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下中国西部电影价值的再认定
时间:2024/11/29 08:11: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作者:张阿利 金鑫 点击: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电影学派已成为电影理论体系和实践价值内核交融的综合共同体,彰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力量——中国西部电影,恰恰折射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正确、实践创作的繁荣、民族表达的发展、文化符号的标识、形象与品牌价值的传播。中国西部,作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传播空间,交织着瑰丽与质朴、神秘与蛮荒、重叠与复沓的影像奇观。中国西部电影深沉厚重的历史感及悠远神秘的悲壮感恰好传达了西部人特有的思想感情、精神风貌、气韵和性格特征,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西部地域空间特有的民族镜语、文化景观和审美价值。 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互动 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构建,使得中国电影在新时期形成了新的崛起,它为中国西部电影提供了重要的时代和文艺语境。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艺术界普遍关注文化寻根,西部便成为最为恰切的对象地,西部电影也正是在这种文艺语境中形成了自身审美特点。 1983年10月,吴天明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提出“苦战四年,振兴西影”的口号。1984年3月,著名电影美学家钟惦棐先生受邀赴西影讲座,当他观看了电影《人生》后,提出的“中国西部片”理论构想,对西部电影人具有重要理论指引作用。“西部电影”的话语表述被钟惦棐先生首次提出,马上得到了电影创作界的积极响应。《人生》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作品,也成为西部电影理论诞生的第一部作品。与此同时,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也横空出世。两部西部电影作品,都将镜头聚焦于陕北的黄土地、黄河及其历史与文化。 中国西部电影,主要是指在镜语表达上具有浓郁的西部风情(既包括自然地理风情,也包括民俗文化风情),在思想表征上则凸显着强烈的西部精神、西部民族性格特质,以及对西部民族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镜像性表达与反思的影片类型。中国西部电影在其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特质就是其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与叙事书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创者们对改革开放时代思潮的精准把握与艺术投射,理论审美与实践创作的交融互动。改革开放内在精神与中国西部电影的理论表达和实践创作相互契合,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不懈追求,一直贯穿于西部电影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成为西部电影的主流特征。 在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辉煌时期,西部电影有着像《人生》(1984)、《黄土地》(1984)、《野山》(1985)、《老井》(1987)、《红高粱》(1987)、《黄河谣》(1989)、《双旗镇刀客》(1991)等精品力作,这批影片因其在能指层面与所指层面所兼具的浓郁的西部地域风情与民族韵味,而为中国电影赢得了诸多世界性声誉。新世纪以来,仍有诸如《美丽的大脚》(2002)、《可可西里》(2004)、《图雅的婚事》(2007)、《西风烈》(2009)、《白鹿原》(2012)、《德吉的诉讼》(2012)、《无人区》(2013)、《天将雄狮》(2015)、《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5)、《一个勺子》(2015)、《狼图腾》(2015)、《大唐玄奘》(2015)、《血狼犬》(2017)、《功夫瑜伽》(2017)、《塬上》(2017)、《冈仁波齐》(2018)等一批西部电影佳作不断涌现,让学界和业界领略到了中国西部电影强大的辐射力和历史传承性。 民族与文化的价值呈现 中国西部电影曾经一度是中国民族电影的代表和旗帜,是具有民族风范、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标志的中国电影,为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作出重要贡献。西部电影作为西部地域文化的产物,几乎从一诞生起就具有新颖的电影美学品格和现实主义风貌,它在对西部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进行大力开掘之际,也将改革开放的思想内蕴灌注其间,从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西部地域气息。 1984年吴天明导演的《人生》敢于直面现实,具有浓郁的西部地域风格和民族风范,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西部陕北农村与城镇生活的现实风貌,塑造了不同观念、不同性格的“西部人”形象,揭示了他们在社会变革及人生追求上的不同文化形态。1986年颜学恕导演的《野山》同样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绘制了大西北粗犷、朴拙的自然、人文风貌,展现了秦岭深处苍茫、雄浑、富于力度的中国西部美。2002年杨亚洲导演的《美丽的大脚》,正是这种新的社会思潮和时代精神作用于西部人生活、思想与精神的一种折射和呈现,在这部影片里,导演采用了一种对等的文化姿态,用温和的目光取代了原有西部电影中的冷峻表达。2005年滕文骥执导了《日出日落》,这是一部讲述陕北说书艺人故事的影片。影片把陕北黄土高原的独特风情与传统的说书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以说书为表征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面对现代生活方式日渐侵蚀的情况下衰落、湮没直至更新作了历史性呈现并与现实性思索进行了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中国西部电影拥有明显的现实主义与西部地域空间文化质素,跟国内其他风格与流派电影相比,有着极为鲜明的独特性。这一类型的影片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态进行了历史和文化的审视,用一种现代观念、现代视角、现代意识来深入剖析民俗意蕴与民族精神,取得了一种用浓郁的生活气息来洞察与观照社会变革的现实文化效果。 西部具有丰厚的神话题材资源,新世纪以来宁夏电影制片厂先后出品的《画皮1》和《画皮2》在电影票房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西部神话魔幻题材影片在观众心中的热度。西部同样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秦颂》《白鹿原》《大唐玄奘》为代表的西部历史题材影片遵循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相结合的创作原则,注重在银幕上塑造具有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凸显了特别的文化个性。西部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西部电影除了观照西部汉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同样也聚焦于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生存境遇与生活样态,对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普通百姓的关注,产生了《黑骏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嘎达梅林》《益西卓玛》《我的格桑梅朵》《静静的玛尼石》《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乌鲁木齐的天空》等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强烈的民族融合意义。 形象与品牌的价值认识 在国际化和产业化的时代语境下,具有品牌特征的西部电影与其他大众文化形式在深层结构上存在着同构效应,这种效应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媒介文化体系与产业化发展环境。西部电影追求题材类型的丰富性与形象品牌的多样化,有效拓展了中国西部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整体竞争力和生存空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国内外文化思潮的涌动、全球性命题的聚焦,新世纪以来西部电影发展迎来了形象与品牌发展契机,西部生态题材电影和西部丝路题材电影应运而生。 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西部电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忧思走在了国内其他电影流派的前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西部地区较早地成为了生态题材电影故事的发生地。西部电影通过大篇幅地对西部自然生态环境的镜像描摹——对干旱的戈壁荒漠、贫瘠的黄土高原、日益沙化的草原等的真实呈现,使国内外观众产生了对西部脆弱生态环境的特别关注。电影《可可西里》《血狼犬》《狼图腾》《塬上》先后聚焦西部生态问题,打开了中国西部生态电影的创作视野。西部生态电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厚重的文化基调、空灵的美学品格,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和特有形象品牌,也是对西部电影在新时代的延伸和拓展。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西部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和核心段,是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正是基于对这条古丝绸之路新的审视和美学表达,一批反映古丝路文化与丝路人物的影片纷纷推出,如《天降雄狮》《大唐玄奘》《功夫瑜伽》等,可以说也是西部电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转型、升级与突破的重要方向。西部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人物传奇、电影固有的艺术品格等为新西部丝路题材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西部电影在民族文化展示和跨文化影像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是作为弘扬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形象符号,构建了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影像语言体系;另一方面,在强调民族文化特质的同时能够放眼世界,以其特有的文化品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化语境中传达了既包容又开放,既有民族性又国际化的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学派风貌。 中国西部电影的兴起和发展并非偶然,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更新与重塑、影视文化产业的竞争与强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西部电影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学派有着重大影响,其电影内在主题及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的构建,对把握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学派的发展走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学理性思考意义和国际性影响力。 (作者系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中西部电影的价值与贡献
- 下一篇:从夜游博物馆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