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的市场之春:到或未到
时间:2024/11/28 05:11:00 来源:《当代电影》 作者:刘汉文 张红柳 点击:次
内容提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电影兼获口碑与市场,它们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又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特别是2014年,《白日焰火》和《归来》都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这使人们为艺术电影呈现出良好的市场态势而欢欣鼓舞、充满期待。然而,艺术电影看似光明的市场之春的背后也隐含着一些问题,值得社会和业界重视。 关 键 词:艺术电影/市场/营销/院线/审美/文化 作者简介:刘汉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红柳,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电影兼获口碑与市场,它们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又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如2011年的《观音山》、2012年的《桃姐》、2013年的《一代宗师》等。而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影片《白日焰火》和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归来》,都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这使人们为艺术电影呈现出良好的市场态势而欢欣鼓舞、充满期待。然而,艺术电影看似光明的市场之春的背后也隐含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一现象、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其中隐含的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前史:艺术电影难缘市场 “艺术电影”,是20世纪初法国人为了对抗以美国好莱坞为主的商业电影而提出的概念,通常是指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艺术追求以及人文关怀的电影。艺术电影往往带有创作者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而且不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 从特点上来看,艺术电影通常侧重批判社会现实、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和挖掘人性的深度,重思想性而轻娱乐性,与商业电影相对。部分观众对艺术电影的印象是节奏缓慢,镜头反常规,人物对生活的态度消极、行为反常,主题往往晦涩难懂,感觉有些沉闷。因此艺术电影的受众一般为知识分子或电影爱好者,较为小众化。从在电影市场的表现来看,艺术电影经常被看作“票房毒药”,总是在叫好不叫座中挣扎。 艺术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过往表现也大抵如此。长期以来,国内银幕被主流商业电影占据,这些影片赢得高票房并拥有着国内电影消费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中国电影行业的制作发行放映体系向社会开放后,电影产业化走向必然,不少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大片”成为票房成功的保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少数艺术电影的创作者们在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理想和艺术追求,然而艺术电影却难以打破艺术品质与票房失利之间的怪圈,长期处于较为艰难的境地中。一个很重要的例证是1999年霍建起导演的《那山 那人 那狗》,影片讲述了一对有隔膜的邮差父子在一同送信的过程中消除隔膜,互相关爱的故事。这部电影获得了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日本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等,然而票房成绩不佳,在国内电影院难觅其踪。而这部电影在日本放映,却累计有30万人观影,票房收入达到3.5亿日元。①21世纪以后,艺术电影的市场窘境依然没有打破。2005年王小帅导演的《青红》,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知青到贵州支援三线建设的故事。不管是粗暴、极端的父亲,还是默默反抗的青红,他们都为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焦躁、抗争。这部影片再现了时代的伤痛,表达了导演对那段历史冷静的思考,获得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但在国内放映后,票房成绩并不理想。2006年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讲述了两个来自山西的小人物韩三明和沈红来到三峡建设区,一个为了跟妻子团聚,另一个为了跟丈夫彻底分离的故事,影片充满了导演对中国底层人物生存状况的关怀。这部影片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但在国内与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时上映时,却因票房惨败而被撤下,而导演贾樟柯对票房也不抱很大期望,只是声称“中国银幕上不应该只有一种电影,《三峡好人》为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而殉情”。② 另外一些艺术电影也遭受了同样的境遇,如2004年的《世界》、2007年的《图雅的婚事》、《太阳照常升起》等,还有一些优秀的艺术电影甚至没有机会跟观众见面。然而,这些艺术电影对于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的思考所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是却难以被大众认知和接受。艺术电影长期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商业电影的双重夹击下举步维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