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画像石是为特定空间而做的装饰艺术


    碑刻拓片收藏历代就有,随着出土发掘工作的推进,更多的墓室被关注,而汉画像石更成为古代艺术的一块瑰宝,受到了历代文人乃至现在设计艺术群体的关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齐喆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收集汉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在他看来,汉代的艺术,无论是雕塑、画像石都具有雄浑博大的特点,前提就是具有鲜明的“图底关系”,画面框架性结构特别显著。以下是他个人在收集拓片过程的思考。
    画像石最大的特点 是框架性的结构很强, 而且跟建筑结合很密切
    我家乡河南,是一个画像石的产区,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江苏北部(苏北)、河南南部以及陕西和四川。不同地域的风格差别比较大。被介绍最多的是山东和苏北,画像石为多,是平面劈地的形式。画像石的绘画形式比较多样,有正形凸起,把底给剔除,在雕刻里也称阳刻,但它跟后者不同的是,它还会在剔除掉的底里,刻一些阴线。另一类是底是凸起来的,里面再刻阴线,后一类相对少,看到的大多是前一类。
    我为什么对画像石、画像砖有兴趣?因为我后来学版画,这两者之间联系就非常密切了。甚至可以认为,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就是一张版画。它具备了版画所应该有的概括性、简约性。现在装饰艺术里强调“图底关系”,这方面反而画像石是最讲究的。“图”指的是我们要画的主体,而“底”则是主体以外的背景。“图底关系”一解决,画面构成就完成了。
    画像石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框架性的结构很强而且跟建筑结合很密切。这一点特别能打动我。比如一条横梁,它会沿着横梁的边沿,刻出一个黑框框,画面的框架结构特别明显,这一点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画像石居多。再如《泗水捞鼎》,它的拱桥在画面中就起到了框架结构的作用。我认为,汉代的艺术,无论是雕塑、画像石都具有雄浑博大的特点,前提就是具有鲜明的“图底关系”和画面框架性结构特别显著。
    我觉得目前的艺术创作是“丰富有余,单纯不足”。而画像石、画像砖则特别单纯、概括和结构性强,在中国古代艺术里面,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就是青铜器上的结构形制。
    画像石是以剪影形的形态来表达的,大部分是一个剪影就表达出人物的表情、动态、神态甚至是神情,但不好表达就会辅助一些阴刻线。车马群大多是侧面的马,当然,也有正背面的马的剪影形,也有正面的大鸟的剪影形。
    为什么在做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艺术家会热衷收集汉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在设计艺术里面强调最多的重复图像,其实早在画像石上就有所体现。可以说,画像石是早期的为特定空间结构而做的装饰艺术。
    对拓片的收集,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人意识到从这些画像石、画像砖来的拓片价值不一般。但目前来看,这一类拓片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却完全不等同,一张极具历史与审美价值的拓片价格远不如一个三四流画家的作品。
    但凡我有机会,我都会收藏一些,并不单纯为了学习,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与爱好,我经常有空就会换着挂一些这样的拓片出来欣赏。(受访者口述,梁志钦整理)
    收藏保护小常识:
    尚未托裱拓片如何保存
    未托裱的拓片基本都是采用整张折叠的方法保存,这种保存方法容易在拓片上产生折痕,在使用过程中导致皱褶、变形、断裂等一些文物病害的产生。因此无论拓片类藏品是否需要装裱保存,都要把拓片展平,以避免产生新的文物病害。
    未托裱的拓片展平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拓片反面的整体或者局部喷适量的水,水喷得要均匀,使拓片略有潮湿,用干排笔轻刷,从而平整原有折痕。
    在对未托裱的拓片进行平整时,纸质文物修复者要区分折痕和原始皱褶,对于未托裱拓片的原始皱褶不能随意打开。制作拓片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条件环境的限制,有时在拓印中会很自然地留下一些原始皱褶。如果修复中随意将这些皱褶打开,那么拓片上的纹路、粗细、图形的大小就会出现变化。因此,纸质文物修复者在对未托裱的拓片进行平整时,既要将折痕打开展平,又要保留其原有皱褶,从而更好地保存原拓片的原始状态和完整性,为今后的考证研究工作提供完整的资料。
    拓片的装裱
    碑帖拓本的装裱,大约始于初唐,最初可能是由卷子本逐渐发展到经摺本。历代碑帖的装裱形式都有不同的装裱法。唐有卷子本、经摺本。宋有库装本,亦有卷子本。元有大库装本、蝴蝶装本。明有库装本、两面装裱本。清有内府装本。不能根据修复人员的主观臆断,随便改变修复拓片原有的装裱形式,要尊重原拓片的真实性。原有拓片是什么装裱形式,修复完成后就要是什么形式,这就要求修复人员熟悉各个时期拓片的装裱形式以及装裱方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