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离开影院多远还能叫电影?——论具身认知视域中的电影与观影
时间:2024/11/28 04:11:02 来源:《文艺研究》 作者:赵剑 点击:次
内容提要:新兴视听媒介的涌现,将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的“电影”概念。国内学界因此也出现一系列模糊、泛化、改写电影概念的趋向,这势必令电影的本体含义更难把握,也无助于指导当下电影实践。本文根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观,对柏拉图“洞穴喻”进行具身化重读,指明电影须被置于影院空间和观影过程予以认识和定义,揭示影院观影是一个“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情境”(即具身)的有限理性的认知过程,反对将影院电影与其他视听媒介混为一谈,提出“影院之外无电影”的论断。 关 键 词:第二代认知科学/影院观影/具身认知/观影心理 作者简介:赵剑,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近年,随着电视电影、手机电影、微电影、网络视频、游戏电影(过场动画和预告片)等新概念纷至沓来,“电影与电视等视听文本之间的区隔已被打破”①的观念在国内学界开始流行,“电影化的电视和电视化的电影”②,“电影与交互媒体整合的后电影”③等观念已经在模糊、泛化、改写电影概念。同时,更加激进的“大电影”概念也浮出水面。“‘大电影’概括的基本叙述对象和艺术形态,包括了传统电影本身,但又不断变化、改写,趋向空间化和更广的涵盖面。除了电影这样的主题类型,电视剧、动漫、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新媒体网络电视剧、手机剧、微电影、纪录片、MTV、广告MV、游戏、进口影视剧、预告片、宣传片……构成不尽相同的媒介形式、文本体裁和观影载体及平台,视频影像形式丰富而复杂。电脑技术、互联网助推一个虚拟世界和视觉艺术生态群落出现”④。应当看到,这些观念显露出一种将视听文本纳入总体性研究视域的学术雄心,但同时,这些观念也把视听文本抽象还原为简单的先验实体,侧重于讨论它们的共性,而对其在现象学层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视而不见。 “电影”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必然会走向消亡,但眼下将电影和其他视听文本混为一谈还为时尚早,用“电影”标注其他视听文本则更不合时宜。这样做不仅忽视了电影仍然保有的无法替代的独特性,也无益于指导当下的电影实践。从尧斯的接受美学观点来看,电影在被观众观看之前还只是个半成品,只有在影院中被观众所感知,电影才能成为其所是的成品。即便是最贴近电影概念的电视电影,显然在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非电影的东西。在具身认知的视域下,电影的独特性与影院不可分隔,离开影院的电影不能称其为“电影”。观影不是一个抽象的图景,而是一个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影院的具身认知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从电影与“离身心智”的互动转向影院与“具身心智”的互动时,电影相对于其他视听文本的本质差异性才会显现出来。本文将首先论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身体转向”,然后对柏拉图“洞穴喻”进行具身化重读,并揭示在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重要细节,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洞穴观影的有限理性和享乐特质。 一、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已从第一代的离身认知发展到第二代的具身认知,而这种“时代精神”似乎还没有受到电影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心智的具身性”被美国学者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与“认知无意识”、“抽象概念的隐喻性”并列,称之为20世纪认知科学的三个重要成果⑤,而后两者其实都与认知的具身性有关。 早期认知主义电影理论家将观众的大脑看作是一个像计算机一样的信息加工装置,电影认知过程就是对电影信息进行输入、转换、存储、计算的过程。观众的心智是离身性的,更是脱离具体情境的。这种离身化、还原论式的思维,直接受影响于第一代认知科学。沿着他们的思路和理论来审视电影与其他视听媒介的区别,自然很容易只看到“大脑+影片”的认知关系。在电影院里,是大脑对影片;在电视上,是大脑对影片;在手机上还是大脑对影片等等。那么,提出“电影与电视及其他视听媒体的界限已经打通”,并试图将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就不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了。其实,有迹象显示像大卫·波德维尔这样的认知主义电影理论家也曾留意过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观念,他曾提及:“我们对形象的理解,几乎不能不与我们在三维环境中的活动和认识同类的能力联系起来。根据当前流行的最强有力的理论,个体的语言发展,更多的是一种生物能力,一如人有长手臂而不是长翅膀的倾向那样。”⑥在这段波德维尔的论述中,前一句涉及具身认知的情境观,后一句涉及具身认知的发展观。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观念之外,具身认知还包括认知的具身观和动力系统观⑦。“具身认知的具身观”指的是认知能力是有机体身体的生物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显现,而不是离身心智的独立功能。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立场是要理解心智,必须回归大脑。大脑的生物神经学特征将其与身体整体相连,大脑绝不是孤立地对世界做出反应。影院中的大脑,不是“瓮中之脑”,而是整体肉身的一部分。大脑不可能完全脱离肉体的其他部分而独立做出认知甚至思考,其时肉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常常影响大脑的思维和判断。“具身认知的情境观”指的是具身心智嵌入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中,必须相适应于环境的状况和变化,环境对于有机体认知的影响是内在的、本质的。因此,观影必然是观众的具身心智嵌入影院的物理环境和观众群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环境对观众的观影体验有着巨大影响。“具身认知的动力系统观”指的是人与环境的认知互动中存在认知的动机机制问题,动机的产生绝对不是大脑中的孤立事件,而是脑、身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如婴儿发展出用手抓球的能力,而小狗则发展出用鼻子拱球的能力。“具身认知的发展观”指的是认知不是一开始就处于高级(言语思维)的认知水平,而是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发展起来的。就观众而言,对电影的理解和认知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比如,现在的观众不会再像1895年目睹《火车进站》的巴黎市民那样被吓得四散奔逃了,库里肖夫实验也很难在现代观众身上获得相应的效果检验。无论总体的观众还是个体的观众,他们的电影认知都处于发展状态。具身认知包含的这四种主要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统一于认知的具身性。 具身认知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大量的实证支持。 一方面,具身认知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第二代以具身认知为核心观念的认知科学是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全面反思。第一代认知科学,无论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还是早期的认知语言学和认知人类学,亦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等,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的理性形式。这些理论最根本的立场或假设是人类的认知是独立于身体、与身体无关的,是离身性的。这种普遍的理性观念究其哲学根源,可上溯到柏拉图“去身取智”的理念论,随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则更加强化了这种离身性,到当代则直接受到英美分析哲学的客观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有了人类心智与身体无关的假设,才有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与计算机类比的构想,即认知即计算。而具有现象学基因的第二代认知科学从根本上否定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离身认知”这一核心观念,以“具身认知”取而代之。认知不再是第一代认知科学认为的那样,只是发生在大脑中的一个符号加工过程,而是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的认知。 认知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观点的兴起,吸收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的思想。梅洛-庞蒂指出身体对主体而言具有存在论的意义。他的身体是指现象的身体而非客观的身体。客观的身体是物质意义上可分解的生理实体,而现象的身体是“主体我”所经验的身体,“是身体地在世存在”。这一观点也是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阐述,就主体体验而言,“在世之中”的存在感不是“我思故我在”的存在判断,而是与身体经验(即体验)无法割裂的一种存在体验。另外,杜威的身体经验观、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理论也影响或直接启发了具身认知理论。杜威曾说:“在思维的操作和生物的、生理的操作之间并不存在一个连续上的断裂……这意味着理性操作源于身体器官的活动。”⑧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认知是嵌入社会和文化之中的,凸显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认知的重要性⑨。皮亚杰从自己童年研究水螅身体形态对不同流水环境的适应性中获得启发,提出了人类后期认知能力发端于早期的“感知—运动阶段”,从而将认知打上了身体经验的烙印⑩。总之,上述思想汇集起来可以推论出这样的观点:人类认知是在具体环境(无论是自然物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中具体的人与认知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对影院观影的研究也能从这个观点中获得诸多启发。 另一方面,大量的实证研究已显示认知和思维受到身体的物理属性制约(具身观),而且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认知(动力系统观)。已有实验表明身体经验影响到被试的认知判断,如琼斯曼(Nils B.Jostmann)的轻、重写字板实验和威廉(Lawrence E.William)的冷、热咖啡杯实验,以及伊泽曼(IJzerman)和肖明(Semin)的系列实验等。这些实验显示:拿重写字板的被试者在判断外币的价值时,比拿轻写字板的被试者认为其价值更高。手捧热咖啡的被试者与手捧冷咖啡的被试相比,更容易将一个中性的人物判断为是友好的。在温暖房间里的被试者比寒冷房间的被试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与实验者比较亲近。这些实验都充分说明了“身体的温热体验、皮肤的触觉等物理属性的刺激给认知和判断加以了重要影响”,且存在一种因果关系(11)。试想观众不是坐在温度宜人、座椅舒适的影院看电影,而是坐在电脑前或是拿着手机站在地铁里看“同一部影片”,他们对影片的感知会一样吗?又或者是观众坐在冷气过足的影院内看一部恐怖片,同时手捧冰咖啡,难道不会比通常观影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恐惧感吗?我想基于具身认知的实验证据已经能给出具有启发意义的答案。 无论从思想渊源还是实证研究来看,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观念已成为“认知实验室”内漂浮的幽灵,而这一幽灵还未出现在影院观影的系统研究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电影观的不同面向:中法电影的叙事比较
- 下一篇:以影视史学为观照谈电影如何表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