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重阳 赏“菊”正当时——看画中“菊”乾坤
时间:2024/11/28 07:11:16 来源:人民网 作者:newdu 点击:次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十月,重阳登高,赏“菊”正当时。菊与重阳紧密相连,个中亲密关系从历代流传的古诗中就可看出。如李白诗句“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苏轼句“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还有孟浩然的名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在诗中还有一个“黄花”之称,如李清照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诗句“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还有近代伟人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词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黄花”犹如菊花的指代,看资料溯源有几种说法,一谓,菊花在古代品种稀少,以黄色为主,所以用“黄花”指代。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以上所说是否有据可考还是人云亦云,在此不做赘述,但是菊之品格与精神早已渗透人心。 魏晋名士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把菊之淡然与归隐山林名士之风描绘的淋漓尽致,菊在文人士大夫眼中可称“君子”,已经成为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在此菊不仅仅是花,而是一种超然品格的象征,这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名人隐士推崇备至的结果。 从文化象征到现实生活,人们忙碌追求生活的状态似乎总与纵然天地间的理想相差甚远,但是“我们与古人看到的难道不是同一个月亮?”,不管外在如何变化,身体如何忙碌,不变的月亮仍然高高地挂在天上。 重阳节,孝亲、登高、赏菊、踏秋。用“与古人同赏一月”的心境体味从古流传而来的重阳节,用传承而来的孝道来孝亲、用纵然天地间的心境来登高、用淡然宁静的心态来赏菊、用感恩付出而收获的至诚心态来踏秋,这便可过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重阳节。(鲁婧) 赏菊——看画中“菊”乾坤 《菊丛飞蝶图》页,宋,朱绍宗 本幅款识:“朱”。钤鉴藏印2方,印文模糊,唯可辨一“璘”字。裱边题签:“朱绍宗菊丛飞蝶”。 图绘丛菊盛开。花分黄、白、蓝、紫四色,构图繁复,灿若文锦。虽是篱边野景,却饶富贵典雅气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工,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很强,望似凸出于绢素之上。画史称作者“描染精邃,远过流辈”,信是不虚。 对幅有清乾隆御题诗:“趋炎殊众卉,放英独于秋。舞去风全香,承来露半流。绘者具神解,渊明晤庄周。”钤“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自强不息”白文印。 存《四朝选藻》册中。《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图释文字:金运昌) 《丛菊图》,南宋 图绘秋菊一丛,红白相间,繁枝茂叶,生机勃发,不见肃杀秋意。花瓣用中锋细笔勾描,再以朱红或白粉晕染;花蕊用细笔点出;茂密的叶片或用赭石、或略入汁绿、或稍加藤黄染出,以示老嫩不同的色彩。花之欲开、盛开、将残,叶之翻卷及明暗向背,刻画得恰到好处。画风工致细腻,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密而不窒,设色艳而不俗,为南宋写生画佳作。(图释文字:潘深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张大千《高士赏梅图》
- 下一篇:苏轼的十八罗汉像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