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段红坤 朱贵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4/11/30 03:11:22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 作者:段红坤 朱贵荣 点击: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两部委的合并为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创新和发展以及民俗旅游的开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花腰傣是其他民族对分布在红河流域哀牢山下新平和元江县的傣族约定俗成的称谓,其原因是在这一区域的傣族服装上有一个独特而显著的特征——服装上有一条长长的色彩艳丽的布带,上面绣满精美图案围在腰间,因而被其他民族形象的称为花腰傣。花腰傣有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种自称,其人口数10万余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兴起,其发展势头良好。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新平县旅游局利用“99昆明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之契机,推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态景点旅游。花腰傣一经推出就以其炫丽的服饰、独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及传播媒体前往探寻、揭秘,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必须多措并举。新平县以“花腰傣”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开展了近20年,其服饰、民居和传统节日现已成为其民族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其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主要在于:以学术研讨活动提升人们对“花腰傣”原生文化的认知度,以持续推出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原生民族文化内容增加民俗文化旅游内涵,以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为了确保其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平县更重要的经验还有一条,那就是让旅游目的地的原住民、民族传统文化的拥有者花腰傣积极参与进各项文化旅游活动中来——让旅游目的地的主体居民花腰傣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正是因为他们自身特有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才会前来他们的家乡旅游、他们也才会直接受益,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他们的族群认同意识,他们的文化自觉也因此而得到了加强。 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与传统民俗的融合,其借助民俗文化丰富其内容,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悦身心的审美需要。民俗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不断丰富发展、广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资源还可通过旅游产业,变资源为资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民俗传承与旅游的双赢。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因此民族文化为资源的民俗旅游开展,对旅游目的地原在原著民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原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作用及发展对策——以新平县花腰傣的民俗文化旅游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