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慈禧 她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执政者,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人,更不是一个好母亲。口口声声维护大清江山,关心天下黎民,可让人只觉她恋栈权位,不舍放手。即使在剧集里为她设尽了苦衷、说尽了好话,但历史的烙印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清洗的。 因为背离得太过火,一切就显得更虚假。 李莲英在最后说明自己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太后心系天下,而皇后只是一己私欲之时,这部戏自圆其说的指鹿为马终于到达惹人生厌的顶点。紫禁城里的斗争,谁不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帜,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自古以来权力的争斗,哪有什么是非黑白?哪一次不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皇后诚然是为求自保,慈禧逼死亲子夺取大权何尝不是一己私欲?咸丰一早已看破她的野心。 试穿龙袍不仅仅是贪玩,她觊觎的并不是一件衣裳,而是可以站在高高的朝堂上,对俯身在下的一切指指点点。同治的悲剧,由她一手造成。诸多打击,绝少鼓励,教育严苛得过了头,忽略了儿子心智未开的一面。年轻气盛的儿子犯错,她从未委婉地劝诫和教导,而是大剌剌地走到帘后坐下,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挥斥方遒。 她忘了,辅政的最终目的是还政。而一旦还了政,就不能出尔反尔。可怜的同治在她一手遮天的朝堂上欲怒不能。就算亲了政,他的帝国依然操纵在母亲的手上。顺她意昌,逆她意亡,哪有出头天? 剧集的最后,年幼无知的光绪坐上了龙椅。在山呼万岁的登基大典上,他自顾自玩着身上的朝珠。那一刻,君临天下的显然并不是他。而这,正是下一出悲剧的开端。 米雪的演技毋庸置疑。需要置疑的,只是剧本。慈禧的确有执政的才能,但她的本质绝非如剧中所写的如此。暗黑的深宫与高高的朝堂上,焉会有璞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