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的学术省思与展望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表现空间,因此在新的时期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指导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近些年来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认为在仫佬族文化保护传承、建筑文化与空间、产业与资本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方面还存有亟待深入的议题。因之,应加强仫佬族村寨特色景观、完善仫佬族村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增添仫佬族村寨生态环境测评等方面的研究,构建起有效的组织系统,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仫佬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村寨景观;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于瑞强,男,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镇形象与环境设计、传统建筑景观与现代室内设计、地域文化与跨界设计、设计艺术实践及理论教学。山东  青岛  26606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城镇化进程中仫佬族文化特色村寨生态景观研究”(15CG162)。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7) 02-0147-006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民族文化特征明显的传统聚落。其通过民居建筑、村寨风貌、民风民俗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集中展现本土文化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优势,保留相对完整的民族文化基因,体现文化多样性,承担传承民族文化有效载体的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兴起,人们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便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切。2009年9月8日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由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拉开了序幕,其相应带动了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研究的兴起。学术界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村寨属性、类别、民居建筑要素和空间布局,人居微观环境设计与文化景观营造等三个研究路向展开研究。此外还有些关于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与村民受益机制,[1]生态文明建设问题,[2]乡村旅游,[3]村寨变迁[4]和乡村景观[5]等方面所展开的研究。
    仫佬族作为广西的土著民族,近些年来,罗城县大力加强了特色村寨的建设和民族研究,尤其是四把镇的铜匠屯、东门镇的石围屯和小长安镇的大勒洞屯这三个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并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仫佬族特色村寨加快推进的同时,学术界也加强了相关研究。
    二、仫佬族特色村寨研究现状
    当前学界关于仫佬族特色村寨的学术研究成果尽管较少。但还是有一批学者从仫佬族文化保护、体育活动展演、宗教仪式传承变迁、民族经济与文化资本转化等方面补充了研究仫佬族的资料。笔者通过对其梳理和分析发现,目前关于仫佬族村寨研究的论题,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三个主要方面进行。
    (一)仫佬族村寨文化活动研究
    少数学者从文化制度建设、宗教仪式、体育文化等视角,对仫佬族特色村寨文化活动展开研究。这类文章主要是针对仫佬族村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补充指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工作。谢艳娟的《罗城仫佬族文化保护内生机制探析》一文,总结了仫佬族族特色村寨中的文化保护机制取得的成效:第一,以群众组织为龙头,立足传统村寨村落,形成浓厚的文化保护氛围;第二,充分发挥协作精神,组建各类民间协会,形成文化保护的组织保障;第三,借助仫佬族传统节日习俗,形成本土与外来有机融合的文化创新;第四,做强地方性特色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并从罗城仫佬族文化保护内生机制工作中得出三点启示:文化、民生、养生的有机统一,坚持仫佬族文化保护“内生”原则,注重发挥民间的力量与智慧;共生观下的文化保护效益共享,形成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民间组织的文化治理,在仫佬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引领作用。[6]该文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视角入手,采取依靠当地群众“内生”制度和路径,以案例阐述了仫佬族村寨文化保护的经验,强调群众主动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社会、经济、民生的多赢格局。吴强,余贞凯的《新农村建设中的仫佬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认为广西罗城县仫佬族村寨体育文化特征鲜明,与村寨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其体育文化的建设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全面发展。[7]银浩博士的《民族节日的传承与变迁——以仫佬族依饭节为例》,基于文化样态的多样性角度,阐述了仫佬族村寨中依饭节的演变及文化变迁的“创新”与“涵化”机制,通过传承关系和变迁关系的不同文化模式,推断出礼失而求诸野的民族构成和族源、传统祭仪、文化内涵等特征,总结出依饭节仪式过程的不同样态。该文强调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依靠所处村寨环境的文化背景来发展,确立了民族传统节日在仫佬族村寨文化活动中的文化地位。[8]
    (二)仫佬族村寨建筑文化与空间研究
    部分研究者综合运用建筑学、环境学、民族学、历史学理论,对仫佬族民居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居住空间、公共建筑空间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展开研究。于瑞强、罗之勇、谢艳娟的《仫佬族民居建筑艺术文化内涵探析》一文,则以仫佬族的渊源和民俗习惯为引子,提出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以仫佬族民居建筑特色的文化性和环境的选择阐述了其大概的变迁过程;第二,通过仫佬族民居建筑本身的特点,根据理想的村寨布局模式梳理了社会组织关系、建筑的功能性和空间组织形式、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装饰图案的寓意性,都表达出强烈的宗族观念;第三,仫佬族文化或符号对建筑本身建造形式的解读和影响,强调建筑作为文化形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要体现民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意义。[9]该文通过对仫佬族民居建筑文化艺术内涵的梳理和挖掘,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不仅为民居建筑提供一定的依据,而且在整合地域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和环境治理,加强人文景观的创新和传承等整个村寨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保护和发展的意义。而另外一篇《仫佬族传统建筑符号特色及文化再生价值》是基于建筑符号学的视角,通过对仫佬族村寨和院落空间、建筑布局的哲学思想、建筑文化意境的营造和建筑装饰构件等符号提出了文化解析和保护的基础上,探究了仫佬族民居文化再生的价值和发展路径。[10]该文着重解析仫佬族民居建筑符号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意蕴,反映出民居建筑作为仫佬族村寨遗产的关键要素,提倡在活态保护中应提升其人文空间的自觉,坚持在城镇化进程中特色村寨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的生态价值,避免村寨建设的同质化。卢梦哲,谢华,杨修的《广西少数民族城镇居住空间的更新改造——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凤凰片区为例》则从聚居空间改造的原则和意义、聚居文化,分析了么佬族居住空间的问题和改造的重点,并且重点提出街区改造和治理的街巷肌理整合、文脉延续的方法与途径。[11]该文通过设计的思维和视角,探索仫佬族居住空间的特色和分析了其对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地域文化,延续其传统格局,改造建筑材料、屋顶形式、门窗装饰等立面形式,努力呈现独特的居住文化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王东玉、张清的《广西古砦仫佬族乡滩头围村古民居公共建筑空间特征》分别对仫佬族村寨中公共建筑如门楼、祠堂、碉楼、婆庙、村中巷道的空间布局、空间功能、文化意蕴、建造方式,以及所体现的村寨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防御、围合、祭祖、点缀、信仰等空间文化与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解剖与图例演示。[12]
    (三)仫佬族村寨产业与资本开发研究
    有学者基于仫佬族医药和旅游等资源产业化的思路,侧重对仫佬族特色村寨产业情况进行研究。王山、周鸿的《仫佬族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一文,回顾了国际国内分别提出和研究软实力的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界定了文化资本的概念和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在分析了民间文体产业、民俗文化产业、手工艺产业、传统医药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也探讨了在产业化过程面临资源整合度不够、传承人缺失的现实困境,并总结出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安全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和扶持力度、加大民族文化理论研究,为其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智力保障、建设民族文化精品并在文化产业化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加大政府部门职能的支持等五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产业化策略;[13]该文基于文化产业的视角,较为全面的阐释和分析了仫佬族文化资源的优势与转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首次提出仫佬族村寨原生态观光旅游的意识和山乡旅游文化产业的路径问题,对村寨生态环境建设意识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谢艳娟的《资本转型: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突破》一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仫佬族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三方面的阐述。第一、从村寨家庭、学校、村寨社会对仫佬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阐释了三方之间既存在相互渗透、又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运行规则,并在传承过程中开展权利的较量和利益的争夺。通过对三个不同场域仫佬族文化传承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存有显著地差异性,在学校传承效果相对落后、村寨家庭传承效果次之,村寨社会传承效果最佳。第二,以文化再生产的理念,实现村寨资源型文化向村寨资本型文化转化。第三,借助制度、网络、资本之间的互动性,总结了仫佬族文化传承和资本转型过程的实质是仫佬族文化传承行动者主要在三个组织场域竞争性获得制度、权力、财富、人力、价值等资源,持续促进不同类型资本流动和转化的过程。[14]该文基于对仫佬族文化的传承与资本转型的研究视角,通过强调村寨家庭、学校和村寨社会不同场域的参与性来建立相关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政府代表公众利益的合法性权威,推动文化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落实运行,村寨基层组织机构则对制度标准、实施、绩效予以“自下而上”的监督权利,以保障其共同治理的实施效果。
    上述研究主要从文化传承和部分特色产业领域进行了论述且成果较有影响力,这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内容的研究呈现出片面性,不利于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问题更多的是从实践操作层面上进行报道,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显得还不够,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也不例外。尤其是从艺术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生态学等视角探究特色村寨建设问题还较为匮乏,相关学者对此领域研究则较少或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这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践管理与经营急需多元理论引导是极为不相称的。这反映了实践需要理论引导先行的一般规律观点。
    三、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亟待深入的主要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被列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生态是直接与环境相关,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行为于一体的立体概念,具有跨越国家地理边界和超越族群的全球性意义。生态问题与人类问题息息相关,特别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生态与环境景观建设,已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重要议题和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颇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传统特色村寨的研究和保护日益重视,相关的学术会议对传统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升温。在中国传统村寨研究方面,从最初对古民居的建筑单体、传统装饰、功能类型和选址风水等建筑学范畴的研究分析,到以研究村寨历史与空间布局、组织形态,多以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人居环境科学和宗教信仰及文化生态学等领域的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分析为主。特色村寨建设秉承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对当前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而言,特色产业、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实施,特别是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在村寨生态景观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有所短缺。中南民族大学段超教授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15]综上所述,根据仫佬族村寨建设的现状和理论研究发现,其研究工作在某些方面尚待深化。
    (一)加强仫佬族村寨特色景观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第三章第三十四条“……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①]特色村寨应该是集自然、人文、地域和民族化于一体的生态景观环境营造和建设的人居天人合一形态,由此,一个个美丽特色村寨是构成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目前,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三方面的“软环境”建设,而在生态景观建设的“硬环境”和村寨空间有机构造研究方面的成果极少,这也是仫佬族特色村寨研究急需强化的重要方面。
    (二)完善仫佬族村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民族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地方特色,寄托着本民族的乡愁。但是在长期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居环境质量。为此,在贯彻《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等精神的前提下,注重保护特色村寨的选址、格局、风貌、生态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同时,保持村寨与周边环境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要素的内在相融关系,完善仫佬族特色村寨水系统治理、卫生综合治理、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墙体美化的基础设施、消防防灾安全设施等系列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尊重农民意愿、保障村民参与村寨建设的权利,在改善民众生产生活环境和村寨景观风貌的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和实现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添仫佬族村寨生态环境测评研究
    自“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来,学界从不同范畴对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文化生态、生态文明等不同方面展开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目前以社区生态环境、区域生态质量、生态环境影响的自然生态评价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但是同时涵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生态景观在内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属空白。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生态景观环境的营造不可避免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和彼此依赖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如何通过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呈现和衡量?这就需要相关学者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学理性研究来回答。
    四、仫佬族特色村寨研究与建设的未来展望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并且其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特征:一是在观点上,对于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言,少数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具有相对矛盾性。但是特色村寨的保护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发展中保护,是符合社会事物变迁的规律。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努力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更高的契合度、能开拓良性互动的途径,实现文化保护和传承、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和人居环境相融的共赢局面。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强的研究。它既涉及到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又注重在田野调查获取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研究,强调理论运用于实践,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三是在研究视角上,从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视角,到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中观性研究视角,再到以县级市(县)和个案研究为对象的微观研究视角,特别是以微观研究视角较普遍。主要涉及鄂、滇、黔地区为主。四是在研究成果层次上,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其研究成果层次较高,大多发表在民族学类的核心期刊或栏目中,也涉及到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期刊。此外还包括江浙地区知名院校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工学类硕博论文。根据仫佬族村寨的已有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以下四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展望:
    (一)突出跨学科、系统性、民族性的村寨研究特征
    目前国内关于仫佬族村寨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仍较少,特别是针对现实性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亟待加强人类学与文化、生态、旅游、建筑、景观、艺术、环境和经济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强化文化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旅游人类学、建筑人类学、景观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环境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等学科在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积极借鉴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相关理论,融合优势资源,探明在村寨景观表象构成和意念构成方面运用仫佬族文化景观建设特色生态景观,以充实和丰富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问题的深入。
    (二)构建党政领导、民委主导、村民主体的村寨建设组织系统
    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要立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民族经济发展。为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应成立以县委县政府领导、民委部门主导下的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领导小组,在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风习俗等特色资源,构建生态旅游创新区,加大生态景观环境保护与氛围营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找准传统和现代的衔接点,平衡好城镇化和特色村寨建设的协调发展,突出产业培育,建立仫佬族刺绣、民间剪纸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保护和传承好仫佬族文化,推动仫佬族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三)确立规划、生态、人文、经济一体化的村寨发展理念
    首先在政府、专家、村民多元参与,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系统创建《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仫佬族民居改造规划》《仫佬族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仫佬族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等一套有利于改善仫佬族群众居住环境、保护仫佬族民居建筑特色、传承仫佬族文化的系列村寨建设、发展、保护规划。其次以村寨建设管理行政部门为主导,做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文化休闲公园、供水供电、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行之有效的特色村寨建设宏观微观结合的环境测量与评价体系,并定期实施测评、面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改进成效。通过上述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的实施,保障其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与生态保护,民生、村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乡愁”在村寨生态、人文、经济一体化协同共进的历程中有所依托的理想状态。
    (四)探索多元资本合作的村寨共建新模式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公益性强的事业,需要在融资、利益共享、协同治理的基础上,大胆探求多元主体共建的村寨经营与管理新模式。在仫佬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积极借助各方在技术资源、财力资源、管理资源、文化资源、产业项目资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村寨共建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例如,在村寨景观建设、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等方面,在政府财力投入的同时,可考虑允许文化企业、文化机构以投资、融资的方式进行仫佬族文化景观与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采取政府、村寨、文化企业股份制经营的途径,促进仫佬族特色村寨形成多元资本投资、多主体受益、共生共治的共建新模式。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OB/EL]. http://www.mof.gov.cn/pub/nczhggbgs/zhuantilanmu/xcjssd/bf/201401/t20140121_1037854.html,2013-12-14.
    参考文献
    [1]陈莉莉,邓婕,曾相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村民受益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民族论坛,2011(20).
    [2]文怡,龙晔生.特色村寨建设中的生态文明[J].民族论坛,2014 (1).
    [3]李瑞,殷红梅.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4).
    [4]郑文换.民族村寨的衰落:组织排斥、经济边缘化与文化断裂[J].广西民族研究,2016(1).
    [5]孙炜玮.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6]谢艳娟.罗城仫佬族文化保护内生机制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吴强,余贞凯.新农村建设中的仫佬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8]银浩.民族节日的传承与变迁——以仫佬族依饭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3).
    [9]于瑞强,罗之勇,谢艳娟.仫佬族民居建筑艺术文化内涵探析[J].建筑与环境,2012 (6).
    [10]于瑞强.仫佬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色及文化再生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1]卢梦哲,谢华,杨修.广西少数民族城镇居住空间的更新改造——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凤凰片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4(4).
    [12]王东玉,张清.广西古砦仫佬族乡滩头围村古民居公共建筑空间特征[J].华中建筑,2016(5).
    [13]王山,周鸿.仫佬族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 [J].广西社会科学,2013(7).
    [14]谢艳娟.资本转型: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突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15]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