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课堂】“画里画外”:幼教动画的美育特征与审美功能
时间:2024/11/28 05:11: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晶 冯学勤 点击:次
幼教动画亦可称为早教动画,是针对学龄前儿童(3—6岁)开发的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之所以“特殊”,首先是因为幼教动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影视动画,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和实用指向,可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工具;其次,幼教动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用动画,并不以单纯的可视符号来简化、复现和传递复杂或抽象的内涵,其实用性主要通过感性形式来表现,以栩栩如生的动态影像和丰富多元的媒介手段来达到“寓教于乐” 的目的。总之,幼教动画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既有工具—实用特性,又具娱乐—审美特性。从类型学上看,它是动画两大基本形式的有机融合体,这种融合充分体现了美育—感性教育的基本性质。 一、幼教动画的核心特性——感性教育 作为“有机融合体”的幼教动画,是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动画艺术的运动影像为核心,融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媒介形态于一体,在当代媒介融合语境下,具有多元性、先锋性的特色,又适合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感性教育。换句话说,针对幼儿开展的感性教育是幼教动画的核心特性。何谓“感性教育”?简言之即“美育”,这两个涵义相同的汉语词汇皆从同一个德语范畴中翻译而来,亦即Aesthetische Erziehung,德语单词Asthetische的希腊文词源是aisthesis,即感官(感觉)之义,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在希腊文词源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词Aesthetica,此即今日通常又被人们称作“美学”的“感性学”,而Aesthetische Erziehung也因此被人们译作“美育”、“美感教育”亦或“感性教育”。 根据感性教育的基本内涵,结合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教动画的核心特征就是感性教育。首先,《指南》指出了儿童发展的原则:“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教动画正是通过诸多艺术要素,促进儿童各方面的整体发展。其次,从发展基础上看,《指南》对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认定,建立在该阶段儿童的生理性基础之上,“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教动画可通过以动态影像为核心的感性形象以及诸如舞蹈、音乐等艺术要素,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的运动感觉,助益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促进其身心发育。最后,从学习特点上看,《指南》中“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以直接感知形式出现,包含衍生性游戏环节、横跨创造和欣赏两大领域的幼教动画高度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 从以上三点原因来看,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能深入体现其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的有机融合。在审美特性方面,幼教动画主要以幼儿感性能力为切入点;在教学功能方面,幼教动画是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感性形式来呈现的。 二、幼教动画的三个感性体验层级 质感、动感和情感构成幼儿接触动画时的三个感性体验层级。其中,质感体验层是传统美育研究中常常被忽略,却对幼儿至关重要的层级;动感体验层直接对应动画艺术的核心技艺层次——动态形象或运动影像的视觉表现力;情感体验层是传统美育理论最关注的感性层级,幼儿对动画艺术的感性体验具有多维立体性,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视觉层面上、以娱乐为目的单维体验。 1.质感体验层 所谓质感体验,是指因各种材质的不同肌理、质地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差异性的视—触觉体验乃至听觉体验(音质),即对材质产生的感受。质感体验是人接触外部世界最基础的一种感性体验,是在触觉、视觉乃至听觉这些感官能力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形成的,具体而言可分为触觉质感、视觉质感和听觉质感。触觉质感主要是以皮肤接触外部事物而产生的感受,有具身性、明晰性的特征,能够直接调动人的愉悦感或厌恶感,同时还能在大脑中构建起对材质本身的视觉图式;视觉质感产生于视知觉对材质肌理的直观判定,相对触觉质感更具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但通过脑神经的综合功能,结合已有的触觉经验同样能调动相应的快感和不快感;听觉质感指耳朵及听觉神经对外部物体所发出声音质地的感受,这些感受同样能通过脑神经作用调动相应的感受及转化为视—触觉体验。这些在质感体验上的相互渗透性,正如歌德名句中对感性体验的概括:“用触觉化了的目光巡视,用视觉化了的手指触摸”。 质感体验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中是一个既基础、又容易为人忽略的部分。质感体验一方面构成幼儿理性认知能力——对外界事物的差异性进行区分、归类和判断的能力——的发展前提,另一方面也在体验过程中促使幼儿稚嫩的感官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传统美育由于强调“心的教育”,并在代际方面以成人为潜在目标,因此轻视更为细腻的身体经验本身,从而使质感体验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被忽略。需要指出的是,幼儿与成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更多依赖感性体验本身,而理性认知能力的诸多生理性条件还在发育中。因此,作为感性体验初级层次的质感体验,其意义至关重要。 幼教动画对幼儿的视觉质感、触觉质感和听觉质感均能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使用不同材质创作的动画作品,其感性体验从一开始就具有差异性,如水墨、油墨、水彩、人偶、沙、纸、布片以及3D数字动画中利用渲染技术创造出来的各种拟真材质等等,将产生极为细腻的视觉质感体验。其次,如果我们将前期模型构建这样的创造性活动也纳入到动画艺术的范畴中,那么幼教动画完全可以设计一些能让幼儿主动参与的卡通形象塑形游戏,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不但可以被激发,而且还能在日常游戏中亲手触摸材质,切身体验到不同材质的性能。最后,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动画,亦可针对3—6岁儿童听力的特点,利用各种音效手段,让幼儿获得各种类型的听觉质感体验。 2.动感体验层 如果说质感体验侧重于培养感官能力与对外部世界的把握,那么动感体验则是强调综合性的身体运动能力,是一种关于身体主体性的内在体验层级。让幼儿获得不同类型的动感体验,高度符合动画艺术的技艺本体特征,从而构成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的核心体验层。 动画的英文词汇是Animation,其拉丁文词根是Anima,意指灵魂,因此动画是让无生命的事物获得灵魂和生命,换句话说就是让无生命的、静止的事物运动起来,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动画是动的艺术,其本体是动态形象或运动影像的表现,无论从欣赏还是创造的角度,动感体验都是动画美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最为优秀、最能彰显本体性特征的动画作品,往往能激发模仿、移情等审美心理,调动欣赏者自身的身体运动感觉,从而使接受者获得存在的真实感,而非只是一个被动的、关注视觉效果的欣赏者。无论多么逼真、多么巧妙的动作设定,如果其体验仅仅停留在视听快感,动画艺术的真正特性无法得到凸显,动画美育区别于其他形式美育的特色也难以实现。举例而言,在3D数字动画技术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迪士尼—皮克斯公司,其作品的主题中充分表现了对动感体验的高度重视,使其作品远超时代同类型作品。国外一些优秀的幼教动画产品,通过舞蹈、体操等艺术元素对动感体验的引导和激发,不但促进幼儿在体态、力量、平衡感、动作协调性及身体灵敏性方面获得整体性发展,还能使他们的兴趣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从视觉经验向切身体验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有助于从一开始就驱除拟真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弊端,即对屏幕以外的现实世界的漠视。 3.情感体验层 情感体验是传统美育中的核心内容。与质感体验和动感体验相比,情感体验更强调生理性和基础性,包含了更多的心理性因素和更加复杂的社会性内容。幼儿的成长是一个身心一体化的进程,情感体验是幼教动画感性体验层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情感体验类型中,愉悦感(快感)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一种类型,并构成3-6岁幼儿情感状态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幼教动画可以为幼儿提供愉悦感,培养其快乐而稳定的情感状态,这构成幼儿认知在内的社会化能力进一步成长的心理基础。 当下,国产商业影视动画为了吸引小观众的兴趣,大多是将情感体验重心放在单纯快感的获得上,使动画成为功能较为单一的娱乐性产品。若想纠正这一弊端,需要开发优秀的幼教动画产品,推介一些适合幼儿观影的先锋动画、艺术动画作品,展示动画艺术的情感经验的丰富性,为幼儿提供情感体验的多元可能。今天的动画艺术,早已涵盖悲剧、喜剧、崇高、优美、丑恶、荒诞等不同的审美形态,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类型。在这些情感体验类型中,既有幼儿能轻易接受的积极情感,如喜剧和优美;又有需要特殊引导才能转化为快感的消极情感,如悲剧和崇高;还有承担反思性功能、要求具备一定理性思维水平才能体验的负面情感,如丑恶和荒诞。通过幼教动画,以愉悦感为主要内容,同时兼及其他情感体验类型,有助于幼儿遍识人间百味,从而进一步获得社会性发展。 三、幼教动画的四个审美经验领域 动画艺术之所以未能进入到幼儿教育的核心领域,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幼教动画作为感性教育的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动画艺术审美经验的理解相对狭隘,仅在“视觉”“屏幕”“被动”等范畴下理解动画艺术,并未认识到动画艺术早已包含鉴赏、创造、表演、装饰四大审美经验领域,可以表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高度连续性,同时对日常生活产生广泛渗透。 1.鉴赏经验域 在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经典美学中,“审美”的学理化称谓即“鉴赏判断”(德文Geschmachsure,对应的英文为Aesthetic Judgment),而审美经验也一度被人们理解为鉴赏经验。当然,鉴赏经验仍构成十分重要的审美经验领域——尽管这一经验域在今天看来过分强调由形式观审而产生视知觉经验,然而这点也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同时也符合人们对作为视觉艺术的动画的一般理解。 从经典美学出发,幼教动画的鉴赏经验域是指幼儿通过欣赏幼教动画所包含的各种艺术形式所形成的经验领域,这些艺术形式包括色块、色彩、线条、形状、形象、场景等视觉要素,也包括语音、配音、乐调、旋律、和声等听觉要素,还包括前文所指出的对质感形成的触觉要素,以及将视听触嗅味等连接在一起的通感要素,还有由情节、故事所构成的叙事性思维要素等等。从综合性视角出发,幼教动画所包含的这些形式要素是处于一种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关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诸多艺术要素所形成的合力,并使其对这种整体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认知,不但能让幼儿获得美感和愉悦感,还可以促进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整体性发展。 2.创造经验域 与传统美育侧重审美鉴赏力的教育不同,幼教动画在感性教育实践中更推崇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审美经验与审美愉悦并非仅产生自鉴赏过程,审美创造活动中的经验和愉悦同样值得关注。因此,完整的美育既要包括鉴赏力提升,又需兼顾创造经验的普及。事实上,相对前者而言,审美创造活动更具积极性、切身性和主动性,因此主体所收获的成就感和愉悦体验要远远高于前者,而对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开发价值也同样如此。 如果将动画艺术真正纳入到幼儿教育的核心视野,使其成为主要的幼儿教育媒介,就需要引导幼儿的视线转移到幼教动画上,及其衍生性的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如开发适合幼儿玩耍的各种塑形材料,尝试让幼儿塑造幼教动画中的卡通形象、搭建场景,引导幼儿制作形式简单的手翻书、走马灯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以幼儿塑造的偶动画形象为基础,拍摄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3.表演经验域 事实上,表演也是审美创造经验的一种,表演经验的创造性更为立体和全面,通过模仿来制造一个静态的卡通形象,远不如自己从外观和感受上变成它来得更具挑战性和更为有趣。动画艺术并不意味着一群“虚拟演员”在大大小小的屏幕上进行表演,一方面,“虚拟演员”和虚拟表演的诞生,是建立在原画师真人预演的基础上的,是在对真人表演或现实事物运动进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提升;另一方面,“虚拟演员”和虚拟表演又会继续派生出现实世界中的真人表演,如流行于青少年中间、具有强烈时尚气息的COSPLAY(Costume Play,角色扮演或扮装)。当然,很少有3-6岁儿童从事严格意义上的COSPLAY活动,然而扮装活动却时常在幼儿园中上演,各种虚拟的卡通形象早就在儿童剧、幼儿化装舞会及其他游戏中出现,这些活动中表演绝不仅仅意味着装扮成米老鼠或葫芦娃,而是一种从动作模仿到情感介入的活动。通过表演,幼儿在智商、情商、交际能力、角色意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均能得到提升。 4.装饰经验域 在以商业化形式运作的文化产业语境中,动画形象早就不仅仅属于艺术世界,而是以日用衍生品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覆盖。在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中,造型可爱的动画形象以装饰物的形式广泛存在,这些装饰物为幼儿营造了童话般的情境,使其产生丰富的审美经验。具体而言,动画装饰经验可分为服饰设计经验、器物装饰经验和空间装饰经验等三种类型。这些装饰物大多是由家长、教师以及设计师等成年人为幼儿设计的成品,而幼教动画产品完全可以开发出以虚拟形象为中心的、衍生性的半成品,以便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程度的手工活动进行自主装饰,这种装饰性的手工活动本身也可以成为幼教动画开发者的设计重点。通过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装饰从文具、玩具、服饰到儿童房、幼儿园室内空间等一切属于他们的事物,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形式感和美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生活品味。 四、以感性形式呈现的教学功能 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并不仅仅是用一些虚拟形象去替代真人教师,以完成真人教师所承担的知识传播功能。事实上,知识传播仅仅是幼教动画的一种教学功能,除此之外还包括身心培育、道德养成、人生塑形等其他功能,而且这些教学功能在以游戏为主要日常活动的学龄前儿童面前,必须以直观可感的形式呈现。 1.幼教动画与身心培育 对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遗传、产前发育和胎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先天因素”,另一类是包括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后天因素”。幼教动画是归属“后天因素”的一种辅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可在幼儿的大脑和神经发育、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想象及思维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大脑和神经发育为例。幼儿阶段(3—6岁)大脑和神经处于高速发育期,有四个明显的判定标志:第一,在脑容量方面,成人大脑的重量大约是1400克,新生儿为350克左右,3岁幼儿则达到900克,到5岁已接近成人大脑重量;第二,在由左、右两半球组成的大脑皮层方面,3—6岁儿童左半球皮层表现出发育的加速期,当然右半球皮层则在该阶段内相对发育较慢;第三,在脑电波方面,5—6岁是大脑发育的加速期,其中表示大脑节律稳定的α波最终战胜θ波;第四,在神经突触发育方面,新生儿的神经突触仅占成年人的1/10,而3—6岁幼儿的神经突触可达成人的2倍,可谓幼儿接受和处理外界新鲜信息的顶峰。这些标志提示幼教动画的开发者们必须以之为依据,应势利导,设计出适合幼儿的幼教动画产品。比如,3—6岁左右脑皮层发育速度不同,左脑司掌逻辑思维、语言能力等等,该阶段得到飞速发展,因此相应的幼教动画因当以叙事情节为基本的组织原则,重视语言和对白等方面的设计。然而,更具综合性和创造性、司掌空间—形象思维的右脑其发展虽相对缓慢,因而召唤着诸如绘画、音乐等艺术要素的积极介入,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快速发展,这方面正是当今中国幼教动画的真正薄弱点,也是3—6岁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2.幼教动画与知识传播 将幼教动画定位为感性教育,并不意味着排斥理性认知和知识传播的功能。知识传播同样是幼教动画的主要功能之一,只是这一功能必须通过感性形式来实现,才符合幼儿学习的直接性、游戏化特点。幼教动画所承载的知识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数字知识、图形图像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内容一方面通过叙事性文学即故事的形式加以组织和串连,同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幼儿习得活动创设直观情境,以增强幼儿习得的自然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而不应掺杂虚拟的课堂教学形式或采用直接灌输的形式。此外,幼教动画产品的制作者还应当重视衍生的游戏、活动中认知性内容的开发,这些游戏及活动与屏幕上的动画故事应当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应和的关系。“画里画外”之间的关系一旦建立,不但有助于幼教动画的知识传播功能的充分实现,而且动画艺术也能够真正进入幼儿教育的核心视野。 3.幼教动画与道德养成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代表了一定社会环境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认识,是衡量观念和行为是否得当的标准。从知行实践出发,道德结构又可以细化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三个部分。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具有重命令轻体认、重权威轻个体、重规训轻选择等弊端,常常将注意力放在道德认识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控制上,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养成作用。事实上,道德认识要真正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就必须重视道德情感的养成。孟子早就认识到,仁、义、理、智等道德认知范畴的产生根源即是道德情感:“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处,“恻隐”“羞恶”本身就是道德情感,而“辞让”的道德行为和“是非”的道德认识(判断),亦是发自人先天的道德情感本身。因此,从感性教育出发,要充分实现幼教动画的道德教学功能,必须从道德情感入手,借助动画故事及各类衍生性的游戏活动,在画里画外努力创设道德情境,培植幼儿道德认识、道德判断的感性土壤,引导幼儿完成道德的内化过程,最终使其自主产生独立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4.幼教动画与人生塑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富含历史经验意味的民间俗语提示我们,人生观教育事实上从幼儿时期就必须抓起。从宏观的动画艺术层面出发,勾勒幼教动画对幼儿人生观教育的整体性意义,这种意义甚至会延续到幼儿长大成人以后。 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其教学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幼儿动画人生的引导和开启。动画人生,强调动画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幼教动画,我们最终企盼在幼儿阶段建立起这样一种人生观:首先,永保童心的人生。根据接受现状,我们将动画定位为从儿童世界流溢于成人世界的一种艺术类型。如果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有一道鸿沟,那么这道鸿沟的填平,决不能靠儿童的早熟来实现,而是要靠成人对童心的珍惜来完成。幼教动画或会成为必将长大的幼儿在成年以后呵护易逝童心、保持人生本真最重要的教育媒介;其次,不断创造的人生。动画艺术使静止的、不具生命的普通事物变成动态影像,从而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生命。正是因为动画艺术的这种创造特性,将为幼儿的人生之旅注入强烈的创造精神;最后,珍惜生活的人生。动画艺术的基本制作方式,是逐格绘制的,每秒钟的运动,动画人往往要画上8-24张画。可以说,动画人的创造,是将一秒钟时间切成8份乃至24份来实现的,这种创造过程所隐含的内在精神是对生活极致细微的珍惜,以精致、严谨的生活态度对待流逝的分分秒秒。 (王晶,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学院动画系系主任;冯学勤,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影像叙事呈现山乡巨变
- 下一篇:【文萃】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