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鉴赏 >

春秋时期印纹硬陶罐


    中国陶器的烧造史可追溯到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无疑与先民们学会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陶技术不断进步,到了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了印纹硬陶器。本文介绍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罐。
    印纹硬陶罐,高5.7、口径9、底径9.6厘米,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飞机场三号墓出土。罐作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实足,器型小巧,器身密布拍印纹饰,另在颈部刻划有几道弦纹。
    印纹硬陶双耳出戟罐,高17.9、口径18.5、底径10.5厘米,1972年安徽屯溪飞机场五号墓出土。罐为直口,无颈,溜肩,鼓腹,平底实足,上腹部置两耳,耳下饰锯齿状扉棱,又称“出戟”,罐身拍印细密的席纹。
    这两件印纹硬陶罐,一大一小,器型略有区别,胎质均很坚硬,且显灰中泛红的颜色。器身所印纹饰较为相似,应当都属于席纹,纹饰线条清晰,深入胎骨。值得一提的是,“出戟罐”的造型很类似于同时期的青铜器装饰风格,周代青铜器中常见有出戟尊、带扉棱的提梁盉等,而在陶器中使用扉棱装饰的,还是比较少见的,殊为珍贵。
    所谓“印纹硬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胎体坚硬,器身印有纹饰的陶器。《中国陶瓷史》中说:“印纹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印纹硬陶所使用的陶土含铁量较高,所以其表面多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其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叩之如金石声。
    一般认为印纹硬陶出现不晚于商代,在江西、湖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相当于夏代)中也零星发现有硬陶片。到了周代,则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在长江中下游的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的许多两周时期墓葬中,都出土有众多的印纹硬陶完整器,器型主要有罐、瓿、鼎、尊、豆等,印纹主要是几何纹,如云雷纹、方格纹、叶脉纹、回纹、席纹、人字纹等。另外,这些印纹硬陶常常与原始青瓷同墓出土,器型与纹饰也很接近,只是器表不施釉。所以有研究者认为,印纹硬陶应当是陶器向原始瓷器转型过渡的产物。
    最后,来看这两件印纹硬陶罐的出土地点。它们均出土于安徽南部的屯溪(今黄山市),皖南地区与浙江地区紧邻,都是古越族人生活的区域,考古发掘中这一地区常常发现“土墩墓”,这是先秦时期越人的葬俗,即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然后再在其上挖造墓穴。皖南土墩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器和原始青瓷器,反映了商周时期南方人喜用陶瓷器的传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