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时间:2024/11/29 08:11:39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吴学安 点击:次
“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近7%。从2009年的5亿元起步,中国纪录片行业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了12倍。”近日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以上数据,并根据《报告》,得出互联网改变纪录片的传播生态以及主流受众的观点,如何打造纪录片发展的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5月6日《中国文化报》) 互联网时代,给了纪录片创作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过去,纪录片制作者常因为曲高和寡一声叹息。现在则完全可能通过互联网去筹集资金、完成创作,同时实现和观众的深度互动。这对纪录片而言,是绝好的发展机会。以往,宣传力量薄弱也是纪录片的普遍软肋,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进了院线也往往遭遇“一日游”的尴尬,如今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沿着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轨迹砥砺前行,社会属性和产品属性呈现融合之势,由事业向产业转轨的趋势进一步明晰。无论产业政策环境还是社会需求,都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条件。中国纪录片的“公众时代”已逐渐到来。从一系列献礼片引发的集群效应,到《二十二》火爆院线,《寻找手艺》《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新晋网红”……中国纪录片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热点话题,呈现一派充满活力的新气象。 长期以来,每年都有多部国产优秀纪录片,因为题材、类型、市场等原因不能得到院线排片。该类型片的观众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观影群体,大多有着较强的鉴赏力和消费力,他们似乎在默默等待,等待更能引起自己共鸣的纪录影片的到来。实际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较量与合作也正席卷全球。在中国,新媒体同样成为改变纪录片产业格局的新力量。2018年,新媒体纪录片发展态势十分迅猛。这一年,新媒体机构的总投入约11亿元,同比增长83%,部分新媒体机构投入涨幅更是在200%至300%之间。新媒体机构在整个纪录片产业中的投入占比为24%,产值占比为19%,均创历史新高。 市场也一直在呼唤优质的纪录片。年轻人爱上纪录片,离不开创作者在纪录片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当下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在形式上,不再“沉闷、冗长”,而是偏轻、短、快,更易于传播,在表达上则更接近年轻人语态。像《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5分钟,等地铁公交时就可以看一集,非常方便,解说词也有趣生动,时而吐槽时而卖萌。纪录片渐渐吸引了年轻受众的视线,《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几部作品的成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大批年轻人自愿充当“自来水”宣传,从而使这些纪录片成为“网红”,为大众所知。 中国纪录片正从“小众时代”逐渐走向广受关注、繁荣发展的“大众时代”。在大浪淘沙当中,国产电影市场的主要问题也一一暴露,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影片类型的单一化。有先见之明的电影企业已经意识到,扎堆“押宝”单一类型商业片并非长远之计,投资扶持全新的电影类型、培养建立特定的观影人群已经开始引起电影产业相关人士的重视。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用新鲜优质内容吸引黏着力高的特定用户群体尤为重要。虽说,纪录电影目前还势单力薄,票房前景也并不明朗,但“新”与“优”这两大特点足以使其成为电影市场上一支潜在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抄出来的神剧,最终只能沦为笑柄
- 下一篇:文艺片实现口碑与票房双赢不该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