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设计学 >

互补设计方法的认知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通过对“互补”的理解,得知互补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科学原理、一种手段,还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思维与方法即“互补设计方法”(何晓佑,2011);进而,笔者从设计的多元性、系统性、抉择行为的权变性、问题求解的多样可能性等方面出发,以“互补视角”构建设计认知模式;最终,完成正向与反向视角、求同与求异视角、自我与非我视角、有序与无序视角、传统与未来视角等设计认知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关 键 词:互补理解/认知模式/互补设计方法/互补视角
    作者简介:王潇娴(1980-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4;何晓佑(1957- ),男,福建人,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1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30915013107)。
    设计思维是一个高强度的快速思考期,认知阶段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复杂的过程中,采用何种视角进行设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往往会直接影响设计的过程与结果。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中,笔者发现从“互补视角”出发的认知意向,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
    一、“互补”的理解
    (一)“互补”原理诠释
    最早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互补(complementary)”概念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①,1927年,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complementary principle)”用以解释量子现象的主要特征——波粒二象性。玻尔认为微观粒子同时具有互补排斥的两种性质——波动性与粒子性,在实验中无法用一种统一的图像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完整的描述,然而波动性与粒子性对于描述量子现象又缺一不可,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描述。因此,量子现象必须用这种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方式来描述。互补性、并协性、思辨性、综合性是这种科学创造方法的特性所在。
    (二)“互补”思想考源
    互补的观念自古就有。放眼西方,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②提出构成宇宙万物的十组“对立”,到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互补的观念从对立发展到对立事物的相反相成,并发生在西方的哲学之中。只不过,之后西方哲学并没有沿着这条辩证思想而发展,而是走向了发展形式逻辑的道路。
    在中国,“中国哲学的师祖”老子常以相反相成的言论对事物的概念进行高度的概括,正所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一部《道德经》渗透了老子智慧,他的思维方法是相对的,语言是正言若反。但是在表述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时和它的对立面形成了统一性,彼此互相依存、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彼此同一、达到一致。这样,在同一个概念判断中,就包含了相互对立概念的互根、流动与转化。
    再看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所说“叩其两端”,意思是遇到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齐物论》中庄子也曾对如何见到全面完整的事理有如下的言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没有“是”哪来的“非是”?
    《周易·系辞》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之说,这和老子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具有相同的观念。阴阳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原力”:刚性之力称之为阳,柔性之力称之为阴。“这刚柔两种原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于是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1]可见,阴阳在对立互补的关系中成为一体、相互对立、互为根基、相互消长、到达极致后便是相互转化。客观地说,这就是一种互补的辩证思想。
    (三)多领域中的“互补”存在
    《黄帝内经》中以阴阳协调思想论述人体生理功能,以阴阳失调思想表明病理变化的基本原因。五行与五脏相配,表明五脏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的生克关系。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人文之元,肇自太极。”[2]把广义的“文”与阴阳互补思想联系在一起。“割情析采,笼圈条贯”中以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论及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而石涛在其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以“一画”而发微,从“常”与“变”,“万”与“一”,“受”与“识”等辩证关系,论述山水画创作中主观与客观,法则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多样与统一的关系。实际上互补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是不胜枚举的。
    (四)“互补”的方法论诠释
    2002年,我国学者刘大椿教授把互补的哲学观念引入方法论中进行研究,在其专著《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中通过对方法论的比较,发现了有关方法论的宏观规律——“互补方法论”,明确表示在多重视角下,难以避免出现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体系。然而,最终在彼此的对抗冲突中,它们之间又会呈现出某种互补的关系。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把互补观念引入方法论中进行研究。
    由此看来,互补,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一种宏观的方法论,强调“叩其两端”地看待事物。互补,是一种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观念。互补以事物之间差异化的共存为前提,这种差异使得彼此形成相对待的局面,且互有长短,我之所长即彼之所短,反之亦然。在彼此的接触、冲突、交流过程中相互补充,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二、互补设计方法的提出
    2011年,何晓佑教授把互补的哲学观念引入设计学领域进行研究,提出了“互补设计方法”,试图建立一个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这种关系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性。换言之就是在互补视角下,互斥思想之间会呈现出某种互补性,辩证地思考这些问题,引导我们的创新思考能够更加全面彻底,更加深入。[3]这也是设计方法研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互补设计方法”这一概念。
    三、以“互补视角”构建设计思维过程中的认知模式
    在设计研究中,以“互补理解”出发的认知意向,让我们“看到了”其他的思维框架所不能看到的“现象”。引入设计方法研究中,“互为关系”(如图1)就是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具体的设计创意阶段,这种“互为关系”指的就如阴阳一般,需要设计者不是以孤立的视角去看待设计问题,而是强调以“互补视角”,“叩其两端”看待事物,不仅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更要看到其互根的一面。可见,“互补的视角”必将引导我们的认识力走向深入。
    
    图1 以“互补视角”构建设计思维过程中的认知模式
    (一)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的认知模式
    1.以正向视角构成肯定性指向
    思维的正向视角又称肯定视角,指当面对思维对象进行思考时,首先假设它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充满正能量的,然后沿着这种积极的正面视角,寻找思维对象的优点和价值所在。这是一种先验肯定价值的思考方向。
    2.从反向视角形成“颠覆性”的创意
    思维的反向视角又称否定视角,就是从对立面和反面来进行思考,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寻找、分析、解答问题。它表现为一种突破正常顺向思维,反传统、反常规、反习惯的一种思维方式。从一个颠覆性的想法开始,在思考的初期,站在对立面建立假设:“如果不……会怎样?”。
    3.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的互补为用
    面对设计思维对象进行思考时,我们先从“正向视角”出发,肯定设计价值所在,在正向思维的引导下,进行观察和分析,顺势而为达到设计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得到顺理成章的设计结果。从“反向视角”进行思考,利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够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并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看法。从对立面进行思考得到虽有悖于常道,但合乎事理,达到反经合义(如图2)。
    
    图2 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思维导图
    创意阶段需要养成这种互补思考的习惯,有利于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思维对象,并有可能另辟蹊径,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二)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的认知模式
    1.以求同视角发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求同视角以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为思维的出发点,它的思维结果是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及共性,把千差万别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类比与联想思维的加入,为同构提供认知的基础,从而得到新的创意。在众多的联系中往往表面差别越大,当它们在求同视角下联系在一起分析时就越不可思议。
    2.从求异视角找寻创意的与众不同
    求异视角要求我们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激发对问题的了解,强调灵活性与变通性。在思考问题时摆脱已有知识和旧的经验约束,冲破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局限,不是“为什么”而是关注“还有可能成为什么”,从而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见解、观点和方案。
    3.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的互补为用
    在事物的认知阶段利用“求同视角”充分了解观察对象,找到同类事物间的共性,深化了解对象的“概念”,在不同类事物之间找到相同联系引发联想,进行同构,变不熟悉为熟悉,为视觉形象的转译打下基础。而“求异视角”则与之相互补,在观察阶段,求异视角强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象,并找到观察对象的独特个性,在视觉形象的转译过程中,变熟悉为陌生,出奇制胜(如图3)。关联两种不同的视角,则能全面的认知观察对象,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3 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思维导图
     
    (三)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的认知模式
    1.以自我视角体验设计感知
    自我视角是指设计师从自身出发体验设计感知,通过对观察对象的自我解读,设计出自我个性鲜明的作品。
    2.以非我视角体现用户需求
    非我视角实际上是一种研究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法,排开设计者自我,完全站在用户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用户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样的审美需求,需要什么样的情感表达……
    3.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的互补为用
    自我视角中设计师从自我的意识、理解、需求、审美喜好等出发,解决设计问题。当然,设计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大家一样生活在相似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之中,会遇到大致相同的问题,并且从生理结构来看更是相差无几。因此,从自我视角出发往往不仅能得到很多的共鸣,而且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个人风格。非我视角则需要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师处于中立的立场,为“他”而设计。从非我的视角出发更像是种研究,理性的、逻辑的成分要多一些。在实际的设计思维过程中,其实是不存在绝对的自我与绝对的非我的,他们之间总是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只是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设计时彼此互补为用才能更好地为设计的目标人群服务(如图4)。
    
    图4 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思维导图
    (四)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的认知模式
    1.以有序视角形成系统化设计
    有序视角以逻辑与线性为指导,根据目标与计划一步步地推进,沿着因果关系产生出结论。在认知阶段的“有序”往往离不开那些思维中的条条框框,即我们所熟悉的概念、法则、规律、常识、习惯等。有序视角笔者认为应包括两类秩序:(1)“自然”的有序;(2)“人为”的有序。
    2.以无序视角得到独特的创意
    无序视角要求设计者对设计思维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时,不被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和传统模式所束缚,摆脱逻辑思维与线性思考的束缚,让思维自由的畅想,放松心情凭借直觉思维,充分激发想象力,达到更好的创意效果。在思维过程中注意:(1)意识到支配性的观念是什么;(2)寻找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3)摆脱有序的线性思考的束缚;(4)善于运用偶然性,抓住“顿悟”的灵感。
    3.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的并协合作
    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在观察问题时运用的思考线路不同(如图5)。有序视角下,逻辑控制着整个思维;无序视角下,逻辑只是处于待命状态。在设计的创意过程中,往往无序中隐含着有序,一旦在无序中找到创意点则需要有序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有序中需要有无序的突破。两者并协合作促成最佳方案的产生。
    
    图5 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思维导图
    (五)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的认知模式
    1.以传统视角创新中国方式
    传统视角就是从历史维度考察事物和观念的起源、发展,把握过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当今。设计思维中传统的视角要求我们汲取传统智慧,透过传统的形式看到其中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阅读方式、生活方式、传统的设计观念、手工技艺以及材料、传达媒介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启发现代创新设计。
    2.以未来视角探索发展趋势
    未来视角就是思考事物或观念的未来发展方向,放眼未来,寻求设计的超越性。未来视角要求设计师依据设计实践与经验总结,衡量当前的设计“趋向”,探索时代潮流的趋势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着设计的未来;另一方面设计的超前思维不断引领我们在面向未来的创造中不断前进。
    3.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的渗透融合
    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是针对于时间维度相对而言的(如图6)。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甚至是未来设计应该是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我们对待传统不应该是简单的符号移植而应该是从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哲学思想、文化精神、传统智慧中去挖掘。未来设计很有可能就是源自于传统视角的思考。这一对视角的思考正是当下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在寻求中国设计创新之路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图6 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思维导图
    “互补视角”从设计的多元性、统一性、综合性、抉择行为的权变性、问题求解的多样可能性等方面出发,拓展设计思路,构建、组织、创造更为深入的认知模式。
    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呼唤着联系的、整合的、系统的、多元的设计思维模式,需要我们从多重视角去认知设计问题,以综合的手段去解决设计问题。在“互补视角”的认知模式下,辩证地思考互斥思想之间呈现的互补性,引导我们的创新思考能力更加全面彻底,更加深入。
    注释
    ①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是对量子力学中“测不准原理”作出的哲学解释,也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基本观点。
    ②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弟子们组成一个学派,后人以他的名字来称谓这个学派,即毕达哥拉斯学派。
    原文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3.
    [2]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7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