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据此,1843年11月17日,上海被迫开埠。根据1845年11月29日《上海土地章程》,英、法、美...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孙发成文章《“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反思——以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
当代艺术的反故事化倾向,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952年,无声音乐《4分33秒》在纽约一座半露天音乐厅初演,这部被称作“四分半钟的寂静”的乐曲,堪称先锋音乐的颠峰之作,开启...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王永军、刘波文章《云南文山红岩洞岩画研究》。作为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文山红岩洞岩画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在考古发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红...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胡子轩)7月2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编撰开题专家论证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
作为一种特定的影视类型,主旋律影视剧在我国文化传播格局中居于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对内传播正能量,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它对外展现文...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仝妍文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舞”的建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市...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发表黄艳华文章《欲养人才 必兴学校——基于动态视角下的中国早期艺术设计教育办学形式研究》。本文从“实业救国”论萌芽而出的中国早期艺术设计教...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李志远文章《戏曲美学研究的路径与走向述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美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专著、史述、美学史著作中涉及的戏曲美学研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正逐渐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从文化层面而言,流行音乐逐渐从边缘文化样式向中心靠拢,成为主流的文化...
套语,是指经常重复出现的词汇、语句、场景、结构或故事情节。套语在《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说唱文学及小说中常见,同样的或相似的诗句、句法、结构、故事等反复出现...
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在《民间故事的新生命》中说:“(民间故事)有两种版本,科学版本要严格地进行忠实记录,不能随便改动;而文学版本则可以进行适当修改,甚至可以进行改编...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赵书峰文章《冀北丰宁“吵子会”音乐历史与发展语境研究》。“吵子会”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区域性民间乐种,同时也属于一种跨族群(满、蒙、汉...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发表杨晓林、戚雯悦文章《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综论》。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外合拍片的探索成绩可喜,但类型套路落入窠臼,故事内...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百多人从陇西出发,“凿空”西域之后,贯通了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原与西域的贸易之路繁盛于先秦的商道,而且在这条商道之...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胡智锋、邓文卿文章《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2017年开春,《朗读者》甫一推出,立即引发了荧屏内外热切的关注,迅速成为...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庚钟银文章《批评与选择——电视文艺传播的道德接受》。电视文艺传播回避不了道德责任,电视文艺传播的道德责任不只在于传者,也在于受者。批...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刘建文章《古典舞的民族化协商》。作为民族国家身体文化与审美的标识,无论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都会在古典舞的建构中进行民族化的定位,或...
范曾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想起的》一文中提到:“‘不似似之’也正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看法,由于画家所描写的是现实中的典型事物,它必然具有一般事物的普遍特征,所以‘...
本雅明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研究领域却很广泛,其中复制技术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本雅明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复制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复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