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未转头时皆是梦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 三个孩子抱住她声声唤娘的时候,湘菱的感情彻底崩溃于如妃的算计当中。 那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和无助,没有人比如妃更加清楚。 所以她也知道,湘菱对高流斐的感情,终将野火燎原,一去千里。 这两个人都已不是青春少艾,各有自身经历,各有心中无奈。这段感情的发生,源自于心中苦痛的相互担待,人生处境的彼此关怀。 多少人终其一生,不仅得不到这样一段情,甚至都不会明白这一段情。没有枕边夫妻之名,却有相濡以沫之实。在万念俱灰时得他一点眷顾垂怜,让她如何能不刻骨铭心? 一纸素笺,一杯槐茂。满院微光灵动的流萤,一首顺风扬送的笛曲。这首充满他情思的家乡小调,一直都在她的记忆深处。其实是灵犀相通的前缘早定,不然,何以素未谋面,她就知他之困,他懂她之急?不曾有过倾谈,她就了解他的安危,他便明白她的绝望?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想要轻生,是因为在这个世上已无任何眷恋。 桥上迎头及时撑开的那把伞,替湘菱挡住的并不是瓢泼而下的冰冷雨水,而是覆顶窒息的人生急浪。 人间既然还有一份温暖的关怀在,活下去就不再那么难。 漱芳斋那个情不自禁的拥抱,用力的手势泄露了心头的千千结。 是宣泄,也是压抑。好像那把传情的纸伞,撑开来自有一番宽广空间,但朗日无雨时却只能收埋心水束之高阁。 这是一段不容于俗世,更不容于宫规的恋情。如妃肯听你倾诉,最先因为这是她设下的罗网,后来又因为身临其境而自陷其中。 你们在宫中听过同一首曲,看过同一个月亮,走过同一个地方。心中的挂念尽皆寸缕相关,但亦只可相思,不得相见。 因为相见之日,就是他人诡计得逞之时。 七月七日长生殿,唱到后来谁都知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男人果然从来都比女子清醒。 湘菱的爱来得过于浓烈,所以她的清醒就显得太晚。 之前被情遮了眼,一向玲珑的她竟然没能看清这个居心叵测的局。之后又被恨蒙了心,素来清醒的她居然也没能分辨出那些话里有话的意。 高流斐的真心,早在那封断情信上一览无余。是湘菱你太天真,天真到以为冲破藩篱的一时之快真的可以在这禁宫中开花结果。也是湘菱你太愚昧,愚昧得真的相信他别有居心,而往昔种种都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 你甚至忘记了他早就说过,锥心之痛,岂止一人! 那一折无数痴男怨女都钟情的《牡丹亭》曾经说过:“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所以即使早已芳魂一缕,只因心中有情,杜丽娘就依然可以复生。 湘菱的执迷,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在得知真相的刹那,她才明白其实在自己的心底深处,悲更甚于怨,爱仍重于恨。 那一枚流矢穿透了身体,却也令她终于可以破局重生。 如妃最后的谎言是为有情人而设。 湘菱为高流斐而死,最终也因他而生。哪怕只是复生于虚假的流言之中,但因为情之所至,幻象便也成为了一个再美好不过的念想。 湘菱你依然活着,活在一个平静无争的后宫中,活在一片安然恬淡的天空下。你看孩童蹒跚迈步,等他牙牙学语。往昔种种如云烟尽散,你的心中仍然有情,却也不再被其所困,为其所苦。 相见不如怀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若得江上泛扁舟】 知道真相的木都儿看着释怀微笑的高流斐忍不住泪盈于睫。 好像一个轮回,故事由谎言始至谎言终。同样是一辆回乡的马车,车中人同样并不知道已经挚爱永失,只有知情之人悲伤难抑。 如妃替写的那封信不会被看出端倪,因为她和湘菱在感情上,曾经真正地合二为一过。 高流斐一生都不会得知真相。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安然地在杭州生活下去。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就此尘封于紫禁城过往的岁月里,仿似从未有过。 留恋仍在,但结果难求,离开是唯一的路。深情如他,自然知道此去千里再不相见,方可保她安好万全。 很多时候,能够相伴一生的人并不在身边,而只能在心里。 京城从来就不是一个久留地。人人皆知,可也人人趋之若鹜。 这样心似深海的男子,曾有过一段伤彻肺腑的往事,但是详情谁也不得而知。高傲自负是他抵挡这尘世无情的唯一办法,身为戏子,台上台下何尝不是云泥有别? 真正有过经历的人,平静言谈时总有难掩的淡淡惆怅。究竟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人在戏中又戏由人唱的他或许早已无须分辨。 恃才傲物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孑然一身,无人可以牵挂。 既然天公从不垂怜,又怎可怪他愤世嫉俗? 檐下雨潺潺,水声滴落如心起涟漪,于是他不经意地说出了一个“再”字。所谓“再”,是沧桑历尽,冷暖自知。更是前因无须知情,也知后事无法消弭。 他在劝解南梦时说的句句又何尝不是自己?一个人再有本事,只要命生得不好,就是一个可怜人。想摆脱痴人说梦的境况,只有抽身而出这一条路。可是真正的抽身而出,又谈何容易? 人世浮沉一言难尽,他只希望湘菱平安喜乐,而不必为此记挂唏嘘。高傲如他其实情深满溢,只是未能遇到一个女子可知忧解意。之前荒唐种种,不过逢场作戏,一时意气。 曾在风露中久立的人,曾解过那串复杂牵缠的风铃。倘若真是寡情薄幸,又何须这般踌躇,如此内疚? 在台上,他是柳梦梅,也是李隆基。在台下,也并不是负心而去的李益。高流斐没有说错,与湘菱的这段情是一场引火自焚的死局。但一直在引火自焚的那个人,却只是他。 两次赠伞,一次是为她遮风挡雨,一次是为她解困释怀。就算要让一切终结,亏欠负心的那个人,他也不要是她。 所谓的“声名狼藉”,你我都看得再清楚不过。 身为万众追捧、身负绝才的名角,众人看得到的只有他台上的风光,谁懂他台下的坚执? 当他在广泰楼空无一人的戏台上无声地唱着独角戏时,若不是章爷一语道破,谁会知道他自负一生的所有价值,不过是这些戏里一戳就破的镜花水月? 要让一个高傲之人低下他的头颅,折辱固然无用,倒是这不痛不痒的无形禁锢,可将他的信念尽数摧毁。马新满的恶毒正在于此,他深知这种痛苦对于心高气傲的高流斐来说,才是最大的轻贱与折磨。 最后破了嗓子伤了气门,继续孤身一人漂泊天涯的高流斐,以后的路又能走向哪里? 周旭明的故事,总是世情冷冽,不曾宽和。 所以即使如妃能够再见孔武,也不过是幻梦一场。 【妾愿随君往】 后来的云秋玹,终于回心转意和映琴一起离开了是非缠身的京城。 后来四海为家的高流斐,又会不会在某时某地,再重新遇见婉清姑娘? 人世间萍水情缘的聚散离合,是因为彼此命运即使曾有片刻相关,最终还是背离无期。 即使他时常记挂心头,即使她依然痴心未改。 《牡丹亭》中大梦悠悠。杜曾梦柳,柳也梦梅,但天下之大,不是每个杜丽娘,都能遇见她的柳梦梅。 恍然一折《惊梦》亦真亦幻,她倚几而眠,他折柳半枝。迎面相逢,眉眼间乍惊又喜——众里寻她千百度,原来相逢在梦中。 他是她思而不见的梦中人。但这折戏与这一刻,都不过是她用承诺换得的片刻清梦,落幕便是诀别时。 戏文里,问罢“因何在此”,下一句就要嗟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个深情忧伤的女子,选择了这样哀惋入骨、清冷决绝的告别。 与她相伴终生的那个人是他。但是此生此世,他再也不会见到她。 云秋玹的可悲不在于他的怀才不遇,而是心性里的虚荣自卑。 说到底,重生不重旦只是表象,实际是人之追求既然迥异,命运便也从来不同。云秋玹因自尊而自卑,最终却又为了摆脱自卑而放弃自尊。心事被揭穿时,可怜他的那个人,其实并不是面前的高流斐,而是他自己。 映琴的苦,只有自己知。 古代女子的终身,即使由得自己做了主,也未见得能幸福。只因“托付”二字,其中含义重逾千斤。 你有柔情,他未必有蜜意。你为丝萝,他却未必是乔木。 在台上唱过很多遍《紫钗记》的云秋玹,其实从来都不懂霍小玉。一个从未融入过角色的戏子,又怎么可能在戏中颠倒众生? 是尔荷以自己的死,换得了他的重生。于是,才圆了前辑中皓雪的愿。 她们真的从来都不求拥有什么荣华富贵,也不求你博得什么功名利禄,只求朝朝暮暮,白首同偕。 男人们的辜负总是过于轻易。所以这样简单的愿望,才会常常成为世间憾事。 【莫问奴归处】 在人人面目难辨的后宫中,只有木都儿是唯一的一朵出水莲。 她不仅正直,而且刚烈。虽然身为奴婢,却始终不卑不亢,应对得体。 错了就认,对就坚持。从不委曲求全,也不因势趋利。敢爱敢恨,善恶分明。虽然担负得起整个后宫,却依旧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再怎么能干,也是包衣出身。再如何坚强,也不过弱质纤纤。一生的幸福,最终都被利欲熏心的父亲拿来做了交换的筹码。 但不甘心做棋子,也从不愿认命的木都儿,勇敢地选择了私定终身。 佟吉海未必值得付托,但马新满真真是面目可憎。 小人得志的猖狂嘴脸从来不加掩饰,拜高踩低更是驾轻就熟,所以暴乱中人人都要趁势在他背后插上一刀毫不奇怪。 他的死明明是咎由自取,理应大快人心,可最后为何又那样神伤? 身边一片疮痍,他已伤重将死,却依然在混乱中清晰地辨别出了她的身影和声音。满心满眼的木都儿,满心满眼的担忧挂念。可是她不会回过头来,哪怕只是看他一眼——她其实从来也不屑看他一眼。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另一个男人。 他的眼神始终追随着她,因她遇险而焦灼,因她脱险而欣慰——那一刻谁也不会怀疑,倘若她身处险境而他尚有余力,刀枪剑戟他都会甘愿为她奋身去挡。 奸诈卑鄙的马新满,原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全剧唯一的安慰,是善良的木都儿最终得以离开了那个是非地。 一道红墙,两个人世。墙内人不知墙外事,墙外人不闻墙内音。真相依旧是真相,而秘密将永远是秘密。 只有这个坚强果敢的女子,在经历过所有的生离和死别之后,还能孤身承担起全部的伤悲和无奈,并愿意去为圆满他人的爱和牵挂而奔走。 马车上的泣不成声,是感伤有情人最终也难逃命运的错落。湘菱已逝,而高流斐全然不知。要受尽内心煎熬的,只有知晓真相的木都儿。 她亦是独自漂泊的浮萍身。 没有了家,也没有了亲人。杭城再大,何处容归? 而总会有人坚信,终有一天木都儿会遇见平反离宫的佟吉海。因为他的家乡,也在那满山都开满了小黄花的杭州城。 【尾声】 前世,今生,同一声珍重,同一条前路。 一样都有海阔天空的梦想,千回百转的爱恋,伤彻肺腑的悔恨,深沉坚执的守候……依旧是有人一去万里,有人再不相见。 还一样是,结局伤彻肺腑,痛断肝肠。 愿君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牡丹亭》是一场梦,梦中的人与情又被融化在整出《金枝2》当中,投射在每一个角色身上。看不懂的弃之敝履,看得懂的黯然神伤。 故事固然有其难掩的瑕疵,但单就这一份情怀,在当下依然至为难得。 两辑《金枝》,是同一堵红墙,同一份心思。因为用心,才会衔接得如此巧妙,才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定要分得清,哪辑是真哪辑是假,谁是庄周谁是蝴蝶? 正所谓,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