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终究是一部及格的作品 提起韩寒的《后会无期》,还是忍不住讲几句郭敬明的《小时代》。倒不是有意想把两部电影拿出来比较,只是当这两部影片对立起来之后,确实很有趣。 在美术风格上,《小时代》系列与《后会无期》恰好呈现截然相反的美学取向。《小时代》是奢华富贵高大上,精致修饰的时尚风;《后会无期》则完全相反,是一群沧桑荒凉穷屌丝,虽然角色的造型同样是经过修饰的,不过修饰出的却是破败与沧桑。不同的美术风格,也对应着两位创作者不同的审美取向。 《小时代》讲精致才是时尚,《后会无期》则认为经历才是人生。 从《后会无期》中粗犷的美术设定,大体也能推测出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荒原与行走,影片首先有着一个公路片的外壳,两位主人公从家乡东极岛出发,一路向西,希望穿越全国,找到新的目的地。片中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路上。同时,影片的内核却是文艺片式的。《后会无期》中常是长镜头与荒原外景,角色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人生感悟。这里面谈到了友情,谈到了爱情,更谈到了人生理想。无论谈什么,首先谈的是经历之后才懂的人生。如果说《小时代》系列讲的是青春至上,年轻就是一切,而《后会无期》则总想说:没错没错,我们已经开始老了,我要给你讲讲人生了。 既然叫《后会无期》,更多是关于告别,与家乡告别,与亲友告别,与过去的一切告别。这里的角色似乎都在不停的进行着告别礼,无论是冯绍峰的“浩汉”,还是陈柏霖的“江河”,以及“胡生”,钟汉良的“阿吕”,每个人都在不断的与各种人告别,告别之后,再各走各路。本来,公路片应该是在行走中获得收获,发生变化,但《后会无期》却更像原地踏步,不断的往前走,却仍找不到方向。片中提到的告别,以及由之带来的伤感,再加上摄影以及美术上带来的质感,大体都是我们认为本片非常文艺腔的原因吧。 只是,在文艺腔的同时,影片还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气质,那就是随处可见的段子。感觉韩寒是个挺努力的导演,或者他一定钻研过好莱坞的编剧技巧,知道电影要吸引观众就一定不能太沉闷,几分钟就要有个笑点,到哪里必须有个高潮之类的设定。在《后会无期》中,也满布着这样的小段子,基本每一场都会拿一个笑点做结尾,让观众轻松一刻。这样做的好处是调节了影片的气氛,让观众不至于在这样一部文艺腔、带伤感味的电影里一路闷下去。只是,段子太多却也伤害了影片本身的文艺腔。 当文艺青年遭遇段子手,总感觉《后会无期》将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捏在了一起,这大概也是韩寒日常呈现给我们的样子。 讲理想,讲抱负,讲人生,韩寒总带着文艺青年的气质,同时他的段子也一直讲得不错,连“国民岳父”的身份也被他炒火了。不过,当你在微博上以片段式的文字营造一个复杂的多面形象是没问题的。而在作品中,尝试风格多面,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尝试性格多面,却很容易吃亏。因为电影终究是个整体,观众看电影也不能分段看完,刚刚由一段伤感建立起的情绪,很快就被一个段子(有时还是不那么好笑的段子)破坏,这样是很影响观影情绪的。最终,观众也无法在影片中把一种感情很顺畅的延续下去。伤感一下,笑两声。再伤感一下,再笑两声。如此循环反复,最终好像什么情绪也没有留下,挺遗憾的…… 这就是韩寒的《后会无期》,你能看到导演的努力,甚至希望能在他传递的情怀中找到共鸣,却又由于各种遗憾和不足破坏了你的观影心情。作为一部跨界导演的处女作,这样的电影能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却也只能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了。 文/桃桃林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