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鳏夫》的形式是冷感的,而内容上则是荒诞的 或许因为都是来自北欧,看《虔诚的鳏夫》会让人想起亚历斯·冯·华麦丹以及阿基·考里斯马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带着与生俱来的冷感,而在这冷感背后则是一个又一个孤独的故事。 当流浪汉闯入,男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虔诚的鳏夫》的形式是冷感的,而内容上则是荒诞的。孤独的男人收养了一个神智有问题的流浪汉,之后两人就生活在了一起,即便邻居会嘲笑其为同性恋,他自己却毫不在意。在片中,人物的行为以及言谈都多少有些神经质,再加上偏冷的影像风格,影片带给观众的首先是一种疏离感,是舞台式的抽象。如果熟悉北欧导演,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很多北欧导演的共同点,就好像之前提到的华麦丹与阿基·考里斯马基。阿基很喜欢把自己的电影场景做旧,《虔诚的鳏夫》中,场景设置同样是与时代脱节的,无论场景与服装都带着些历史,好像这是个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 与冷感的影像风格对应,影片讲了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虽然片中有着同性的噱头,但同性却并非本片的真正主题,只有孤独才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男人生活的那个小镇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地方。那里的人生活极规律、有秩序,定期就会去教堂礼拜。看似井井有条、缺少的却是生命的活力。妻子因车祸去世,儿子也被男人撵出了家。所以当男人遇到了流浪汉,首先是让他获得了一个伴侣、一个可以派遣寂寞的人。当他被孤独折磨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拥有伴侣无疑是最幸福的事,哪怕是个同性伴侣。所以,即便创作者将两位主角设为同性,目的却绝不是仅仅想谈谈同性恋。只是因为这样的设定,传递出那孤独的痛,要远高于一男一女的组合。 于是,当流浪汉闯入,男人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更有活力了。他会开始唱歌,会跟流浪汉一起表演,甚至在影像风格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镜头多是固定镜头,运镜也仅是缓慢的摇,观众甚至会觉得有些闷。这样的处理恰好应了片中角色的心境,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随着情节的深入,男人心境逐渐发生变化,镜头也发生改变,最后甚至出现了手持镜头,它预示着男人内心的变化。 不但整体的风格略似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甚至连片长都神似阿基,不到90分钟的长度正好是阿基的极简风格。甚至演员的表演也奉行的是不要表演的表演,这正是阿基最常用的。它让演员基本面无表情,仅是剧情的执行者。 冷感的表演不代表影片是没有感情的。反而,这是一部感情非常饱满的影片,随着剧情的深入,影片渐渐揭示男人赶走儿子的真正原因,我们这才发现原来他的儿子是一名同性恋者。男人无法接受儿子的选择,尤其这是与他的信仰完全相悖的。即使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却仍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儿子。而流浪汉的闯入,不但改变了男人的心境,更让他接受了儿子的选择。 所以,当男人在结尾高喊“这是我儿子”。真是温情得一塌糊涂。 文/桃桃林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