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鉴赏 >

唐人为何“好色”


    在唐代,自统治集团到寻常百姓,由上至下吹来一股“好色”之风。从实用器物到丧葬器物,唐人对色彩的追求从生前一直绵延到死后。
    在唐代,颜色首先与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当时最高级颜色是黄色,只有皇帝可以用。其次是紫色,再其次是绯色,最后是绿色、蓝色、黑色。当时,居住在城里的人穿着符合自己身份颜色的服装,只将“高级颜色”在领口、袖口等地方露出一点,出了城再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这些“高级颜色”。虽然不见得有人看,但是他会很得意,这是唐人“好色”的一个生动表现。唐代还有幅名画叫《簪花侍女图》,画中侍女穿的丝绸色调鲜艳,图案优美。丝绸图案的做法有很多种,有画的,有织的,有绣的,有印的,最典型的做法是织。锦里面有一类叫“织金锦”,但是因为金箔丝绸都是一色的,很难织得醒目,因此可以推断《簪花侍女图》中的花纹更像是画上去的。
    历史上各个时期,官府对工艺品的需求都会催生专门的设计师,唐代就出现了金银器知名设计师王定、丝绸知名设计师窦师纶。学习过工艺美术史的人都知道“陵阳公样”,这说的其实是唐代丝织工艺家、画家窦师纶,他在唐朝反隋战争中立过战功,被封领地陵阳郡,也因此被称为“陵阳公”。“陵阳公样”中不乏马、狮、羊、鹿、凤等纹样,既突破了六朝来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收了外来营养,花纹新颖且秀丽,富有独创性。
    体现唐人对色彩极高追求的另一个领域是制瓷,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瓷器发展的重要时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当时各个瓷窑的瓷器,谈到其“类冰类玉”的特点。无论青瓷白瓷,那种温润的、半透明的釉色是最受欢迎的,而且有的瓷器做得特别薄,甚至可以完全透明。当年的西方商人说,中国的瓷器能薄到什么程度?隔着杯子,能看到里面液体的颜色,这就形成了“高级感”。唐朝之前,中国瓷器大多是单色的,唐朝时出现了多色瓷器,其中色彩最丰富华丽的当属唐三彩。“三彩”是一种低温的铅釉陶器,釉里面含有很多铅,陶器表面上斑驳陆离的效果,就是熔点较低的铅流动造成的。很多人认为,唐三彩里面最珍贵的颜色是金。然而,黄金固然高贵,但从工艺角度来看,最珍贵的应该是蓝色。因为这种蓝色用的原料是氧化钴,钴料已被证实来自波斯,体现了唐朝时期活跃的文明交流。
    长期以来,西方的金银器制作水平比中国高很多。到了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数量大增,这个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古代金银器中最常见的是银器,但银器经常要镀金。镀金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通体镀金,即把金泥涂在银器上,烘烤后固着在器物表面,整个器物就显得黄灿灿的。另一个是在主要的装饰部位镀金,其他部位还露着银。这种成品称为金花银器,虽然省了材料,但是做工很复杂。唐代银器的镀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银身上编金花,做出来的器物表面金银相灿、黄白生辉,效果比单纯金器好得多。
    那么,唐人因何这么“好色”呢?在我看来根本原因是当时统治集团的示范和影响。种类繁多的工艺美术品里,能淋漓尽致地体现雍容华美这一特点的,丝绸是典型,而色彩繁丽的丝绸,又莫过于锦。汉人对“服锦”的热情远远不及少数民族,特别是不如西北的少数民族。唐朝皇帝恰好拥有游牧民族血统,他们的眼光超越了中原地区,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了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引领了时代风气。这是唐人“好色”的深层原因。
    另一方面,唐朝时期的中国,国力强盛,版图辽阔,对外交往频繁,成为了亚洲的文明中心之一。加之唐朝奉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与中亚、西亚等国的交往积极活跃。受到亚非欧其他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外文化相互交融,也使得唐人对色彩的追求热情空前高涨。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