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评论 >

歌剧《贺绿汀》:展示新时代民族歌剧光彩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和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以文化自信和人民情感呈现出焕然一新面貌,产生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等一批经典作品。今天,新时代对歌剧艺术发出新召唤。音乐在发展,审美在变化,手段在丰富,民族歌剧创作的探索方兴未艾。上海音乐学院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原创歌剧,服务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建校90周年之际,我们创排的歌剧《贺绿汀》,就是一次自觉的尝试。
    一
    题材和主题是歌剧的重中之重,需要慎之又慎。没落时代的挽歌,扭曲人格的剧作,我们不愿为之。光明终将驱散黑暗,即便悲剧表象也有光明心澄然升起,这才是从古希腊戏剧到正俗敦风的中国乐教共同的精神,是人类审美相通的母题。
    旧中国苦难岁月里,曾经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游击队歌》传唱大江南北的歌声,音乐背后是一位人民音乐家的身影和风骨。贺绿汀不仅仅是上音人敬爱的老院长,更是20世纪奋斗着的中国人民的典型代表。从一个朴素的内地山乡的农家子弟,到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时代青年,他放弃了安稳的艺术教员生涯投身湖南农民运动,成为建党初期的中共党员。在大革命失败的惊涛骇浪中,他没有因血雨腥风动摇,参加了广州起义和海陆丰根据地的斗争。抗战爆发时,贺绿汀已经是著名艺术家,但他舍家撇业,率先组织上海抗日救亡演剧团奔赴山西前线。他曾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负责音乐工作,当被要求加入国民党时,毅然离开了大后方,历经千难万险,只身奔赴皖南事变后被反动派诬为叛军的新四军抗战前线。
    贺绿汀之所以为我们所敬仰,之所以值得写成歌剧,正是因为他始终能够选择正确的道路,与人民共情,与时代共进。写好一个贺绿汀,就像是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史。
    青年贺绿汀在国立音专(上音前身)求学期间,从学习西方音乐的角度,可以说他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出版和声学译著,拿下作曲国际大奖。但他反对全盘西化,也不走进象牙塔,而是始终与中华文化、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边,广泛地吸取民族音乐元素,为人民而歌唱。贺绿汀曾说,“我肚子里的民歌多了,当我眼前出现哪个情景的时候,旋律就自然淌出来了。”他用中国民族风格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成为中国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也成为中国音乐复兴的一面旗帜。20世纪30年代,贺绿汀创作的很多左翼电影插曲如《四季歌》《春天里》,都是从生活和人民中间取材。音乐不忘本来,取长外来,也因而走进了人民心中。
    为世人所熟知的《游击队歌》,诞生于1937年底,是贺绿汀在山西临汾枪炮声中作词作曲。此时,全面抗战爆发只有几个月,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的时间也不长。贺绿汀之于时代的敏锐性,令人钦佩。歌曲在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会议期间首演,深受全体八路军官兵的喜爱,并迅速传遍全国。后来在延安,毛主席也曾当面称赞《游击队歌》写得好。这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曲调生动流畅,歌词通俗易懂,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问世80多年来,历久不衰。
    贺绿汀在延安时期还创建中央管弦乐团并任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西北都有他战斗的身影。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整整半个世纪,他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高等专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巨大贡献。上音以艺术形式学习身边的大师榜样,立德树人,既是对大师的缅怀,更是响应新时代的召唤。
    二
    贺老也曾梦想创作一部歌剧,他为此积累素材,默默思考,限于历史条件,我们已不能知晓他未完成的歌剧梦是什么。今天,上音生逢其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歌剧创排将是衡量学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也是深化教学综改的发力点之一。
    近年来,上音扎实推进民族歌剧原创进程。2015年10月,弘扬爱国主义主题的原创音乐剧《海上音》公演成功;之后,为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联手汤显祖家乡江西抚州市推出原创音乐剧和歌剧版《汤显祖》,第一次把《牡丹亭》作者本人作为艺术人物呈现出来,着力于弘扬中华君子德性之美、中国文学戏剧之美。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海外传播推广项目资助,今年1月又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作为欧洲青年歌剧节开幕首演。这是非欧洲院校制作的歌剧首次亮相该节,深深感染了欧洲观众。演出结束后,全场爆发长达10分钟的热烈掌声。此前该剧还应邀在捷克亚纳切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作访问演出,也反响热烈,迅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歌剧的旋风。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民族歌剧的创排积累了经验。
    贺老主张在发展中国已有的音乐之外,与全世界音乐界发生联系,他的名曲《牧童短笛》打破了中国音调与西洋乐理的界限。因此,在《贺绿汀》剧本构思阶段,我们就确立了基于中西合璧探索音乐创新的思路。剧情取舍裁量、唱词语感文风,要有利于音乐创作突破西洋歌剧的程式和腔调。和声构造、旋律处理兼用中西方之法,构成独特的中国风。“湖南花鼓”“岭南丝竹”“洋场小调”“苏北民歌”……不同场景增加了音乐风格的地域化特征;贺绿汀、姜瑞芝、丘东平、秋乔、大将军等不同性格的人物,为音乐形象具象化(包括声种、唱法)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戏剧基础;而《热风吹过枝上》《牧童短笛随想》《你是革命的贝多芬》等剧中唱段,把家国情怀和艺术情怀一同放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之中,彰显出歌剧“歌”的魅力和“剧”的价值。
    如何处理戏剧冲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节点,是歌剧写人物传记的难点。青年编剧陆驾云在研究贺老史料方面下了功夫,通过截取贺老一生中最具戏剧性的片断,既真实地反映他的主要经历,又巧用人生转折点,形成戏剧张力。如第一幕所展现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已到了一个临界点,英国军舰在四川杀害中国军民上千人的消息传来,激怒了邵阳民众,发生了焚烧英国洋行、油库这样的真实事件。把这种舞台上富有表现力的冲突,与贺老早期参加农民运动的经历结合在了一起。又如在上海求学期间和成名以后,面对主张全盘西化、蔑视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心态,与自身艺术理念形成的强烈冲突,贺绿汀的愤懑和坚持喷薄而出,戏剧冲突也层层递进。
    戏剧张力还更多地表现在音乐本身的冲突上。一部歌剧,戏剧的冲突有时候未必有音乐的冲突来得更加直接和感人。如在第一幕的农民运动中,贺绿汀的爱人在家乡邵阳街头女扮男装演活报剧,青年作曲家戴维一加入了邵阳花鼓戏的曲调风格;紧接着当反派人物出场时,就使用了西方现代音乐中的无调性音乐,形成一种音乐上的张力。姜瑞芝与贺绿汀相恋的一场戏中,即将传来大革命失败的消息,青年作曲家邱晓柳的音乐设计很出彩,在带着爱情思念的歌唱中穿插了焦虑、紧张的音乐冲突。
    编剧选取贺老若干首经典代表作,以幕间剧的形式做了穿插。但全剧绝大部分歌曲都是新创。其中男主角有四大段咏叹调,风格突出,刻画出贺绿汀壮丽的人生、丰富的情感。青年贺绿汀第一次出场,戴维一用一种忧郁、深沉的曲风来表现时代的黑暗和主人公反抗、求索的精神;贺绿汀创作《牧童短笛》时,张千一在婉转、唯美的曲风中,间用激愤的抑扬顿挫,阐释了田园牧歌背后的苦难和对于美好未来永不言弃的深意;《游击队歌》之前的大段引曲,贺绿汀鼓动民众起来抗战,要表现出昂扬、激越、诙谐的花腔,如同《费加罗的婚礼》中《给大忙人让路》一样带劲,词曲作者精心合作,期待歌唱家廖昌永演绎出又一经典唱段。全剧的高潮,是在华中鲁艺负责人丘东平牺牲之时。最亲爱的战友倒下了,在那个生死关头,贺绿汀也同样可能牺牲。剧中有一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咏唱,把深沉的感情、激昂的斗志、对事业的热爱和祖国未来的美好畅想都展现了出来,青年作曲家徐可展现了出众的才华和驾驭复杂音乐的能力。可以说,全剧的音乐设计、唱段安排、音乐风格,借鉴了中西方歌剧的成功经验,更有我们不断探索、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三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要能够使正能量让每一个人切身感知,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共振。对贺绿汀的认同,对贺老所奋斗献身事业的认同,让这部作品真正产生一种教育的意义。《贺绿汀》排演过程中,我们“95后”的学生演员、演奏者们真切了解了中国现代史,真正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有了情感认同。
    今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贺绿汀》开展三省二市的全国巡演。5月27日走出上海的第一站,来到新四军军部重建地江苏盐城。当师生们现场唱起《贺绿汀》选段时,很多人的眼中充盈着泪水,观众们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内涵。这就是精神的传递、情感的共鸣。7月20日,是贺老115周年诞辰,上音将和贺老家乡湖南邵阳共同主办首届贺绿汀音乐艺术节,向贺老家乡人民作两场汇报演出。其后,还将于7月下旬赴贺老曾经战斗过、上音声乐前辈周小燕先生的故乡武汉演出两场,8月1日建军节当天晋京演出。
    我们将循着贺老的革命生涯和战斗足迹,开启这一段精神朝圣之旅。每一场演出不仅仅是艺术实践,更是艺术的采风和精神的升华。不仅是艺术服务于人民,还要让艺术教育我们自己:无论创作什么样的音乐,归根到底都要不忘初心,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歌唱!
    (作者为《贺绿汀》总策划、作词,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