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疫情大考需要影视业注入战斗力量
时间:2024/11/28 10:11: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冯赵建 许雪靖 点击:次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影视业在现代文化产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影视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全方位寻求促进影视业发展的方法,为抗击疫情注入精神力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寻根政府服务,增加公共供给 第一,调整专项资金流向。统筹现有电影、文产相关专项资金,调整优化2020年资金使用方向,对影视产业应对疫情进行补贴,缓解影视运营的人力成本、房屋租金、贷款利息等运营困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延期征缴或减免影视专资。 第二,实现多元服务购买形式。支持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服务机构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增加节目、开放权限、节目联播等方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县乡影院的补贴力度,按规定对2020年新建县城影院、乡镇影院给予补贴,对恢复营业的放映单位加大奖补力度,对深度贫困县影院进行专门补助。 第三,畅通项目申报通道。对今明两年重点影片、重点项目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创作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给予包括金融服务、财政资助、创作指导、摄制支持等在内的全链条、全方位保障。电影或电视剧立项、备案、摄制、审核及相关变更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可通过线上办理,缩短周期,完成片送审可通过快递方式寄送;开通疫情期间服务热线和专邮,对于有特殊困难和诉求的影视企业及时反映问题、提供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多元策划经营,创新商业模式 一是塑造数字娱乐新空间。紧紧抓住疫情防控带来的数字文化、在线消费、智慧管理等方面的迭代升级、变革重构机遇,深入实施“智慧影视”战略。首先,把院线系统建设成一个以电影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娱乐项目和收入来源。将互联网模式和传统院线模式融合,系统性改革现有院线制度,鼓励传统影院积极参与到网络院线的建设,增加发行渠道,丰富电影类型的多样化供给,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推广在线消费新模式。支持有关院线、影管公司减免或缓收加盟费、管理费;探索多方合作的新模式,鼓励制作方抓住疫情期间在线视频网站流量大幅增长的特点,加大与在线视频网站的深度合作,探索与线上视频软件的多方合作发展新模式。利用短视频完成融媒体实验,频道努力打造媒体矩阵,在微博、头条、腾讯等平台开设账号,播放影视剧的内容花絮等自制内容。 三是开拓智慧影视新思路。尝试进行生态内的短视频红人打造,推广影视节目云制作,鼓励电视媒体提高创新意识和反应能力,创新影视节目的线上制作方式,邀请艺人以线上拍摄互动的方式进行节目创作,充分运用微电影、短视频、vlog、直播等网络视听形态,建立足不出户、跨屏联动的“云录制”开创性模式。 立足产业融合,提升影视生态环境 促进影视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4K/8K超高清、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影视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发展新兴影视业态,努力构建影视业高精尖产业结构,鼓励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开展影视领域科研活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完善IP产业链的发展生态,推动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影视企业和IP产业链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通过促进IP与影视、出版、动漫、游戏、在线教育、体育赛事等领域融合发展,深度挖掘IP价值,提高影视精品的转化率和影响力,加大线上、线下影视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侵权惩戒力度。 优化影院的观影环境,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加强指导、营造氛围,有序组织复工复产,鼓励影城提升软环境,譬如安装新风系统、更换老旧座椅,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环境,引导影院抓好卫生消杀、片源订购、宣传营销等工作,为安全稳定开业运营做好全面准备,并做好外景拍摄地、室内拍摄基地、配套产业园区等设施场地保障工作,为电影拍摄、制作、创作复工复产提供良好保障条件。 抓住时代机遇,打造影视文化盛宴 首先,以内容为王道。优化影视制作的内容,强化重点影片保障,对反映抗“疫”精神等重点题材影片,给予财政资助、创作指导、摄制支持等全方位保障服务,确保进度不滞后、质量不降标,广泛征集反映抗“疫”事迹的影视作品并择优予以资助扶持,从内容创作,到影像风格、到价值观的植入,都应深入研究观众和新的观影环境对电影接受的影响,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以人民为导向。引导电影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抗击疫情过程中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留下对历史负责的珍贵的影像档案,数以万计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一线劳动者舍生忘死的担当与奉献,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疫情的乐观与坚强,对生命的尊重、渴求和向往,应该成为今后影视作品中的主题之一。 再次,以专业为基础。提高影视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为防止人才流失,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要想办法帮助从业者,从微观角度给创作者更多信心,影视从业者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编剧策划利用这段时间复盘,为策划新项目做好准备。 着眼全球视野,扩大国际影响力 一是提升文化传播活力。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影视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大影视译制基地建设力度,开展影视企业“走出去”奖励扶持工作,鼓励影视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是培育影视园区品牌。重点引导优质影视资源和高精尖影视项目向园区集聚,推动影视园区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服务效率,针对园区影视企业的项目备案、审查、审批建立绿色通道,鼓励重点影视园区设立人才培育孵化、影视取景拍摄、作品授权交易、影视品牌授权和宣传推广等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园区公共服务力度。 三是激活消费市场潜力。积极培育和提升影视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探索校园院线、文化场馆院线、艺术院线及农村院线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影视活动吸引消费者,为消费者打造多种优惠方案,提供优质观影服务提高客户粘性。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疫情结束后,“云观展”能否取代线下展览
- 下一篇:“云剧场”能否成为常态化的艺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