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摄影:像是一种修行 要抛开杂念
时间:2024/11/28 01:11:41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齐晨 点击:次
在摄影发展之初,大部分摄影师从事的是风光摄影、人像摄影、静物摄影,而当时即便偶有文物摄影,也都是记录性的。虽然文物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记录,而不可有过度自我发挥及艺术渲染,但根据情况的不同仍要具体分析。 同时文物摄影还要求摄影师掌握一些其它专业技能,如对被摄文物精髓的理解,领悟造物者之所想。摄影师需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尽量研究被摄文物的历史和属性,如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人文思想和审美倾向等,再运用自己的摄影技巧和些许独特的手法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体现出来。 文物摄影之所以被称为摄影界的冷门,不仅因为从业人员少,还因为服务对象比较窄:文物学家、历史学家、收藏家以及古董爱好者是主要受众。如果把文物拍变形了,会对想要研究和欣赏它们的人造成误导,所以拥有一台能够通过移轴来纠正成像变形的相机非常必要。另外对于镜头的选取,和其它摄影种类的区别,就是应尽量选用长焦,然后配合移轴相机以减少透视带来的成像变形。 如果说摄影是用光作画,那么文物摄影更像是在作油画而不是中国画,所以从业者也应对绘画和雕塑的艺术语言有基本的了解。摄影中的硬光和软光就像绘画中的大笔和小笔,在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达到理想的效果。 就像做阅读理解时要先通读全文、抓住主旨时一样,摄影师拿到一件文物首先要观察,找到最精彩的地方,最能表现这件器物精髓的角度。因为在创作时,必然会有一个角度,从那里望过去,它是最美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角度。另外,一些能够代表此件器物的精华所在的局部特写,以及对于专家学者的研究非常重要的局部特征都要完整的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摄影师在拍摄之前做足功课,充分了解。而不同类型的文物有不同的拍摄技巧。 比如陶器。陶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当时艺术启蒙发展迅速,所以陶器上的花纹图案非常有研究价值,而且一般是遍布周身,有的时候平视望去你根本不知道它的美在哪里,但当你从正上方俯视它,看到一个完整的图案完美的呈现在你眼前时,有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感觉,所以这时候,除了一张必拍的器形外,不可缺少一张俯视图。 在拍摄瓷器标准照时,则视器形确定角度。若是盘状,角度应偏高,可以看到更多盘内图案。若是碗状,一般花纹在外壁,则角度需要偏低,但仍要露出口沿,口沿露出多少则要看器形大小。根据视觉习惯,对于大的器形应该平视或仰视,对于小的器形应稍俯视,如缸或瓶的口沿要扁平一点,而碗的口沿则要露出稍多一些。 要拍出瓷器的温润细腻,一般使用软光,柔光棚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顶光可将口沿和器内打亮,必不可少,另用2至3只灯控制好光比,将外部器形打亮。为突出立体感,可用两束平行侧逆光勾勒出轮廓。对于过度反光的器物,可使用进口胶泥局部擦拭,这种胶泥的作用是让光面变得柔和,让暗部对光敏感。另外,研究瓷器的专家是一定要看底部圈足和底款的,所以必要时,可将器物倒置进行俯拍。 青铜器主要研究器形、纹饰以及铭文。作为代表“礼”的国之重器,神韵是很重要的。因此,需选用两束硬光从上至下照射器身,使其外部纹饰清晰,也使得器形更具立体感;将两束软光从前方垂直照射,用以补足暗部的细节,另外加顶光和侧逆光调整到位。 铭文方面,视阴文和阳文以及清晰程度而定。有的时候需要单侧光照出立体感,有时则需要用环形闪光灯将铭文全部打亮效果更佳,拍摄中需灵活掌握。 代表财富和工艺水平的金器和玉器需要拍得富丽堂皇,但要把握好度。在拍摄过程中可用多只灯将各部分分别打亮。此类器物拍摄时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将文物放置在有底座支撑的玻璃板上,可留出空间让光从玻璃板下反射上来,这样既起到了侧逆光效果,还使照片显得有空间立体感,同时玉器显得更加透亮。 因金和玉对光很敏感,故一般使用软光。另外金对光的反映有自身的特点,越是垂直照射,越是金光灿灿。因此,摄影师需把握好入射光的角度,若入射角度过小,金光过于夺目,会散射出光晕,也会过度曝光,失去细节;若入射角度过大,则金面昏暗,色泽似铜。 文物摄影需要摄影师耐得住寂寞,抛开杂念,让自己的思绪和文物重合,像一种修行,一点点的走近它、了解它,试着和它对话,试图让它能够开口告诉你它的故事。 目前文物摄影类的出版物非常丰富,包括博物馆、拍卖行、个人的古董收藏图录等,可谓风格迥异,良莠不齐。有些拍卖行甚至用一套灯光拍摄上百件完全不同的古董文玩,连夜印刷发给买家,这是不可取的。成败的最大关键还在于摄影师对于摄影技巧和文化修养的掌握程度,只有这两点完美融合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艺术的终极关怀
- 下一篇:文化消费理论与模式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