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故事化讲述与国家形象传播


    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视听文本,在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是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颇为有效的载体。自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在相关政策扶持下,一批“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开始涌现,国内出品的如《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 (2013) 、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 (2016)、 《一带一路》( 2016 )、 《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2019)等,还有中外合拍的《对望——丝路新旅程》 (2015)、《海上丝绸之路》 (2016) ,有民间影视公司出品的《奇域:探秘新丝路》 (2016) ,也有网台合拍的《我的青春在丝路》 (2018) 。它们对之前的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创作形式、视听呈现及文化内蕴等方面都有不同层面的创新和拓展,以更具国际化的表达策略进行故事化讲述与国家形象传播,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以和平发展为基本战略思想的前提下,在推进世界命运共同体和谐发展道路上所作出的诸多努力与实践。
    以人物命运彰显宏大主题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因为主题宏大,存在受众范围狭窄的问题。如何使之吸引更多元更广泛的观众从而扩大其影响力,成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播中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中国主流视频APP中以“年轻化”著称的视频平台,芒果TV借助本身对于“青春偶像”的发掘和积累,将他们一贯擅长的“青春文化”融入《我的青春在丝路》这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用三季、三十集的篇幅讲述三十位中国青年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奉献自己青春的故事,如冒着生命危险与津巴布韦盗猎分子做斗争的中国志愿者张广瑞;面对战争废墟,帮助建设恢复阿富汗综合大学的重庆人李沛龙等一个个真实可爱、具有鲜活个性的年轻人。打破了这类纪录片在大众认知中的“说教式叙事”的呈现形式,以青春形象引领新的青春风潮,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突破受众代际壁垒提供了极佳范本。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点立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倾力打造的《一带一路》则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生动故事。中国与新加坡合拍的《对望:丝路新旅程》也是以人物命运表现“一带一路”主题的典范,从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到普普通通的劳动工人以及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是它拍摄的对象,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开拓者、进取者的视角讲述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以及给沿线人民带来的生活变迁。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利用交叉蒙太奇将几条丝路人物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人们的生活面貌展现在屏幕中。
    情景再现与思想蒙太奇
    不论是人物扮演和场景设置,还是3 D动画, “情景再现”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历史段落的呈现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表现方式,带有悬念的剧情设置也打破传统纪录片的收视壁垒,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河西走廊》 60 %的篇幅都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摄制组用电影化的手法,跨越10个影视基地取景,再现230个历史情景。3 D动画因为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条件、对象的限制,可以把纪录片中涉及的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海上丝绸之路》等“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利用3 D动画技术再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场景。
    思想蒙太奇是由苏联纪录片大师吉加·维尔托夫创造的,意思是利用影像文献资料的重新编排,表达某一特定的理念或思想。中华社会文化基金会推出的大型公益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以文化先行的自觉性,运用思想蒙太奇的手法将影像文献资料穿插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历史的介绍中,来综合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和在当代的重大现实意义。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在讲述丝绸之路上现代人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了影像历史文献资料,以图解式历史平铺的方式跨越时空,描绘海上丝路的人文图景。而纵横古今的解说词因为有了影像的配合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影片厚重的历史感。
    国际视角的权威解读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注重以国际化、权威性的观察视角来进行解读。纪录片《一带一路》足迹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选择了5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积极评价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凝聚起“一带一路”对实现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重大作用的国际共识。
    由中宣部指导、新华社出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承制的纪录片《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 ,目的是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献礼。摄制组对来自31个国家的86位学者进行拍摄,并选择了其中的14位具体讲述他们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故事和成果,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智者形象体现东西方文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交融和碰撞,同时也从各国智库学者的一致行动和共同认知中得到对“一带一路”多视角的深刻解读。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以海上丝路沿线国家32个人物的故事为线索,讲述自汉唐以来丝路诞生后沿线国家历史和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变迁。本片以纯纪实的手法进行拍摄,在呈现丝路沿线人物故事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历史意识。对沿线国家人物的选择也有着权威化的考量,他们中有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也有专注于“一带一路”文学写作的作家,更有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航行过的意大利航海家。
    不管是中央主流媒体、地方电视台、民间影视公司出品还是中外共同出品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都逐渐在以“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为共同创作原则。故事化的信息相较于枯燥的政治理念和经济政策而言不仅更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塑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