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悍之色 松秀之趣
时间:2024/11/28 04:11:30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周惠斌 点击:次
民国时期,有“晚清第一诗人”之称的郑孝胥,以立异标新的“郑派”书法,与吴昌硕“吴派”、康有为“康派”、于右任“于派”、李瑞清“李派”,并称书坛五大流派,同于右任合称“南郑北于”,引领书风时尚。然而晚节不保,丧义失节,身名污损,备受诟病。 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祖籍福州,生于苏州胥门,故名胥而字苏。郑氏世代宦族,家学渊源,22岁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榜首解元后,热衷仕进,宦游湘粤,涉足路矿、金融、出版、教育等领域,深谙洋务。辛亥革命后,由“帝师”变为布衣,敌视民国,以大清遗老自居,寓居沪上13年,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句,颜所居“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与旧时朋辈诗书唱和,鬻字为生,收入丰厚。晚年唆使溥仪投靠日本,出任伪满洲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文教部总长,签订卖国协议,深陷泥沼,由“遗老”沦为国贼,臭名昭著,为士林不齿,曾经的诗书好友纷纷与之断绝往来,终遭唾弃。 郑孝胥品亏行污,但工诗善书,卓荦不群,自成一家。以诗而言,系“同光体”诗闽派执牛耳者,造语生峭,清言见骨,意度简穆,韵味淡远,诗评大家陈衍誉之:“以精思锐笔,清铄而出……较胜于苏(轼)陆(游)。”张之洞则叹服“自明以来皆不能及也”。以书而论,四体皆能,尤以隶书用功最勤、楷书和行书闻名于世,沙孟海评价为:“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像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1908年交通银行成立,所题店招,结构方折并用,笔法开张典雅,骨力清奇纵逸,妍姿流美,沿用至今。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国首部大型汉语词书《辞源》,手书初版书名,纵横取势,笔力坚挺,雄强豪放,瘦硬飞舞,博大超逸,气息古拙。 郑孝胥早年即立志留名书史,一生苦练不辍,31岁时曾放言:“他日海内有此数百幅,吾名五百年内必可传矣!”初以帖学为主,追摹颜体,取径欧柳、苏黄等唐宋诸家,注重笔墨内涵,推崇神理气韵。后上窥三代,广征博采,取法周秦金文、西汉简牍、六朝碑版,楷隶相参,援碑入帖,会通南北,熔铸碑帖,尚古出新,与清末碑派名家沈曾植、曾农髯、李瑞清等切磋书艺,时相往来,形成了刚柔相济、稳健飘逸的书法风貌。楷书结构严谨,点画工整,清丽匀称;行书线条圆劲,横肩外耸,折脚内收,端严凝重,奇逸豪迈;行楷结字修长,上肥下瘦,左低右高,落笔轻快,收笔重按,粗中有细,肉中有骨,苍劲朴茂,凌厉凝练,灵动流畅,洒脱奔放,横画的转折和带有弧度的隶意捺笔,弯成曲笔,成就不二招牌。但亦有论者认为,其笔法不精,品格不高,用笔夸张,笔画似“刷”,变化太少,给人雷同之感。 传世作品以条屏、对联、寿屏、墓志为多,不乏扇面、题跋、题签、集联、匾额等。如图所示这幅郑孝胥《文心雕龙·稳秀》书法四条屏,每幅长145、宽38厘米,就是其行书佳作。郑孝胥书法艺术影响广泛,追随者众。徐志摩、林语堂、曹聚仁等文化名人,皆倾慕其书法,列其门下,从其习书。郑孝胥书法近年来屡见交易,价格不断攀升,成为继康有为、梁启超后拍场新宠,令人驻足仰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元代画家盛昌年《柳燕图》
- 下一篇:越王勾践剑——胜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