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艺术 >

马王堆艺术元素被当代艺术家借鉴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雅昌艺术网 江静 参加讨论

    【编者按】湖南长沙马王堆于1972年至1974年间震惊世界,3000多件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稀世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马王堆热”。从衣食住行到艺术创造,从天文历法到养生保健,从宴饮享乐到追求永恒,马王堆汉墓就像一部浩瀚深邃的百科全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西汉文明的绚丽社会图景。而这股热潮还再继续。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马王堆的研究和探索不断,论文出了一篇又一篇。而让人很意外的是,当代艺术家们对此也很感兴趣。他们从马王堆众多艺术元素中获得启发,并将其运用到新作的创作中。
    【顾黎明:从马王堆服饰看到抽象语言新可能】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顾黎明在汉代马王堆服饰的图片上看到了抽象语言的新的表达的可能。熟知西方艺术的他决定用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帛制衣服和饰品,画中的颜色以黑白为主。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共保存有完整衣服十二件,其中绵袍十一件,夹袍一件。出土时,保存较完整的六件,稍残破的一件,残破较甚的五件。十二件袍均为交领右衽式。从以上出土资料可见,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服饰十分完整,从身上穿的袍服到带的手套和履都有实物,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服装样式和搭配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
    在顾黎明看来,有千年历史的马王堆长期被埋没,原本雍容华贵、织制精美的衣制品已被霉烂,想以黑、白、灰为主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通过运用抽象的语言来表现一种秩序与紊乱、绚丽与腐朽,其中掺杂了一种怀旧感。这些因素使顾黎明逐渐明确了自己艺术发展中最为本质的东西是什么,马王堆亦使他后来能从杨家埠木板年画的‘废版’中得到了启示,进而创作了《汉马王堆》系列和《杨家埠门神》系列,开启他重新寻找艺术语言和价值的逻辑起点。
    90年代到2000年,顾黎明仍继续马王堆题材的创作,他在创作中开始着眼于综合材料的实验。在《汉·马王堆之四》和《汉·马王堆之五》中运用传统民间撕纸技艺来表现,画面中像纸张、绳子等各种各样的现成材料在画布的二维空间中相互叠压和排列。这一阶段的探索实验为其最终独特艺术语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段江华:马王堆题材让他一举成名】
    湖南油画家段江华的作品大多是废墟,看着比较凌乱,但是废墟里渗透出来的是一种沧桑,一种强劲的生命力。1994年,他是以马王堆出土的汉初文物的厚重感为题材,创作了作品《王·后·2号》,参加第2届中国油画展并获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此在油画界名声远扬。那年他30岁。
    90年代初,刚刚毕业的段江华开始创作马王堆题材的油画作品。段江华在创作《王-后-2号》时,并没有亲眼看过有关马王堆的展览。只是小时候在《解放军画报》看到的一个马王堆新闻图片,“凭借一种原始的记忆、印象、深层次的东西和朦胧感在进行创作”。这幅画上他堆了很多东西:纸板、颜料盒、宣纸、棕、麻等等,而外框则做成了棺椁的样子。画完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认为不能叫油画。幸好,这件题材充满历史味、形式却前卫个性的作品被全部评委一致通过。
    马王堆题材让段江华一举成名,在国内引起轰动,当时不少批评家评论认为是油画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而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王-后-2号》。段江华认为,自己现在创作的历史遗存题材和作品风格,是受了它的影响而最终定位的。此后,段江华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历史中。段江华喜欢创作历史遗存题材,是因为喜欢这种画面充满了历史感、沧桑感的东西。不同于一些当代作品的玩世、愤怒、无奈、焦虑,段江华作品的“文化性”体现的是对历史冷静地思考。在他看来,精神的坚守是必须的,否则艺术也打动不了人。
    【陈庆庆:因为一个展览开始织麻衣】
    装置艺术家陈庆庆的创作同样与服饰有关。她从未学过画,半路出家一脚踏进装置艺术领域。她的《麻衣系列》作品把日常性的麻材料变成自己作品的物质基础,塑造出不同视觉样式的麻衣作品。而她对于麻这种材料的认识与马王堆文物展览有关。
    70年代,马王堆出土文物展在北京展出,轰动一时。年轻的陈庆庆当时也去看了展览。她清楚地记得,展览中的很多衣服是都风化了,棉花织的地方变成了窟窿,而麻和丝织成的地方却留了下来。那些衣服变成丝丝缕缕的,看起来特别的美,是一种既残破又沧桑的样子,历史感非常强。她当时还没有开始做艺术,但是这种印象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当时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好像当那些古代的织物变成了一种残破的出土文物以后,比原始状态更具有吸引力了,也许是那种墓葬里带来的神秘感和沧桑感的力度太强了, 我始终忘不掉,现在想起来还在眼前。”
    1996年,陈庆庆开始用麻织衣服,埋头织了十余年轻薄如纱的麻衣。陈庆庆织的复古麻衣,丝麻中还会加入干玫瑰、干枝叶、干草,不厌其烦地将细微的麻丝,一点点编起来,更将干花与纤维丝密密交织,形成出土文物般古朴、轻盈的麻衣。一件麻衣要织两三个月,一点点将麻撕成丝,慢慢做。工艺上比别的类型更花时间。
    在陈庆庆看来,麻是一种永久不会腐烂的材质,她的马王堆系列创作还在继续,以前是仿古,现在自己设计样式。她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做作品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做个东西给别人看,也是艺术家自己的一个心理过程和学习过程,当我做出那些古代人的衣服的样子,宽袍大袖的,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们的先人们活的比我们潇洒,比我们开阔。好像他们的生活是慢悠悠的,像神仙一样,与自然更亲近,人也更舒心。”
    【梁绍基:从素纱襌衣里看到时空隧道】
    《平面隧道》是一叶薄薄的圆形蚕丝片。梁绍基把薄如轻纱的丝片离墙而挂,悬在空中,形成了一件外观质朴、内涵深奥的抽象艺术作品。
    梁绍基用30年的时间专注于蚕丝的艺术创作,近年来的创作越来越抽象。在2015年创作的《平面隧道》中,他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襌衣得到作品灵感,将金属、石材等硬朗清晰与实在的简练转化为以纤维为主体的柔和模糊与虚透。
    素纱襌衣是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据说,叠起10层放一张报纸在下面,字迹仍清晰可见。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襌衣,专家们耗费了13年时间才等来了材料。因为原件曾经被盗,追回时已经破损,所以,这件复制品也很珍贵。
    在梁绍基看来,素纱禅衣薄、透、轻,却承载了历史的沉重、惆怅,薄里有时空隧道。作品“平面隧道”以简练宁静的形态出现,呈同心圆的数片平面丝箔轻薄柔软,圆形边缘因为蚕丝纤维的参差呈现出手工般的毛边效果。他将“致虚极,守静笃”的创作极致引向虚薄微妙的圆环,挑战着西方的极限性,简约而又带着温度。同时,梁绍基借此影射当今社会:“现在的社会是碎片化的,薄、透、轻让人联想到易碎性。我不希望这件作品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圆片像光碟、像玉佩,又像宇宙,我越来越感受到,以小观大,丝若虚存,气象万千。”
    【结语】马王堆共发掘出了3个汉墓:一号墓主辛追,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二号墓主利苍,西汉长沙国的丞相。三号墓主是谁,尚无定论。其中,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形体完整,是防腐学上的奇迹。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绘制技巧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评价极高。三号墓出土了10多万字的帛书以及外面已经失传的佚书。关于马王堆,不仅中国艺术家感兴趣,国外也有艺术家进行研究。英国波普艺术家艾伦·琼斯曾根据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彩绘旌幡即那件名为《引魂升天图》的T形“非衣”,创作了一幅名为《天堂的地面》(Floor of Heaven)的水彩画。马王堆文化内涵丰富,可供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