刻板印象”
    陈衡哲(1890-1976)在《西洋史》中写道:“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他的。”③在晚清与中国现代史上,林则徐(1785-1850)是一位被反复书写的关键人物,甚或形成了某种民族英雄式的“刻板印象”。然而,不同时代的电影人怎样建构这位历史人物,想象那些历史事件,普通民众又是如何理解、接受乃至明白“林则徐”的呢?这些问题不仅牵连历史与文艺,更关切当代与现实。在华语电影史上,以林则徐及相关历史为创作源泉,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有三部:《万世流芳》(1943)、《林则徐》(1959)和《鸦片战争》(1997)。这三部“林则徐”电影的投资规模,在各自所处时代都堪称“大片”,阵容也极为强大:张善琨、卜万苍、朱石麟、马徐维邦、杨小仲、周贻白、陈云裳、袁美云、李香兰、高占非、王引、郑君里、岑范、赵丹、韩非、秦怡、谢晋、李行、许鞍华、鲍国安、林连昆、郎雄,这些近百年来重量级艺术家的加盟,让《万世流芳》、《林则徐》和《鸦片战争》成为谈论华语历史电影变迁的良好入口。
    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来看,作为晚清抵御外侮过程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人称道的功绩是虎门销烟,在此前后还有三段史实: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发配充军新疆。倘若简单概括,则涵盖几个历史事件:临危受命、查禁鸦片、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发配新疆。那么,面对同样的历史母题,《万世流芳》、《林则徐》和《鸦片战争》分别做了怎样的电影演绎呢?换言之,历史母题在这三部影片中怎样展开,所占的比重和分量如何?《万世流芳》的编剧及对白分幕工作主要由周贻白和朱石麟担当④。影片以青年才子林则徐(高占非饰)目睹鸦片之害开场,他为实现禁烟抱负而先后寄居知府、县令门下准备科考,中年之后终成禁烟大使。奇怪的是:这部“林则徐”电影并未表现林则徐“临危受命”、“查禁鸦片”、“虎门销烟”这些重要的历史母题,连“鸦片战争”也只给了个简短场景:两艘貌似英国战舰的船靠近虎门,一艘迅速被击沉,此外,整个鸦片战争是象征性地表现在地图上⑤。可见,历史母题在《万世流芳》中所占的实际比重很小。
    《万世流芳》究竟在拍些什么?这部电影的主要线索不是林则徐禁烟,而是青年林则徐准备科考期间与知府女儿张静娴(陈云裳饰)、县令女儿郑玉屏(袁美云饰)之间的爱情故事。《万世流芳》的主要人物与其说是林则徐,不如说是张静娴、郑玉屏和风姑(李香兰饰)这几位女性。1943年的《新影坛》刊文调侃:“《万世流芳》中的幸运儿当推高占非,先是陈云裳爱上了他,后来袁美云嫁给了他,不是前世里修到家,决没有此艳福。王引的桃花运也不算差,李香兰不远千里从满洲赶来投入了他的怀抱。”⑥看来,《万世流芳》拍的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这完全颠覆了中国人熟知的林则徐印象,然而,却又与中国电影的社会言情传统一脉相承。事实上,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影坛上,“社会言情”已然成为一个主流的电影类别。《中国电影发展史》所谓从1921年到1931年约650部影片为“鸳蝴文学”的翻版⑦,数量上或许有夸大,但从1924年《玉梨魂》搬上银幕,到1928年5月《火烧红莲寺》第一集上映之前,在这几年,通俗小说已经快马加鞭地与中国电影结缘,其带给中国电影的直接营养、市场效应与文化传播,尤其是创作资源上的观念转捩,社会言情电影类别的扎根成长,以及之后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因为这不仅是通俗小说滋养中国电影的开端,而且以《空谷兰》为代表引动老百姓内心强烈共鸣的这类影片,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真正具有中华民间特色的“社会言情电影传统”的源头,《万世流芳》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何以“社会言情”总能不时主导中国电影市场和舆论的主流,甚至强行介入、改写、翻新历史电影?中国电影的社会言情传统,源于古代小说,有深厚的民众集体心理基础。鲁迅先生在谈及《西厢》时还指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⑧因而,以“社会虚构主义”或“改良现实主义”为意蕴的社会言情电影,其情节人物在真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或然率极低(不是绝对没有),也正因此,现实的缺憾在电影中得到了补偿。这类社会言情电影实现的是电影作为“通俗文化媒介”的“抚慰型”人文功能:娱乐宣泄、满足好奇梦幻、疏通道德情感⑨。普通观众在电影中历经苦情、奇情、悲情之后,又能心满意足地得到感动与温暖、美梦与温情。这在战乱连年的现代中国,尤其对于女性观众来说,显得较为珍贵。
    相较之下,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郑君里、岑范导演的《林则徐》则将“民族英雄”的刻板印象强化,并从另一维度加以翻新。从道光皇帝临危授命于林则徐,到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虎门销烟,再到鸦片战争、发配新疆,电影中都有完整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林则徐》重构了一条线索,以革命斗争和农民起义的影像模式,传达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教化使命。渔民领袖邝东山、阿宽和阿宽嫂(秦怡饰)将逃跑的英商颠地捉拿后交给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他们谋划英舰触礁,又率领人民群众与英军战斗,并潮水般冲向山峰,取得辉煌胜利,电影最后定格在写有“平英团”三个大字的旗帜上。
    近年来,华语历史电影中也不乏赞颂革命精神的影片,譬如《辛亥革命》(总导演:成龙,导演:张黎,2011)作为一部缅怀、赞叹革命精神的颂歌,在坚持历史共识的情况下,也表达了艺术家的个性化阐释。影片中诗意的革命青年与惨烈的战争场面交融,即是明证。遗憾的是,《辛亥革命》中的“社会言情”刚刚开始,就被迫结束了。黄兴(成龙饰)与徐宗汉(李冰冰饰)的感情线索没有得到充分展开,孙中山(赵文瑄饰)与唐曼柔(王子文饰)的对手戏刚刚开了个端就匆匆结束了,这影响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丰满度。进一步说,就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氛围及电影观众的欣赏水平来看,缺乏立体感和丰满度的人物形象,反而会在无形中削弱“红色电影”乃至历史电影完成“共识”使命的有效性。历史是文化艺术承传创造的一个根蒂,更是电影创作的无尽源泉,但电影倘若被历史牢牢束缚,想象的翅膀,就无从展开。换言之,“社会言情”影响着“历史演义”的精彩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的社会言情传统不仅翻新,而且消解着历史电影的刻板印象,也映照着电影创作生态环境的变迁。
    谢晋的《鸦片战争》以历史母题为主线,但在各色精彩人物和事件的推动下,亮点迭出。除林则徐外,各色人物众多,恩师吕子方、益和行老板何敬容、通事何善之、直隶总督琦善、水师总兵韩肇庆、定海知县姚怀祥、英商颠地父女、牧师劳顿、最尊贵的亚历山大议员、艺妓阿芙蓉、维多利亚女王,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都环绕纠缠于鸦片战争之中;同时,电影又安排了诸多相对独立的线索和桥段,将他们塑造得栩栩如生。在笔者看来,围绕“艺妓阿芙蓉”的几场戏,最为精彩,言情叙事与人物风骨紧密勾连起来,从一个侧面将历史母题的刻板印象软化、深化。影片为阿芙蓉设计的桥段大有深意,阿芙蓉上演了一出从“和亲”转向“荆轲刺秦王”的传统故事,将中国人的风骨(阿芙蓉)、奴性(琦善)与西方人的霸权(义律),淋漓尽致地映照出来。可见,《万世流芳》、《林则徐》和《鸦片战争》虽同以林则徐及相关史实作为历史母题,但毋宁说,电影文本分别以“林则徐”为历史符号来充当电影的背景、触发点或环绕中心,因而,三部电影呈现出纷繁复杂、面貌各异的文本形态。《万世流芳》以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林则徐》则在塑造出英雄形象的同时,贯穿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打造出几位渔民领袖的红色形象。《鸦片战争》的格局更像连接着多个支流的大河,以林则徐和鸦片战争为历史长河,延伸出士大夫、商人、歌妓、贪官、士绅、牧师、爵士、女皇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群相,映照出一幕幕人类的悲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