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从生命的图式化到公众审美“补缺”——原始岩画与当代壁画辨析


    在当代壁画艺术的创作领域里,有一种以效仿原始时期岩画的图像形式来建树风格、标榜特色的现象,其缘由不难理解:若将岩画作为人类壁画艺术最早的形式,追根溯源、求本问道地作为一种探索形式建构的方式,特别是将其探究纳入人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创作,其由可许。若将距我们当今几千甚至几万年的岩画形态,在当代壁画的创作中“发酵”,须是从循“迹”究“象”至知“道”明“理”。
    生命的图式化是岩画产生的本源
    关于岩画,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称为“画石儿”。但其何人所为,何时所为,何以为之,书中未做说明。有的地方志也出现过有关岩画的记载,称作“仙影”,有仙影的山则称作“仙影山”。古代关于岩画的认知是一种“谜”。破“谜”的是19世纪20年代由挪威人在瑞典波哈斯浪地区的岩画遗址上进行的学术性考古发掘。20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在把人类引向正确认识生命起源的同时,也拂去了尘蒙在岩画上的神秘。
    岩画作为事物抑或说是现象,是远古人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说它是原始人类生命的一种存活的“迹化”形式。岩画作为图腾,借以表达远古人对自然生灵的膜拜,祈求狩猎、种植、畜牧等生活资源的丰收;以及祈祷万物显灵、免灾降福、太平保身、生命繁衍,等等。在有关动物形象的塑造中,尽管简单却有很强的识别性,这种“逼真”凝结的是人们狩猎时的视觉与记忆的经验,夸张呈现的是人们征服与占有的欲望,而某些反复强调之处或是他们畏惧之处。
    在我国境内,诸如内蒙古的阴山、云南的沧源、新疆的阿尔泰区域出现大量的类符号化的图式,其内容表现的多是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等这些被拟化为自然神灵的图腾。图腾因其功用成为原始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还起到了类文字记载和教育方面的作用。当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岩石的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出现农耕、狩猎、放牧等当时人们的生活场面,也说明这一时期的人们有了温饱后的“剩余力”,从而在精神层面上逐渐有了对美的追求。
    岩画的创作方法仅是刻与绘两种,较之当今的壁画手段无疑是单调的,但我们仍会被其“雕”与“刻”和“涂”与“绘”所传达出的情感意念、生命迹痕所震撼、感染。岩石的图像是稚拙、粗糙的,刻绘出的形态标识得十分天真,直观的视觉感受是单纯、荒芜、奇异的,交互于环境常常也有诡谲之感。
    岩画的制作过程更重于结果。因为在其过程中宣泄的是人对于生命渴求的意志和情感。岩画的每一凿痕、每一笔触昭示了人们逐步摆脱“茹毛饮血”不断进化所独具的智慧。正因岩画是围绕人自身的精神状态而迹化的图像,依此也可辨析出远古人类几近全部的存活和进化的形态和过程,正如郦道元所谓“类似文焉,粲然成著”。若从视觉艺术本体的角度来辨析的话,岩画是原始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下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是在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而被进化为艺术的。被艺术化了的岩画图式又被“异化”为两个进化维向:类文字而文字;类图腾而具审美性的纹样。于是有了象形文字、甲骨文字、钟鼎文字……有了彩陶纹样、青铜纹、画像石砖图式案例等。
    美化环境是当代壁画发展的要素
    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环境的改善,生成了以空间界面——墙壁为依托的壁画艺术,其功能也从人类自身生命的“迹化”形式异化为“服务”于环境,并可从中取悦于他人的方式。商末时期的“宫墙文画”之说和后来在《天问》《孔子家语》中对于周室名堂里“宫室壁画”的描写,在认识上便明确了壁画从属于环境,具有“美化”功用。
    16世纪之后,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壁画走出寺庙石窟和公侯邸宅。特别是18世纪由英国的产业革命引发的“艺术都市化”的新艺术运动,进一步促使壁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走进了属于大众共享的生活空间环境里,从而使壁画区别于其他艺术而有了公共环境艺术的属性,并从学科建制和创作形态上自成系统。20世纪至今,壁画的创作领域更加广阔:凡是公众能涉足的包括建筑生活空间和人们发掘的可游、可赏、可居的自然空间中的“壁域”,均可作为壁画的载体。
    岩画承载的是原始人类对于生命存活的诉求,是一种宗教信仰的图式化,是原始人类之于自然“原生态”的精神硕果。当代壁画创作寄托着的则是人们之于某种人为建构的生活空间环境从“善”至“美”的渴望。“善”呈现着人文的惬意和感官的舒适,是“美”的物化。由此,辨析两者创作的机缘,并由其引发的“内驱力”,以及创作的审美取向和功能,决定了两者本质的区别。
    有学者将当代壁画称为“建筑壁画”,强调“空间”这一要素,是基于壁画实用功能通过建筑的实施形成并与空间构成环境而言。建筑环境中没有“画”的“壁”,除却界定空间的功能外不存在别的意义,有画的“壁”,其“壁”才有了特定的内容和审美意义。然而,是否置“画”于“壁”,要切实考虑其“壁”所构筑环境的功能需要。壁画只有和谐适应于环境空间的特定功能,才能实现它自身的完整性和一定的审美价值。具体体现在以环境的功能和空间形制为基础的对壁画创作的诸多表现,如题材、图式和形式建构,即形象、色光以及工艺和材料的择取与应用。对此综合考虑的目的就是在保持特定功能环境空间中注入人的情感和观念,并达到和谐一致。
    依附于空间环境的功能与形制,使壁画与所置环境形态表里相符、共存共荣地形成有机的关系,正是实现壁画“至善”的价值所在。壁画为环境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情趣,拓展和提升了公众审美视域和能力。发挥壁画人文和艺术的能动作用,将使其所参与的环境得以文化上的“补缺”,甚或超越了具体空间在景观上的有限范畴。壁画融汇于公众的审美需求,或更广泛的社会氛围之中,从而成为反映国家、民族和区域,以及时代和大众审美水平的一面镜子,实现了壁画“至美”的价值。
    异质同构下的启示
    岩画是原始人类遗存给后人的“图卷”,按图索骥、循“迹”究“象”,其价值已远超于画面自身形式。当由表及里地透析感悟其图像形式中刻绘的方式和过程时,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启示:敬畏可生成内驱能量,这种能量的释放可以将空间按人的意志图式化;被巫术神化了的超物质的内驱能量通过图像转换成为使人兴奋以至狂热的生命形式;在形式中,图腾式符号体系的建构不仅源于精神与意念,还体现着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的感悟。如今,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情感意志和对生命的认知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壁画对于既定的建筑空间的意识化创造,便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宗旨,实现尽“善”尽“美”的图像化注入。壁画是人们在空间环境中对审美需求的缺失性“补充”,负载着的是公众“至美”的生活愿望。
    岩画遗存在山间陡峭、旷野崎岖中的岩崖与洞壁上,当代壁画是置于人为建筑的空间环境中,两者依存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本质属性未曾改变。但在客观对象上,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上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差异主要在于传达方式和目标的不同,这当然也与生产力水平相关。
    由此,当代壁画以简单效仿原始时期岩画的图像形式来建树风格、标榜特色,甚至在图式建构的特征上画上等号,这种创作取向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