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写实而美:明代本草图像中藤本植物的装饰风格


    藤本植物是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植物,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需依附于其他支撑物攀援生长,常见的如牵牛花、紫藤、葡萄、凌霄、蔷薇等。根据茎的结构差异,藤本植物分木质和草质两种,木质藤本植物枝干坚韧如盘虬卧龙,俯仰顾盼。草质藤本植物蔓茎细长,枝叶婆娑。它们极具观赏价值,是花鸟画家喜爱的题材。还有数百种藤本植物具有食用和药用效果,在一般的花鸟画作品中虽很少见,但仍保存在中国古代本草图像著作中。与一般的花鸟画偏重表现植物的观赏性不同,本草图像既需要通过图像有效展示这些植物的食用、药用部位,又需要兼顾图画本身的艺术形式。明代本草图像中藤本植物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以《食物本草》中的扁豆为例。《食物本草》中的扁豆图像描绘了一枝从地面上折下的扁豆茎蔓,缀着花、叶、果实。茎蔓由上至下为S形螺旋走向,梢头和侧枝各开出一枝花朵。侧面的一枝花梗顶端和两侧长出三个淡黄色花柄,结出三个白色花苞。梢头的一枝花梗顶端和两侧长出七个淡黄色花柄,结出七个白色花苞。茎上节间生出八组叶片,每组三枚,卵圆形,临近叶端渐尖。主叶较大,两边侧叶稍小,各向一方倾斜。叶片深绿色,上有墨线勾出叶脉。茎上侧枝生出四组荚果,每组三或四个豆荚,长圆形,顶端有尖喙,表皮隆起,内含种子。这幅图像叶、果实等食用、药用部分真实可鉴,荚果晕染有体积感,细腻入微。从绘制方式来看,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画法,用笔熟练,行笔沉着蓄力,线型疏朗、均匀。色彩为矿物颜料,饱和度高,历久弥新。敷色叶浓花浅,层次丰富,整幅图像果实饱满,花繁叶茂,彰显富丽精致之美。
    虽然这幅扁豆图像从形式到细节都很精美,但却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株植物。从扁豆的植物生长规律来看,扁豆没有挺拔粗壮的枝干,不能独立长高,需要缠绕攀附在其他支撑物上,爬到高处获得更多阳光。在这个持续的生长过程中,扁豆的茎会向右以螺旋运动的方式攀爬,以便增大接触到被攀援的支撑物的概率。这在植物形态学上被称为右手性植物,即扁豆茎的走向只会向一侧螺旋弯曲,不可能形成图中茎蔓向左右两侧延伸的S形的螺旋,这是不符合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植物结构。但是,画师并没有完全以“真实”为原则来摹绘自然事物,他在画面主体结构的营造上流露出明显的装饰意图,刻意将扁豆的茎蔓绘制成了更具美感的缠枝纹样。
    缠枝纹饰是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中经典性的结构范式,《中国美术词典》定义缠枝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指枝茎呈波状连续的纹样,常以柔和的半波与切圆组合成连续的装饰带,在切圆空间缀以多种花卉,波状线上填以叶子,构成花叶繁茂,疏密有致的缠枝花”。缠枝纹历时多个朝代不断发展衍化,形成不同的造型特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砖刻上,就有将忍冬花的花、叶装饰在波状线两侧组成S—涡形骨架的二方连续纹样。这一时期,以缠枝纹装饰的植物有茱萸、忍冬、菊花、莲花等几个种类,纹样多为简单抽象图案。隋唐时期,缠枝纹植物类型增加,有牡丹、茶花、芙蓉、茉莉、菊花、西番莲、石榴、葡萄等,花、叶造型脱离自然原型,具有图案化的特征,缠枝纹线条的组织趋于复杂,构图满密,造型华美富丽,风格奔放。宋代工笔花鸟画兴起,缠枝纹的绘画性和写实性增强,图案趋于细腻精雅;元代的缠枝纹的花卉造型和图案形式出现中西融合的特点,并被赋予吉祥寓意。明代缠枝纹的主题图案更加丰富,有单种植物花果类的图案如缠枝莲纹、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葡萄纹、缠枝石榴纹、缠枝灵芝纹、缠枝葫芦纹、缠枝西番莲纹等,还有把四季花卉、祥瑞图案集于一体的多种题材组合构成的,如缠枝八宝吉祥纹、缠枝莲托寿字纹等。
    缠枝纹样中的茎、花、叶、果及各附属部分大多是经过简化、抽象、综合、提炼的平面装饰化图形,而《食物本草》中的扁豆图像,缠枝纹的应用与以往有所不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枝茎以写实的手法绘出,通过弯曲扭转,绘成S形波纹,悬挂豆荚的侧枝绘成C形纹样,共同组合成S—C形骨架,叶、花、果等元素配合扭转缠绕,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组织有序、生动多姿的效果。它的S形骨架如水流宛转,回环往复,叶、花、果在流转的主调中依形就势,灵活组合,进一步丰富了纹样的起伏变化,使“形”与“势”达到圆满的融合,能够形成兼容并蓄、缠绵不息的意象,表现出藤本植物旺盛的生命力。
    本草图像中与此相同的缠枝纹图像有很多,这些植物都具有枝蔓柔曲的特点。画师以写实性的细节绘出枝茎S形骨架,搭配叶、花、果实,造型优美,同时极具生命活力的律动感。缠枝纹在这些植物图像中反复出现,说明将写实手法与装饰效果融为一体,在明代本草图像中不是个例,它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艺术创作。缠枝纹又称“万寿藤”,具有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吉祥永恒的含义,它的应用能够在形式与观念上都达到圆满,满足了追求美满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本草图像“写实而美”的创作原则,区别于西方药物图像“绝对真实”的创作理念,这一观念上的差异,是形成中西方药物图像不同创作面貌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本草艺术图像研究”(17YJA76007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明代彩绘本草图像艺术特征研究”(2016SJB7601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艺术学院、常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